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這座改革開放的潮起之地,總是能給改革創新帶來新的靈感。
12月4日,2024年陝西省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專項閉門會在深圳舉行,陝西省國資委監管的省屬上市公司幾乎盡數到場,連尚未遷址的派林生物(000403)都來了,這在陝西國資發展史上也不多見。
這一天,距離證監會正式釋出《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10號——市值管理》不足一月,距深圳出臺“併購14條”不足10天。
01
“市值管理”啟幕:上市公司雲集
閉門會開場致詞中開宗明義的提到:會議的核心是“市值管理”。要求掌握資本市場新規則新要求,把握利用“市值管理”的新方法和新模式,實現上市公司的健康持續和高質量的發展。
面對這一全新主題,我們經梳理發現,“市值管理”概念儘管在2024年初方才大熱,其實在省內已經走過了兩大階段。
其一是2023年之前,以推動盈利為主要訴求。
此一期間的代表性省屬國有上市公司是烽火電子(000561),該公司於2017年面向623名員工授予1168.32萬股,5年的行權期表現是,總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實現“五連增”,前者從12.17億元增至15.02億元,後者從0.7億元增至1.11億元。
客觀的說,此一案例“儘管有效推動了市值,但並非定位於主要目標,且多屬零星式探索,尚未上升到陝西國資系統的集體行動。
其二是2023年之後,以穩定市值為主要訴求。
儘管很多人記得2015年的千股跌停,但國有上市公司真正將市值管理視為重要任務,系2023年A股月K連陰、股指從3300點急跌至2600點之後,國務院國資委將市值管理成效納入央企負責人考核。此後,在國務院國資委示範效應之下,各省國資積極響應,國有企業市值管理工具包也日漸豐富。
在彼時《》一文中,我們曾製表如下,僅在陝西,以增持為抓手的上市公司就多達11家,其中省國資委旗下的陝西能源(001286)、西部證券(002673)、陝西煤業(601225)均有行動,增持金額均超1億元。
除增持之外,我們顯著注意到秦川機床(000837)有所不同,公司董事長馬旭耀提議使用公司自有資金,透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以2000-4000萬元展開回購,擬在未來用於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
當然,兩大階段並非完全割裂。因為在2018年,陝西煤業丟擲50億元回購方案時就明確表達了動因:當前股價未能體現出公司優秀的經營業績和出色的資產質量,對陝西煤業良好的市場形象有所影響。
因此,我們的第一判斷是:此次閉門會是在積極響應國務院國資委要求並“啟幕”市值管理基礎上,深層次傳達出省國資委加快推動省屬上市公司追逐高質量發展步伐的意志與決心。
02
改革精神:所謀皆為新興產業
9月24日,證監會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關於深化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包括支援上市公司向新質生產力方向轉型升級、鼓勵上市公司加強產業整合、進一步提高監管包容度、提升重組市場交易效率、提升中介機構服務水平和依法加強監管。
隨後,全國各地迅速行動。
10月30日,由湖南省委金融辦主辦的中證湖南50指數釋出暨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培訓會在長沙舉行,並組織21家有併購意願的上市公司和股權投資機構對接座談。
11月12日,上海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同意《上海市支援上市公司併購重組行動方案(2025—2027年)》,明確提出併購重組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培育龍頭企業的重要方式。
11月11日,無錫舉辦併購重組專案對接會,透過搭建併購標的與上市公司對接平臺,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在國有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上,深圳的國企代表進行了分享。
從2004年的股權分置改革至2018年後的民企紓困,深圳國資在市值管理上的方式日益多元,探索也走在了地方國資的前列。特別是,自2016年以來,通過幾十宗收併購案例,深圳國資整體規模已由2015年末的9548億元增長到了2023年的5萬億元。
