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本市場,正在迎來新一輪的改革和發展,挑戰雖多,但信心、預期與活力已經幽而復明。
12月6日,2024T-EDGE創新大會暨鈦媒體財經年會在北京市大興區啟幕,中國人民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國家一級教授發表了題為《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與發展》的主題演講。
“中國經濟現在面臨著很大的困難和問題,並且可能在未來比較長的時期內,在外部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他指出,最近兩個月來,我國所採取的政策都是試圖讓存量財富止跌回升,包括回穩,所以才有9月24日以來,國務院各部門特別金融三部門所提出的一系列的政策。
吳曉求表示:“當前,我國要大幅度提高收入水平相對比較困難,改革的一大著力點應該是讓存量財富止跌回穩、回升,其中重要方面就是資本市場止跌回升,因為其資產流動性好,對消費的擴張具有直接的作用,房地產的止跌回穩對消費的擴張也有正向作用。”
吳曉求認為,從總的戰略來看,擴大外部需求仍然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政策支點,對歐洲和亞洲我們要積極的擴大外部需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要堅定不移的推進改革開放。
以下為吳曉求演講實錄,略經鈦媒體App編輯:
中國經濟現在面臨著很大的困難和問題,並且可能在未來比較長的時期內,在外部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這個不確定性也包含全球區域性地區的熱點問題,我們如何讓這些問題迴歸正常狀態?如何應對這種不確定性?首先要考驗的是我們的定力和智慧。
上述的外部巨大不確定性,經濟上即特朗普上臺後採取的經濟政策,尤其是關稅壁壘,以及非關稅壁壘。但我也認為,國家的繁榮發展如果靠貿易壁壘的高關稅就能夠實現,那很多與外部世界沒有太多聯絡的國家,早就發展起來了。現代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告訴我們,低稅負和暢通的資本、貨物和人力流動,是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機制。
從基本原理出發,我們是能夠沉著應對、把困難降到最小、把損失降到最低的。關稅壁壘不可能是“單贏”的,應該是“雙輸”的,所以推行關稅壁壘並不能獲得單邊收益,這違背了現代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因為各國資源稟賦的差異和比較優勢基礎上所實現的國家貿易機制,也是各國獲得比較利益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推動各國經濟增長、全球經濟的繁榮的必要機制。
從總的戰略來看,擴大外部需求仍然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政策支點,尤其是歐洲和亞洲。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要堅定不移的推進改革開放。
一、關稅壁壘對中國而言,可能面臨著短期內的更大壓力。
在內部經濟環境越來越複雜和越來越嚴峻的背景下,內外部因素的不確定性和嚴峻性,給中國經濟會帶來嚴重的挑戰。其中,央地財權和事權的科學劃分是我們下一步艱難的改革,他或許與人民幣的自由化、國際化一樣艱難。對外部開放,重要的是人民幣的自由化國際化如何推進,對內則是財權事權的劃分,即財稅體制改革,現在應該是不平衡的。在我看來,如果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主要靠轉移支付,說明收入結構有問題。
同時,社會保障特別是醫療保障問題也是影響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制度性因素。
就中國經濟的內部因素來說,消費需求是不足的,消費意願是在收縮的,投資意願也在下降。這種變化在貨幣結構中已經表現得很清楚。M1:M2,我們把這個比例稱之為貨幣供給的流動性指標,這個指標在不斷的下降,M2在擴大,1-9月份增加了7.3%,M1在縮小,下降了6.3%。雖然前幾天央行改變了M1的計算口徑,把移動支付、第三方支付備用金也納入到M1中,這當然沒有問題,但即使這麼調整,下降趨勢仍然很明顯,這說明投資的意願在下降,消費需求在收縮。
二、我們必須分析這背後的原因:首先,收入未能實現有效增長,這將對消費需求形成負面影響。我們要把影響中國經濟基本面背後的原因一個個梳理出來,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
其次,一個時期以來存量財富也在減值,這顯然也會影響消費的擴張。第三,社會保障。社會保障是從深層次影響消費擴張,中國的社會保障特別是醫療保障還有待進一步改善。
