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執行長Pat Gelsinger突然宣佈退休,結束了他在這家半導體巨頭近四年的領導生涯。在他的任期內,英特爾股價暴跌超過60%,市場份額大幅縮水。
週一訊息公佈後,美股盤前一度上漲。在美銀看來,Gelsinger的退休意味著,深陷困境的英特爾接下來可能會進行拆分。
美銀分析師在週一的研報中寫道,接下來英特爾更有可能分拆旗下對內的晶片製造業務和對外的代工業務,因為即將離任的Gelsinger曾主張將它們合併,並大力發展英特爾的代工業務(Intel Foundry)。
與此同時,英特爾的死對頭臺積電美股當日大漲逾5%,週二盤前繼續上漲。普遍認為,Gelsinger的離職預示著英特爾代工戰略的潰敗。
後起之秀臺積電成龍頭,英特爾昔日雄風不再
英特爾的最大問題是,它已經失去了晶片製造“霸主”的地位,早在2018年就被臺積電取代了。在臺積電和三星的兩面夾擊中,英特爾的情況每況日下。
出身工程背景的Gelsinger,在2021年2月15日開始擔任英特爾執行長。在任近四年期間,英特爾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計劃,以重新奪回英特爾的龍頭地位。
上任一個多月後,Gelsinger就宣佈計劃開放公司的晶圓廠,同時推出英特爾代工業務,並在亞利桑那州的兩個工廠投資超過200億美元。
直到那時,英特爾仍是極少數能夠同時設計和製造晶片的公司之一,像AMD和英偉達這樣的公司也只有能力設計晶片,但將生產外包給臺積電、三星等公司。
在他的任期內,他宣佈了超過1000億美元的計劃投資,以大規模擴大英特爾在美國、歐洲和中東的製造規模。與此同時,英特爾著手開發下一代製造工藝——20A和18A,預計將縮小與臺積電和三星2奈米技術的差距。
不幸的是,到目前為止,這些計劃還沒有取得多大進展。而為了保住晶片市場的份額,英特爾被迫求轉向臺積電來製造部分晶片,這是英特爾首次求助於外部供應商。
分拆代工業務,並全面擁抱臺積電
董事會正在尋找Gelsinger的繼任者,首席財務官David Zinsner和產品部門負責人Michelle Johnson Holthaus已被任命為臨時聯席CEO。然而,無論誰被選為正式執行長,都將面臨與Gelsinger同等的巨大挑戰。
有人認為,現在擺在下一任CEO面前的最有利選擇是,分拆代工業務,並全面擁抱臺積電,就像其競爭對手AMD一樣。事實上,英特爾已經將許多當前產品的產品外包生產。
然而,將代工部門剝離或甚至出售要比很多人想象的要難。
Intel Foundry目前面臨著巨大的財務壓力,每個季度都虧損超過50億美元,一旦分拆出去,它的下場可想而知。儘管英特爾本身是其代工業務的最大客戶,但這仍然不足以實現盈利。
因此,至少在18A技術實現量產之前,Intel Foundry將無法拿到足夠的訂單來實現盈利。據悉,18A技術可能要在2026年晚些時候才能達到大規模生產的階段。
值得注意的,英特爾產品是Intel Foundry唯一的大客戶,外部客戶寥寥無幾。
這是因為,Intel Foundry缺乏足夠的工具來幫助第三方設計適用於英特爾舊技術的晶片,或者這些工具只適用於英特爾較老、效能不那麼先進的製造技術。所以對於外部客戶來說,英特爾並不是特別吸引人的選擇。
此外,拆分還將面臨政策方面的障礙,比如上週宣佈的近80億美元聯邦CHIPS法案資金的附加條件。美銀分析師表示,其中的融資協議規定英特爾需要保留其代工業務至少35%的股份。
美銀在報告中寫道:“兩家公司都面臨各自的戰略、結構、財務和競爭問題,短期內看不到解決方案。”該機構維持對英特爾“表現不佳”的評級和21美元的目標股價。
對於英特爾的未來,華爾街多數持謹慎態度。
Edward Jones分析師Logan Purk週一在給客戶的信中寫道:“雖然投資者可能認為這(Gelsinger離職)是個好訊息,但我們仍看到英特爾無法克服障礙的證據,無論是自己造成的還是其他原因造成的。雖然新任CEO可能會帶來新的樂觀情緒,但新領導人可能將面臨一系列問題需要解決,然後才能調整英特爾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