而這樣具有前瞻性的運作方式,正是當前陝西上市公司所迫切需要的。
如上圖所示,除金融類的西部證券之外,陝西省屬國資上市公司市值排名前5者,陝西煤業、陝西能源、金鉬股份、北元集團等能源類企業實現了包攬。
這一現狀與2016年前的深圳國資十分相似。彼時,深圳國有上市公司也主要集中在傳統領域,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上市力量還相對有限。
《證券時報》曾援引專家胡遲的分析如下:從未來國資資產可持續增長來看,進入戰略新興產業是其做大做強做優的優選。
因此,重新審視深圳國資2016年之後參控股的企業名單可以發現,無論是怡亞通(002183)、科陸電子(002121)、中集集團(000039)、兆馳股份(002429),其實都鎖定了高階製造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運用併購重組這一市值管理的重要手段,深圳國資推動了國有資產的有序進退,實現了產業佈局的最佳化,也提升了國有資產的“含新量”。
而將市值管理作為又一個產融之間的有效結合點,與省屬上市公司一起,促進國有資本的合理流動和保值增值,實現佈局結構的最佳化,也將成為陝西國有資本運營的著力方向。
03
匯通破局:或衝“陝西市值大管家”
上午分享中,深圳方面提到開展市值管理業務的初衷:
“2016年處置大小非時,深圳國資委與資本市場之間有一個邊界,例如總不能下場直接減持吧,需要一個專業的資本運作團隊。”
“2024年面對併購重組,產業資本與新興產業之間也有一個區隔,即如何實現從研究到交易,還包括後端分成,這也需要一個專業的資本運作團隊”。
而作為國有資本市場化運作的專業平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恰好就是破題“答案”之一。會上,長安匯通用一張表格,說明了陝西省屬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的基本現狀。詳見下圖:
從這張表中,也能看到長安匯通的業務到團隊始終關注著省屬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情況。而其後丟擲的《市值管理綜合服務方案》則更為直觀,依價值創造、價值管理、價值傳導三個抓手,將股權激勵、員工持股、綜合研究、投資管理、資產培育、股東管理、資本市場關係管理等全盤納入,成為未來展業的總路線圖。
事實上,簡單尋求“業務機會”並不是長安匯通的初心,借市值管理打通“陝西兩大壁壘”,實現真正“調結構”,才是其最大的目標。
在我們長期的紀錄中,長安匯通自組建以來,基本走過了“任務承接”和“主動作為”兩條線,前者包括助力國地電“兩網融合”、參與交大所屬企業體制改革、助力陝建股份(600248)重組上市等,後者則包括支援陝西能源上市(001286)、設立上市後備基金、開展存量資產受託處置等,但在本次會議上,我們顯著的注意到:在三大業務板塊“資本運作”中,市值管理已經成為最重要的業務單元。
的確,市值管理已經成為當前各地國資培育新質生產力的一個重要途徑。一方面,大量民營主體雖然具有靈活的科創機制和較強的研發能力,但受限於資本實力和客戶資源,穿越創新的“死亡之海”卻十分困難;另一方面國有資產體量龐大,但受限於人才結構、激勵機制等因素,培育新質生產力也面臨諸多堵點。以市值管理為依託,借併購重組之路,充分發揮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的專業優勢,可以將雙方資源有效連結、充分啟用,以“國民同進”的方式推動“新質陝西”。
長安匯通業務負責人表示,“深圳國資直接收購上市公司的運作更多,而我們以財務性持股、輕資產執行為主,更傾向於將未上市的科創主體以併購、參股、或聯合收購等方式,裝入省屬上市公司”。
作為本土財經觀察者,我們對此一壁壘的存在非常認同,因為兩組資料給出了佐證。
1:科創板公司數量:全省14家總量中10家為民企,佔比超7成,其中2家市值超百億,最小市值的康拓醫療為24億元,而省屬國企僅2家;
2:研發投入強度:14家科創板公司2023年最新研發佔營收平均比例為9.88%,同期省屬上市公司資料為4.17%,相差1倍以上。
行文至此,金融棒棒糖對本次陝西國資南下之旅的後續動作抱有強烈期待,這也正是陝西國資對10月12日“全省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大會”的響應,當日會議提出:
向改革要動力、向開放要潛力、向創新要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