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中集車輛:再度創業、勇敢者突圍|信心中國·英華萬里行
【編者按】為響應中央號召,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中國基金報聯合行業協會、頭部金融機構等單位,共同啟動“信心中國·英華萬里行”主題活動,幫助投資者發現中國金融機構價值,發現優秀企業。
為此,本報推出《信心中國·英華萬里行》欄目,記錄調研中的優秀上市公司案例,探尋新質生產力發展模式,助力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敬請關注。
中國基金報記者 邵好 牛思若
創業成功兩次,接下來要做什麼?
李貴平的回答是:第三次創業。
2002年,在深圳蛇口一個四面漏風的維修車間裡,中集車輛開啟了創業之路。此後20多年,中集車輛用兩次成功的創業,成為全球半掛車的絕對老大,數百萬元的啟動資金已“長成”200億元市值的公司。
時間記錄了成長,卻並沒有磨去鋒芒。如今,李貴平已是中集車輛董事長兼CEO,他選擇與團隊開啟第三次創業。
“前兩次創業積累了品牌、資源,隨著坐穩了全球老大,我們也陷入迷茫。集體學習高質量發展內涵後,我跟同事說,一定要忘掉過去的成績,忘掉過去,面向未來,專注增量,再來一次創業吧。”李貴平說。
本期 《信心中國·英華萬里行》欄目 同步以影片記錄此次調研活動,影片如下,以饗讀者。
全球第一,還要創業?
提起中集車輛,總有一個詞如影隨形——全球第一。
自2013年開始,中集車輛已連續十多年蟬聯半掛車生產全球排名第一。
外界眼中的“舒適區”,卻讓李貴平和他的團隊感到不安。
“第二次創業留下來的都是慣性,不再管用,我們的瓶頸已經明顯了。”李貴平向記者坦言。
發現問題,就要尋找解決辦法。李貴平和他的團隊注意到,國內市場在發生變化。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釋出。這意味著,長期碎片化的半掛車市場將迎來市場結構變化,中集車輛作為國內龍頭,需要用新質生產力重塑行業生產格局。
“我們提出‘星鏈計劃’,重塑半掛車生產與銷售的商業模式和組織形態。”李貴平提到了三個核心演變:一是將產品從非標為主過渡到模組化產品為主;二是把生產組織從內部競爭演化到內部協同;三是從按訂單生產演化到以產品來推動銷售。
如此一來,無論是效率、成本,還是服務客戶方面,都較此前大幅改善。
一個直觀的例子。“星鏈計劃”將7家工廠打造為3個星鏈LTP生產中心,構成了生產組織的底座。同時,將原來分別隸屬於7家公司的銷售人員組成兩個營銷團隊,作為一線銷售部門。
在製造方面,中集車輛將過去的燈塔工廠1.0版本推翻,重新佈局,重建工作島,將過去單獨工作的機器人,變為協同的機器人工作群。
2023年籌劃,2024年啟動後,“星鏈計劃”的效果立竿見影。
2024年7月至9月,星鏈燈塔先鋒集團銷量逆勢提升20.14%,營收同比提升21.18%,毛利率環比顯著提升。據漢陽專用汽車研究所統計,2024年上半年,中集車輛在中國半掛車市場佔有率逆勢上揚,達到14.12%,保持第一。
“星鏈計劃”僅是開始。李貴平坦言,未來將沿用“星鏈計劃”的框架,改變罐車產業的格局。據悉,針對中集車輛罐車產業改革的“雄起計劃”已於9月份啟動。
作為國內半掛車專用車龍頭,中集車輛的“星鏈計劃”,也是在探索行業的發展方向,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再造一個全球第一
背靠中集集團,中集車輛很早就開始海外佈局。早在2003年,公司就在北美整合Vanguard平臺,後來又佈局歐洲市場。
如今,中集車輛已建立了覆蓋全球的生產基地及銷售網路,形成了全球化營運的業務格局。
“能夠實現全球佈局,是因為我們有一套方法論——‘跨洋運營,當地製造’。我們把技術水平、質量標準帶到當地,使用當地的製造團隊、銷售團隊,服務當地客戶。”李貴平告訴記者。
