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華社發了一篇文章《經濟增速怎麼看——當前中國經濟問答之一》。
衝這個“之一”,我估計還會有後,持續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預熱,但是這篇文章整體呈現的論調,並不是“大刺激”。
全文共三段:
第一段,中國經濟需要速度,經濟穩定執行的總基調沒有變。
第二段,中國經濟不唯速度,如果我們不破除“速度崇拜”,習慣於鋪攤子、上專案,即使暫時把速度抬上去了,也會透支未來的增長。“速度再快一點,非不能也,而不為也。”
第三段:同志們最後一個月抓緊衝,近期經濟企穩回升勢頭增強。
今天市場的反應可以理解為對會議預期的下修,但一來會議還保持懸念,二來流動性還是很好,銀行間的資金利率不斷往下走,市場想要大跌還是很難,形成不了共識。
但我其實比較高興的是,最近一個季度,管理層終於開始學會管理市場預期了。
從財政部最開始的會議上,藍部長雖然不能說金額,但是把預期給了後面的人大會議,人大會議搞出來的6萬億和12萬億虛虛實實,再到前陣子傳出來國務院要加強跟外資機構的溝通,多舉辦交流例會,到這次的新華社發文。
市場預期太高,就往下調一調,市場太悲觀,就給點盼頭,這樣才能降低市場波動,低波是慢牛的基礎。
但比較可惜的是中國的資本市場受到太多部委的影響了,央行能影響,財政部能影響,國新辦能影響,政治局能影響,反倒是我們正兒八經的證監會,在這半年裡毫無存在感。
如果能有一個類似美聯儲的機構,做統籌管理就比較好,但可惜管理資本市場並不是央行的主要職責,連次要職責都算不上,或者是類似於上任分管金融的副總理劉鶴,有怎麼一個人,也可以,但這個難度更大,因為需要懂A股。
再更新兩個圖。
第一個是A股的流動性分層,當前小票吸取了大部分的流動性。
其實小票吸取流動性,也是對經濟沒有很強信心的表現。作為對比是23年初,滬深300佔據全市場的流動性比較高。
我之前一直認為A股上漲跟國債收益率下行是背道而馳的,但A股的結構化跟國債是吻合的。
第二個是鐵礦石、螺紋鋼等的期權隱含波動率,已經降到了歷史的低水位區間。
隱波走低代表著市場多空雙方都認為未來沒有大的波動,多方認為需求孱弱,黑色系價格衝不動,空方認為你政策的劍懸在頭上,隨時會砍下來,而且部分鋼廠已經處在盈虧線附近了。
低隱波通常意味著潛在高賠率,對所有資產都適用,只是需要等待具體的催化劑來觸發。
我記得23年兩會上,5%的GDP目標就成了一個導火索,因為22年那麼低的基數,23年才定5%,也直接導致了順週期板塊連續大跌。
對我們的知識星球感興趣的,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加入,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留言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