科馬材料當前專注的手動擋燃油車市場正面臨不斷萎縮的趨勢。
文/每日財報 南黎
近期,擬北交所上市的浙江科馬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科馬材料”)迎來了第二輪問詢,公開發行不超過2092萬股。
招股書顯示,成立於2002年的科馬材料主營業務為乾式離合器摩擦片及溼式紙基摩擦片的研發、生產及銷售。2024年6月,公司IPO申請獲北交所受理。
此次IPO並非科馬材料首次遞表A股。自2011年起,科馬材料曾兩度“衝A”,兩度掛牌新三板,上市之旅頗為坎坷。此次IPO,公司是否能夠順利如願?
01
“衝A”之路坎坷 典型家族企業
科馬材料的歷史可追溯到2002年,公司在2011年完成股份制改革,並於2014年10月在新三板成功掛牌。直到2021年3月,其新三板之旅在畫上了句號。
摘牌後不久,科馬材料便踏上了衝擊創業板的征程。2022年6月末,其首次公開發行申請獲得了深交所的正式受理,擬募資規模達到2.67億元。然而,就在2023年3月,科馬材料卻出人意料地主動撤回了創業板的IPO申請。
今年3月,科馬材料再次掛牌新三板,此次的主辦券商為國投證券。僅僅三個月後,公司便向北交所提交了首發申請,並且該申請已正式獲得受理。近期,北交所已對科馬材料發出了第二輪稽核問詢函,其上市程序仍在持續推進中。
從股權結構來看,科馬材料實控人為王宗和、廖愛霞、王婷婷、徐長城,四人合計控制科馬材料84.4%的股份。其中,王宗和和廖愛霞為夫妻,王婷婷則為兩人之女,徐長城為王婷婷配偶。
從職位來看,王宗和為科馬材料董事長,徐長城為董事兼總經理,廖愛霞為董事兼總經理助理。科馬材料董事會共有4名非獨立董事,其中實控人就佔了3個。
實際控制人之一廖愛霞弟弟的妻子程慧玲持有公司2.39%股份,2020年4月前程慧玲任公司董事,現任技術顧問;廖愛霞之侄、程慧玲之子廖翔宇持有公司0.24%股份,任公司技術總監。
值得注意的是,科馬材料的財務內控管理並不那麼規範。實際控制人之一廖愛霞此前還存在控制他人銀行賬戶進行大額銀行轉賬情形。
不僅如此,早前科馬材料創業板IPO申報材料就披露,2019年,因實際控制人王宗和、廖愛霞、徐長城及副總經理馬崇江、技術總監廖翔宇薪酬水平較高,存在透過稅率較低的員工代領薪酬,少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情形。
來源: 招股書
02
主業前景不明 新業務仍在“虧損區”
從業務構成上看,科馬材料主要擁有乾式離合器摩擦片-溼式浸膠工藝產品、乾式離合器摩擦片-乾式擠浸工藝產品、溼式紙基摩擦片、銅基摩擦片。
乾式離合器摩擦片相關產品是科馬材料最重要的收入來源,該產品報告期內合計產生的營業收入佔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99.13%、96.99%、96.84%。
但是,科馬材料的核心產品的應用場景較為狹窄。科馬材料專注的乾式離合器摩擦片,是更傳統、更平價的離合器,主要用於手動擋和AMT自動擋變速箱,應用場景主要集中在手動擋的商用燃油車領域。
國內乾式離合器摩擦片生產企業較多,市場競爭較為激烈,而同時商用車領域正在新能源化,科馬材料遭遇一定的競爭風險和新能源化的挑戰。
資料顯示,在國內主機配套市場,乘用車手動擋佔比將由 2021 年的 19.43% 逐年下滑至 2026 年的 4.67%;在國內售後服務市場,乘用車手動擋佔比將由 2021 年的 40.24% 下降至 2026 年的 28.48%。這也意味著,無論是主機配套市場還是售後服務市場,亦或者無論是乘用車還是商務車,手動擋車輛佔比都會下滑。
原主營業務發展受挫,科馬材料開始探索新的業務方向。2021 年 6 月,公司設立子公司科馬傳動,致力於自動變速器用溼式紙基摩擦片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然而,自新業務啟動兩年多以來,其進展並不如預期那般顯著。目前,科馬材料的溼式紙基摩擦片業務仍處於虧損狀態。具體來說,2022年該業務虧損了105.22萬元,而2023年則繼續虧損11.97萬元。
此次IPO,科馬材料擬募資2.06億元,仍然計劃投入乾式擠浸環保型離合器摩擦材料技改專案及研發中心升級專案。
但值得注意的是,科馬材料當前專注的手動擋燃油車市場正面臨不斷萎縮的趨勢。在此背景下,科馬材料的未來發展前景及其成長能力不得不令人擔憂。
03
客戶席位變動頻頻 應收賬款持續走高
2021年-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23億元、2.02億元、1.99億元。同期,科馬材料淨利潤分別為 7251.93萬元、4165.04萬元、4904.68萬元,呈波動下滑趨勢。
事實如此,科馬材料收入下滑與大客戶脫不開關係。
據招股書,科馬材料的客戶多為大型離合器專業生產企業,配套車型多為商用車。但科馬材料的前五大客戶貢獻的銷售金額正在逐漸減少。報告期內,公司向前五大客戶銷售金額分別為0.77億元、0.63億元、0.54億元,佔當年度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34.43%、 30.98%、27.27%。
值得一提的是,科馬材料2019年至2021年第一大客戶均為上市公司福達股份,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1.31%、12.33%、10.24%。但是2022年,福達股份已跌至科馬材料的第四大客戶,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為6.19%。
公司前五大客戶名單中,除福達股份和宏協股份外,其餘三家客戶席位變動頻頻,凸顯出公司主要客戶名單流動性較大、客戶集中度較低、客戶粘性不足等潛在風險。
在科馬材料面臨營業收入不斷下滑的困境之際,其應收賬款卻呈現出逐年攀升的趨勢。報告期各期分別為 7486.27 萬元、9088.36 萬元、9514.86 萬元,這一現象透露出科馬材料在資金回收方面的效率正逐漸減弱,資金回籠的速度有所放緩。
一旦公司的主要客戶在未來出現財務困境或經營上的重大不利變動,科馬材料的應收賬款可能會因此產生壞賬,進而對其整體經營業績造成衝擊。
每財網宣告:本文基於公開資料撰寫,表達的資訊或者意見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圖片素材來源於網路侵刪。
內容投稿:[email protected]
聯絡電話:010-64607577 / 15650787695
投資者交流群:公號內留言微訊號,由群主新增入群
每日財報
微信:meiricaibao
微博:@每日財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