公司的海外企業不僅完善了全球半掛車業務佈局,還充分利用了中集車輛完善的全球供應鏈和核心零部件生產組織,實現了生產效率的大幅提升。
以歐洲SDC為例,儘管初期面臨挑戰,但經過轉型升級,依託全球供應鏈和生產組織,中集車輛成功提升了SDC的生產效率和業績,使其在通脹壓力下依然保持強勁增長,2023年盈利創歷史新高。目前,中集車輛已全面形成跨洋運營的發展格局,業務覆蓋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國內外擁有21家"燈塔"工廠。
2024年上半年,公司北美業務透過最佳化全球供應鏈管理和本地化製造,推動了產品模組化升級和交付週期最佳化,實現了36.84億元的收入。在歐洲及其他業務實現了15.14億元的收入,其中澳洲業務增長強勁,SDC在英國市場的佔有率穩居第一,LAG繼續保持歐洲罐車市場的領先地位。
擁有先進經驗,中集車輛把目光投向更廣闊的市場——全球南方市場(Global South)。
“全球南方市場是我們未來發展的重點。”李貴平說,“我們利用先進生產力去推動高質量的發展,可以做到品質更高,價格更好,毛利更好,產品的壽命更長,維修成本更低,要走出這麼一條高質量發展的路。”
在具體做法上,李貴平表示,公司將像對待歐洲市場一樣,充分尊重當地法規、經濟環境,推動產品當地生產。做長期打算,逐步把“星鏈計劃”中的高品質產品推廣到當地。
據悉,中集車輛已將“一帶一路”市場納入星鏈體系,最佳化供應鏈管理;探索更積極的市場策略,逐步佈局當地LoM工廠構建,形成區域輻射,以此實現銷量提升。
全球第一的下一站
從“星鏈計劃”到佈局全球南方市場,中集車輛的第三次創業正從多個方向加速實施。
當記者問及“多點發力之下,中集車輛的創業初衷是什麼?”時,李貴平給出的回答是,“客戶!”
正因如此,中集車輛決定圍繞整個價值鏈,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例如,客戶買了新車,用了3~5年,運輸的貨物發生了變化,可能從冷藏貨變為普通貨。這個時候,客戶就需要更換車輛,這樣一買一賣,折損是非常大的。
對於這類痛點,中集車輛給出的辦法是,要為客戶負責。只要車輛符合要求,中集車輛就負責回購,然後請客戶再挑一輛符合目前需求的新車。
“這種方法說起來很簡單,但對我們的製造、運營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無論如何,這是符合客戶需要的,我們就應該去做。”李貴平說。
對於有些季節性使用掛車的客戶,中集車輛早在2017年就投資了“掛車幫”,服務群體有冷鏈客戶、電商客戶,讓他們能隨時用到車,但不用在手中積壓大量資金。
除了生產模式,中集車輛還積極擁抱新能源等行業前沿技術。
緊跟乘用車,掛車市場也在謀求向新能源方向轉型。對此,李貴平有自己的考慮。
“貨運車輛總質量有要求,如果電池太大、太重,勢必犧牲荷載,降低運輸效率。因此,我們更傾向於採用混動模式,配備小電池,用來回收能量、短途驅動車輛。”李貴平說。
模式定了,如何讓其更好地發揮效果,同樣需要“精雕細琢”。
例如,牽引頭和掛車都要配備電驅橋,一起進行能量回收。畢竟掛車承載大部分重量,剎車時的能量回收也大部分來自掛車。
據悉,中集車輛新能源頭掛一體的混凝土攪拌半掛車已完成節油率40%目標,下一步將進入商業化階段。
談到對於“第三次創業”成果的期許,在李貴平看來“星鏈計劃”僅僅作為開篇,緊接著會有第二章的罐車業務,未來也許將會有第三、第四章的創業故事仍待譜寫。
“‘星鏈計劃’已經初見成效,不僅實現了我們自身的高質量發展,而且還給我們擺脫行業內卷找到了一個思路,我們要把經驗方式方法延伸。”李貴平說。
應對短期行業困局的過程中,中集車輛立足於長週期,展現出自身韌性。“大象轉身”,一貫保持著靈活反應的中集車輛,在接下來將持續主動出擊,而勇敢先行者也必將完成突圍。
版權宣告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授權轉載合作聯絡人:於先生(電話: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