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A股AI眼鏡板塊再迎異動。天鍵股份、華燦光電、寶鷹股份、國光電器、比依股份、、億道資訊等多股漲停。
訊息面上,全球智慧硬體行業先鋒品牌閃極科技於正式釋出旗下首款AI眼鏡——閃極AI「拍拍鏡」A1(以下簡稱“閃極A1”)。
這是國內首款量產AI拍攝眼鏡,售價1499元,首批5萬臺共創版僅999元。據悉,該眼鏡搭載1600萬畫素、123度超廣角裝置攝像頭模組,支援頭部相機、智慧助手、錄音筆、AI雲盤、AI閃記等功能。
已登錄多個電商平臺
此次,閃極A1是由閃極聯合LOHO聯名設計。
“AI眼鏡剔除智慧屬性,首先它應該滿足眼鏡使用者的原始需求,既好看、好戴。”閃極創始人兼CEO張波指出。
在人機工學方面,閃極A1引入彈簧鏡腿設計,實現超高自由度翻折,可貼合不同臉型。無感氣墊鼻託設計,搭配不同尺寸。與此同時,考慮到AI眼鏡使用者在不同場景的使用需求,閃極A1還提供多款時尚磁吸墨鏡鏡片,並隨機贈送可遮擋攝像頭的磁吸前框。
LOHO品牌創始人兼CEO黃心仲表示,除了深度參與閃極A1的造型設計外,未來雙方還將持續圍繞渠道、配鏡、售後等方向,為閃極A1搭建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服務體系,保證使用者在購買、驗光及售後所有環節都達到領先的服務體驗。
在價格方面,閃極A1(共創版)最低僅售999元,購機使用者均附送價值299元的“AI雲盤+AI閃記”1年免費使用權益。此外,官方還提出90天無理由退貨、打卡返全款的承諾與銷售機制,多重Buff疊加之下,讓閃極A1擁有了成為“國民級”爆款的潛質。
目前,閃極A1已登入京東、天貓、抖音、拼多多、微信商城等各大渠道的閃極官方店鋪開啟預售,產品將於 1 月15 日左右正式發貨。
2029年銷量有望達到5500萬副
除了閃極科技以外,包括華為、OPPO、小米等在內的手機廠商,都在積極研發AI眼鏡產品,試圖將AI硬體積累的經驗轉換到AI眼鏡方面。
同時,國內還湧現出了一批專注於AI眼鏡領域的初創企業,包括雷鳥創新、李未可等,這類企業通常擁有創新的技術和獨特的產品設計,試圖透過差異化競爭來尋求市場突破。
目前,我國AI眼鏡市場競爭格局尚未形成穩定的頭部效應,多家企業都在積極研發和推廣AI眼鏡產品。Meta、華為等企業在智慧眼鏡市場佔比較高,而國產品牌在AR領域表現突出。
據共研產業研究院釋出的《2024-2030年中國AI智慧眼鏡市場深度調查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預計2025年開始,AI眼鏡將快速向傳統眼鏡市場滲透;到2029年,AI眼鏡全球年銷量有望達到5500萬副。
艾媒諮詢CEO張毅表示,整體來看,AI眼鏡市場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態勢。不同品牌的產品在功能、設計、價格等方面存在差異,以滿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同時,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拓展,AI眼鏡的市場前景將越來越廣闊。
上市公司加速佈局
AI眼鏡作為智慧穿戴裝置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技術創新不斷取得突破。在光學方面,光波導的光學方案受到廣泛關注;在顯示方面,Micro LED等先進技術被應用於AI眼鏡中;在晶片方面,恆玄科技、瑞芯微等公司的SoC晶片為AI眼鏡提供了強大的計算和處理能力。
天鍵股份今日觸及漲停板,公司主營業務是耳機等各類智慧可穿戴產品和健康聲學的研發、設計和生產。主要產品為各類耳機產品,包括頭戴式耳機、TWS耳機、入耳式耳機。除了面向終端消費者的耳機成品外,公司同時經營對講機配件和車載配件、聲學零部件、助聽器、聽力輔助裝置、定製耳機等健康聲學類產品、AR眼鏡以及音箱模組和麥克風等。
華燦光電釋出的12月19日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內容表示,AI眼鏡屬於Micro LED晶片在小尺寸螢幕的應用,公司在該領域做了充分技術佈局,包括三色鍵合堆疊技術、QD 熒光粉材料技術、三個單色光學辦法合成技術,相關產品合作正在持續推進中。
康冠科技旗下有三大自有品牌——皓麗(Horion)、KTC、FPD。11月26日KTC官方號官微釋出內容顯示,KTC AI互動眼鏡即將釋出。
國星光電所開發的0.39寸單綠色Micro LED微顯示屏,主要應用於AR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