我們的居民儲蓄存款在不斷地增加,特別是定期存款,不是說他們的收入增長得有多快,而是說他們對未來有很多的憂慮,要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所以很難把收入全部消費掉,更談不上透支消費。所以,社會保障特別是醫療保障,以及教育都是居民憂慮的部分。
我們現在有能力實現全民免費醫療和免費教育,而且我們的教育,過去的九年義務教育完全可以拓展到12年——未來中國的這兩項改革非常重要,中國正在邁向發達國家的程序中,我們已經距離發達國家的門檻只有一步之遙,在對我國財政支出結構的最佳化調整中,這兩個是非常重要的支出部分,它們制約了居民部門的消費需求擴張。
最後是法治和制度。現在中國經濟應該說是信心受到了考驗,預期也在轉弱。信心的來源是完善的法制,預期的形成是以與市場經濟原則相匹配的制度也就是穩定的制度有關。它們對信心和預期形成的重要基礎。
當然,現在我國要幅度提高收入水平是比較困難的,因為企業利潤不多,而且經濟處在下行狀態,想試圖透過提高收入擴張消費不現實,但這是未來我們改革的著力點。
三、現在我們能做的,一個是讓存量財富止跌回穩回升。
最近兩個月來,我們所採取的政策都是試圖讓存量財富止跌回穩、回升,所以才有9月24日以來,國務院各部門特別金融三部門提出的一系列政策。一方面要讓佔居民部門資產60%的房地產止跌回穩,這個目標正在實現。
四、另一個是要在佔居民部門資產近40%的金融資產特別是證券化金融資產止跌回升。
這個目標也已基本實現,止跌且已經回升。一方面能夠穩定未來的預期,能夠為未來消費擴張奠定很好的基礎,特別是證券化金融資產的止跌回升,效果更加明顯。因為證券化金融資產的流動性好,對消費的擴張,具有顯著作用,效率非常高,房地產的止跌回穩對消費的擴張也有正向作用。
五、最後是完善我們的社會保障體系、提升法治水平、保持制度的相對穩定。這些改革都很重要。可以讓社會有信心,消除人們內心的憂慮和不安全感。
當下,有些部門的政策如從部門角度看沒有什麼問題,但如果放在宏觀視角下,這些部門政策對維護市場秩序就有問題了。要重視制度的作用,僅靠政策的調整是不夠的。政策的調整讓中國經濟恢復信心,恢復活力和競爭力還是有困難的。信心和預期來自於法治,來自於制度,而不主要來自於頻繁調整的政策,政策是逆週期調節,只能解決短期問題,微觀的小問題,不能解決基本面的問題,我們必須解決中國經濟基本面的問題,充分認識到制度和政策作用的差異。制度的作用,當然要大大超過政策的作用,我們要認識到這種情況。
六、存量財富的止跌回升的重要方面——資本市場,有兩個問題困擾著大家,一個是現在是不是在製造泡沫?第二,未來還有沒有希望?
第一,我們採取了有效措施,特別是央行基於資本市場的結構性的貨幣政策工具,也就是互換便利和再貸款工具,它們並非在製造中國資本市場的泡沫,只是讓中國資本市場能夠得到一個正確的反應,而且過去市場或許偏離了正確軌道。資本市場的發展,有兩個元素很重要,一個是上市公司的競爭力、活力。在高科技企業占上市公司主體的資本市場中,其執行狀況往往更好,因為他定價比較高,為此,我們要做相當大的努力,這也是我們的一個短板,我們要努力地改革。
另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潛在的流動性儲備,中國市場過去潛在流動性儲備是不夠的,央行結構性的貨幣政策工具,改變了這種潛在的流動性儲備預期,所以給了市場很大的信心。
所以這項改革實際上是讓資本市場有了新的動能,讓資本市場由原來的四邊形變成了五邊形,其中央行成為資本市場重要的穩定力量。由於這種改革,中國的央行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正在從傳統央行變成現代央行。這樣的變化會極大地修復全社會的資產負債表,特別是居民部門的資產負債表,對於居民部門的消費擴張能起到持久的作用。所以資本市場並不是在製造泡沫,只是在修復全社會的資產負債表,這個政策是非常正確的,也順應了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發展的需求,符合中國金融結構變革的現實。
因為中國金融已經不再是存款金融機構佔絕對主導地位的時候,證券化金融的資產佔比在不斷地提高,所以中國金融的穩定已經從過去的存款類金融機構穩定,走向了存款類金融機構穩定和資本市場穩定的雙重時代,所以,央行有責任維護金融體系的穩定,這也得到了理論的支援、現實的支援。
第二,中國資本市場的未來走向何方?我認為,因為資本市場的結構已經發生了變化,提供了潛在的流動性的預期,所以中國的資本市場,總體方向我認為是會漸近變好,因為資本巿場的生態環境也發生了變化,不斷的趨好是一個基本趨勢,當然這其中漲漲跌跌也是正常的,我們不必為之擔憂,不要跌了一天就懷疑這個市場的變化,只要我們堅持實事求是的精神,堅定不移的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走市場經濟之路,堅定不移地推動包括金融創新在內的各種創新,中國經濟、中國資本市場還是大有希望的。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