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凱風
中國最富的城市,不是北上廣深,而是澳門。
自1999年迴歸以來,澳門GDP從519億澳門元增長到4000億以上,人均GDP由1.5萬美元增長至6.9萬美元,穩居世界前十。
慶祝澳門迴歸祖國25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指出,澳門要立足“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定位,健全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的機制,主動對接國家重大戰略,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
作為“一方寶地”,澳門是“祖國的掌上明珠”,也是粵港澳融合發展的典範,其發展和崛起意義重大。
01
澳門,越來越“大”了。
去過澳門的人都能感受到,這是一座“小”得不能再小的城市,幾個小時就能靠走路丈量整座城市。
澳門土地面積只有33平方公里,相當於許多內地鄉鎮的規模,還沒有上海一個浦東機場佔地面積大。
就是這點土地,卻擠進了68萬常住人口,加上日均百萬級的各地遊客,每天都有上百萬人在這裡活動,人口密度之高可見一斑。
“人多地少”是澳門面臨的最大難題之一,如何拓展發展空間就成了當務之急。
填海造地,是澳門的第一選擇,今天我們所熟悉的澳門,大部分都是“填”出來的。
百年之前的澳門土地面積只有11平方公里,經過多輪填海,到2024年已經增加到33.3平方公里,擴容近2倍。
無論是澳門國際機場還是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人工島,抑或路氹城、澳氹新城區以及生態島,都是經由填海而來。
然而,單靠填海,不僅存在巨大的經濟成本,生態方面同樣存在爭議。
與之對比,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則帶動澳門發展空間的全面重塑。
今年3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正式封關執行,合作區實施貨物“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稅收政策,人員進出高度便利的分線管理政策。
早在2021年,中央正式把106.46平方公里的橫琴作為粵澳深度合作區,實行粵澳共商、共管、共享的新管理體制。
這是雙向受益的制度安排,也是澳門多元發展極為關鍵的一環。
珠海將受益於澳門的自由港、單獨關稅區、國際化優勢,而澳門則受益於空間擴容,發展空間擴大到224.76平方公里。
這意味著,澳門在填海造陸之外,藉助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獲得更大的發展腹地,從而得以擺脫一業獨大的弊端,帶來多元發展的可能。
02
澳門,正在打破“賭城”的單一標籤。
由於歷史因素,澳門一度以博彩業為主要支柱產業,高峰時期博彩業一度佔了60%以上,被譽為與拉斯維加斯齊名的“賭城”。
然而,且不說博彩業本身就面臨巨大的爭議,單靠一個產業無法形成世界級的影響力,更無法避開諸如疫情等超預期事件的衝擊。
疫情期間,澳門GDP一度大幅收縮50%,而在2023年大幅反彈80.5%,今年有望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回到歷史高峰。
因此,培育多元產業,成了澳門的第一要務。
過去受制於土地空間不足,澳門難以發展工業和高技術製造業,所有產業只能圍繞博彩轉。
如今,隨著澳門越來越“大”,與珠三角的融合有增無減,被賦予“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的重任。
一中心:世界級旅遊休閒中心;
一平臺: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
一基地: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在此背景下,以旅遊休閒業、大健康產業、現代金融業、高新技術產業、會展商貿及文化體育為特色的“1+4”產業格局正在初步形成。
資料顯示,2023年澳門博彩業佔比為38.18%,降至40%以下,非博彩業佔比超過60%,其中酒店及批發零售業合計佔比接近20%,金融業佔比超過10%。
