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能源汽車產業又起風波。國內某頭部車企對供應商的降價通知引發了爭議。對“極限壓榨供應商”的批評出於同情弱者的樸素道德感,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但是,在商言商的分析評論就要更進一步,透過現象看本質——“極限壓榨供應商”不是“道德的淪喪、人性的扭曲”,而是汽車製造業的“痛苦面具”。
車企的負債率高於房企,產能嚴重過剩,增長乏力,盈利能力羸弱,不往死裡“卷”才怪。
01
車企高負債堪比房企
“造車”是根紅苗正的製造業,但是車企的高負債率絕對是國內製造業企業中的異數。
今年前三季度,20家A股港股上市車企的平均資產負債率為70.2%,中位數為64.4%。比製造業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55%,高出了一大截。
車企的負債水平堪比房企,甚至有超越之勢。2023年龍頭房企扣除預收賬款的資產負債率中位數為62.63%。主流車企的負債率的確比房企高。(注:預收賬款計入負債是房地產行業特殊的會計處理,評估真實負債狀況時通常會扣除)。
因此,有不少人擔心車企會不會步房企的後塵,走上爆雷的不歸路。單純從債務壓力角度看,不至於。
債和債不同,有的債是債主強勢,有的債是欠債的強勢。房企的債主主要是金融機構,至少是勢均力敵。而車企的“債主”主要是供應商,是甲方欠乙方的錢,欠債的明顯強勢——“黃世仁”向“楊白勞”借錢,能還就不錯了,哪裡敢要利息?
所以,車企的負債中有息負債佔比很低,償息壓力約等於零。今年上半年吉利、上汽的有息負債佔比分別為19%、18%,而比亞迪、長安只有4%、1%。高比例的“無息負債”,還多還少、什麼時候還,主動權完全在車企,這真是羨煞了疲於應付金融機構的房企。
不過,車企和房企的債務結構差異也是各有“利弊”。房企欠銀行的錢,債務有長有短。車企債務主要是應付賬款,幾乎全是半年期、一年期的短債。20家A股港股上市車企2萬億的總負債,基本上都是2025年內要償付的。所以,車企的債務的總規模和成本比房企低,但短債壓力遠大於房企——2025年房企的到期債務總額為7千多億,再加今年11月-12月的1千億元左右,攏共也就8千多億。
中國汽車產業和房地產的總產值大致持平,都在12萬億左右。車企的短債壓力是房企的一倍有餘,就算一年能賣12萬億,要還將近2萬億的短債,難言樂觀。
因此,別看主流車企的總負債加起來也就相當一個恒大,但是短債佔比過高,債務壓力並不比房企要低。中國汽車業的2025年,註定不會平靜。
02
新能源車拖累了中國汽車製造業
對沖高負債風險,唯有兩策:高增長,擴大現金流,這是治標;增強盈利,提高償付能力,這是治本。目前看,都不現實。
2012 年至 2017 年是我國汽車銷量高增長期,年複合增長率為8.38%。2018年後開始下降,2018年、2019 年和2019年三連降,同比分別下降 2.77%、8.23%和1.79%。
2021年後得益於強勁的出口增長,汽車銷量銷量回升。2023年更是走出了一波同比增漲12.04%的高潮,首次突破3000萬大關。資料的確喜人,但2023年的3000萬年銷量比2017年的2888萬輛,只增加了112萬輛。結論是,2017年後中國汽車製造業的增長已經進入了複合增長率遠低於5%的慢車道。
這幾年新能源車的產銷量突飛猛進,讓很多人產生了中國汽車製造業高增長的幻覺。其實,新能源車的高增長並沒有做大蛋糕,而是分蛋糕——搶了油車的份額。
新能源車的高增長,非但沒有帶動汽車工業的高增長,還大幅削弱了汽車製造業的盈利能力。蛋糕沒做大,麵粉卻變貴了。
乘聯會資料顯示:從2020到2023年,國內汽車行業利潤率分別為6.2%、6.1%、5.7%、5%,其走勢明顯呈現出持續下滑的趨勢。今年前三季度,汽車行業利潤率僅為4.6%,相較於下游工業企業利潤率6.1%的平均水平,汽車行業仍偏低,並且創近10年新低。
