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跑贏指數更重要的是穩定跑贏指數。
作者 | 破浪
編輯 | 小白
近些年來,基民對主動型基金逐漸失望,而被動基金則順勢挑起了大旗。
截止今年三季度末,以ETF為代表的被動指數型基金規模快速增長,持有A股總市值持續走高,首度超越主動型基金。
(來源:市值風雲APP)
被動基金主要是複製指數的表現,基金經理只需要跟蹤指數就行,不主動追求超越市場的表現,獲取的是市場的β收益,也是適合大部分投資者的一類品種。
但市場還有一種產品叫“指數增強”,這類基金是在發揮基金經理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試圖獲得超越指數基準的業績回報。
目前基金行業在ETF方面的情況是,大型公募巨頭在爭搶ETF基金的“大肉”,中小型公募謀求差異化競爭,在“指數增強”上做了不少功夫。
當然最終能否實現超額還是要取決於基金公司投研團隊的實力,畢竟目前市場上的指數增強產品中,“負”增強的比比皆是。
目前跟蹤指數規模最大的場內基金是滬深300,作為A股核心權益資產的代表,滬深300不僅受國家隊偏愛,散戶和險資等機構也是扎堆買入。
Choice資料顯示,場內ETF基金規模合併值在千億以上的有滬深300、科創50、中證A500、上證50、中證500、創業板指、中證1000等相關ETF,基本涵蓋了市場上主流的寬基產品。
那麼普通投資者能否透過指增產品,獲得超越寬基的超額收益呢?
注:如無特殊說明,全文資料截止2024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