不過,雖然博彩業的GDP佔比有所下降,但對財政收入的貢獻仍接近80%,為澳門帶來龐大的財力儲備,從而可以從容發展其他多元產業。
正如當地官方所說,澳門經濟不再一業獨大,已非純粹賭城。
03
多元發展,澳門哪些產業將會崛起?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背靠粵港澳大灣區,澳門旅遊業、金融業、高技術產業或將帶來新的突破。
其一,澳門是不折不扣的國際旅遊城市,被賦予打造世界級旅遊休閒中心的重任。
迴歸之前的澳門,每年遊客不足700萬人次,而今年澳門全年入境旅客有望達到3300萬人次,相當於常住人口的47倍。
其中,來自內地的遊客佔比接近70%,許多人直言“澳門對內地不是一般地親近”。
悠久的歷史、中西合璧的建築藝術、多元的文化體驗、一流的服務意識,讓澳門成了備受追逐的旅遊目的地。
其二,無論能否拿下我國第6個證交所,金融業都是澳門下一個爆發點所在。
同為特區,香港因國際金融中心的定位而閃耀。而官方在幾年前也提出研究探索在橫琴建設澳門證券交易所的設想。
雖然暫時未能落地,但去年出臺的“橫琴30條”強調,支援澳門藉助合作區發展以人民幣、澳門元等計價結算的國際債券市場,給澳門留下了更多可能性。
其三,珠海-澳門協同發展,將為澳門補上高技術產業的最大短板。
澳門製造業佔比僅為1%左右,但擁有教育、資金和國際化優勢,而一水之隔的珠海是不折不扣的製造大市,有了強強聯合的空間。
珠海經濟總量看起來不高,在全國排在70名左右,但人均GDP卻穩居TOP20之列,而工業總產值超過6000億元,位居主要地級市前列。
澳門匯聚數萬億來自全球各地的資金,擁有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等眾多世界級高校,“澳門研發,橫琴轉化”可期。
這與深港類似。香港的教育、金融和國際化優勢與深圳的科創、工業優勢相結合,在為深圳帶來國際化視野的同時,也為香港帶來“再工業化”的空間。
顯然,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才能創造更大的市場、更多的可能。
04
粵港澳大灣區,越來越像一座城市。
自2019年規劃綱要出臺以來,粵港澳就以灣區的名義橫空出世,成為一個GDP總量超15萬億、人口達8600多萬的龐大城市區域,以不到全國0.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1/9的經濟總量。
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合的背後,既有基礎設施的“硬聯通”,也有體制機制及公共服務的“軟聯通”。
先看硬聯通,大灣區正在拼命建跨海大橋、軌道交通,打破天塹帶來的阻隔。
2024年以來,深中通道、黃茅海通道先後開通,包括港珠澳大橋、虎門大橋、南沙大橋在內,珠江口共有11條跨江跨海通道橫亙其間,天塹變為通途,東西兩岸融為一體。
同年,橫跨5市的“大號地鐵”大灣區1號線的開通,更讓大灣區本就已經成熟的高鐵、地鐵、城軌網路更趨密集,整個灣區步入“1小時交通圈”、“1小時生活圈”和“1小時經濟圈”。
再看“軟聯通”,大灣區越來越以一個整體,參與國家建設、國際競爭和科技產業博弈。
即將於2025年11月舉辦的十五運會,就是首次由粵港澳三地聯合申辦,而三地也順勢成為2036年奧運的有力競爭者。
在科創“雙中心”城市矩陣中,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一個整體,先後拿下了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戰略定位,而“深圳-香港-廣州”叢集更榮膺全球第二大、中國第一大科技叢集。
在粵港澳大灣區內部,香港-深圳、廣州-佛山、澳門-珠海分別作為三大極軸而存在,而前海、南沙、橫琴、河套則是承載起區域協作的四大合作平臺。
不僅如此,近年來,大灣區先後推進粵港澳高校合作辦學、跨境理財通、灣區社保通、政務跨境通辦、港車澳車北上等,讓更多港澳居民在灣區暢通無阻。
雖然存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的前提,但粵港澳大灣區仍在打破行政界限,不斷走向協同發展和深度融合之路。
粵港澳大灣區,詮釋了城市群該有的樣子,示範了協同發展的可能,探索“全球城市區域”(Global City-Regions)的未來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