拉低汽車行業利潤率的主力,是新能源汽車。比亞迪今年上半年淨利潤136.31億元(含政府直接補貼32億元),同比增長24.44%。淨利潤率4.69%,略好於行業平均表現。銷冠王的盈利能力也只是及格水平,其餘可知。幾乎所有的“新勢力”造車,自始至終都在虧錢,而且是虧大錢。
“前新能源車時代”的2010年,中國汽車製造業的平均利潤率為13.5%。新能源車“崛起”十餘年,中國汽車製造業的盈利能力斷崖式下降。
2025年,高負債壓力下的中國汽車製造業艱難前行,高增長不可期。最樂觀的預測,2025年汽車製造業的產值實現5%的同比增長,滿打滿算也就6000億的現金收入,填不上2萬億的坑。
至於提高盈利能力,能指望“差生”一夜之間就開竅了?新能源車產業嚴重過剩的產能,沒有最卷,只有更卷。
03
產業政策催生出的“卷王之王”
新能源車的產能過剩不是新問題,也不是秘密,而是長期規劃的“陽謀”。中汽協資料顯示,2020年新能源汽車全年累計銷量136.7萬輛。同年,工信部旗下的賽迪研究院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年總產能為近2669萬輛。
2025年,新能源車產能過剩的問題依然嚴峻。按照《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設下“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佔新車總銷量20%”的目標推算,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600萬輛。可是,按照此前各地以及企業的產能規劃,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年產能規劃約為3700萬輛,比全年的汽車銷量要高出一大截。把油車的市場份額都“替代”了,還不夠。十分荒唐。
產能嚴重過剩的新能源車產業,是產業政策強行“催肥”的怪胎。從2012年左右“造一臺補兩臺”的高補貼政策強行啟用,到2017年-2019年地方政府爭相入局新能源車。大量的優惠政策、財政補貼滿天飛,銀行授信如流水,中國新能源車產業的“賽道”熱火朝天。政策紅利帶來的“潑天富貴”拿盆接,誰還顧得上市場的真實需求、盈利能力?
所以,產能增長遠遠溢位了市場空間,補貼都補不上虧空時,車企的就只剩下了“卷”。卷營銷,各路“新勢力”的營銷費用佔比動輒20%,遠超5%的正常水平,是技術研發的好幾倍。捲了“友商”還不夠,還得卷供應商。供應商的付款檔期一拖再拖,價格一壓再壓。車企要“活下去”,就不得不這麼幹。否則連賬面上仨瓜倆棗的利潤都保不住。
產能過剩的風險就這樣在整個產業鏈傳導,走上了一條“只要卷不死,就往死裡卷”的不歸路。高負債的警報聲,預示了這條危險道路的終點。
04
車企未必會爆雷,卻會危及整個產業鏈
車企不太可能像房企那樣爆雷,但是“雷”會埋得更深。
作為強勢的“甲方”,車企有轉嫁債務壓力的能力,供應商很難拒絕甲方的延期要求。銀行有凍結賬戶、扣押資產的手段對抗老賴,供應商被“大甲方”拖欠貨款卻是毫無還手之力。所以,“楊白勞”沒倒下前,“黃世仁”是安全的。
因此,車企即便債務風險爆發,也不會像房企爆雷那樣轟轟烈烈,卻會直接衝擊實體經濟——造成產業鏈的脆斷。別看頭部車企家大業大,動輒百億、千億,上下游的供應商80%以上都是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很差。真把“楊白勞”們逼得沒活路了,一碗苦鹵下肚一了百了,又該如何是好?
可是,“逼”也是不得已的,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過剩的產能不出清,汽車製造業“捲成一片”的苦日子就到不了頭。而出清過剩產能的過程必然是痛苦的,長痛還是短痛……並沒有什麼選擇空間,只有走一步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