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貝貝/攝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李貝貝 上海報道
據網上房地產資料顯示,11月,上海二手房(含商業)累計成交2.705萬套,不僅超越6月成為全年二手房成交量最高的月份,也是自2021年3月以來首次突破2.7萬套的大關,創下近44個月以來的最高成交量。
12月19日,上海市房地產經紀行業協會秘書長陳亮介紹說,截至11月底,上海今年內已經成交11萬套房源、成交總額高達6500億元,超過2023年全年的規模。“成交資料無論是套數還是成交量,超過(2023年)20%應該是基本上沒有大問題了。”陳亮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場信心逐步恢復的情況下,房地產經紀行業的整體服務水平也在不斷提升。記者從上海方面瞭解到,自2017年推出安心承諾服務以來,包括二手房買賣業務、新房業務、省心租業務在內,上海鏈家已累計支付安心保障金14.67億元;抵禦交易風險超過97000次。同時,自2023年11月“置換無憂”專案推出以來,該公司在上海市範圍內“置換無憂”合作新房專案已達160個。
11月二手房成交量再創新高
截至11月底,上海年內已經成交11萬套房源、成交總額高達6500億元,超過2023年全年的規模。“成交資料無論是套數還是成交量,超過20%應該是基本上沒有大問題了。”陳亮表示。
“年末,樓市利好政策頻出。在進一步放寬限購政策後,稅收優惠政策也頻頻出臺,多重舉措提振市場信心,也為購房者奉上了定心丸。”上海鏈家方面向記者提供的資料顯示,近兩月來,上海樓市成交持續活躍,11月二手房成交量更是創下近三年半以來單月成交量新高。
從鏈家的帶看量來看,近兩個月帶看量持續增長,11月帶看量環比增長7.5%,單月帶看量創歷史新高。限購放鬆,疊加購房成本下降,有效刺激需求。同時,從面積段來看,11月份110平以上的成交佔比增加較為明顯。從總價段來看,11月份300萬元以上的成交佔比增加。
陳亮直言,在當下的經濟大環境下,二手房行業能夠獲得20%的增量實屬不易。這份成績既離不開房地產經紀從業人員的努力,更離不開政府相關政策的出臺:“房地產經紀行業也像農業一樣’看天吃飯’,而這個行業的’天’就是政策。”
整體來看,下半年,上海二手房市場熱度提升來自“滬七條”新政的持續發力,以及新一輪增量政策不斷推出。
今年9月29日晚間,上海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等六部門在“527新政”的基礎上再度出臺重磅樓市政策,上海在調整住房限購政策的同時,最佳化信貸政策、調整住房稅收政策等7項內容,業內稱之為“滬七條”。其中包括非滬籍居民購買外環外住房社保或個稅年限“3改1”;三年居住證加社保可享滬籍居民家庭購房政策等。
11月18日,上海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取消普通住房標準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標準,並明確取消標準後相關個人住房交易稅收事項,契稅、增值稅以及個稅均迎來全面下降。
業內認為,疊加一系列利好的購房政策和環境,包括購房門檻低、首付比例低、房貸利率低、稅費成本低等,預計政策效應將持續釋放。
“置換無憂”合作新房專案達160個
需要注意的是,在市場信心逐步恢復的同時,房地產經紀行業也進一步把好入門關,行業整體服務水平持續提升。
作為行業龍頭,上海鏈家方面日前向記者透露,為持續最佳化房地產經紀行業規範服務與交易安全,今年上海鏈家推出19家一站式服務中心,將房產交易流程從“成交+網籤”兩個環節變為“成交即網籤”一個環節,以及積極響應商品住房“以舊換新”活動,推出專屬換房補貼等。
據統計,自2017年推出安心承諾服務以來,包括二手房買賣業務、新房業務、省心租業務在內,截至2024年11月,僅在上海地區,鏈家就已累計完成賠墊付業務高達97479筆,累計支出的安心保障金數額高達14.67億元,抵禦交易風險超過97000次。
同時,鏈家在新房端也持續根據消費者的需求迭代服務。為積極響應上海市房地產行業協會、上海市房地產經紀行業協會關於在上海市發起商品住房“以舊換新”活動倡議,上海鏈家在與多家房地產開發企業聯合打造“置換無憂”專案的基礎上,自主決定對“以舊換新”的購房居民提供專屬換房補貼福利活動。自2023年11月啟動“置換無憂”專案以來,至今已為117個家庭成功申請免違約金退房;在上海範圍內,“置換無憂”合作新房專案達160個。
作為消費者一站式新居住服務平臺,鏈家也承擔著貝殼“一體三翼”戰略中的引擎作用,助力三翼業務騰飛。據上海鏈家介紹,聖都整裝提出“十怕十諾”履約至今,上海區域已累計履約單量2075筆、累計賠付金額1668萬元;截至目前,貝殼省心租上海惠居累計賠付12894筆,累計提供安心保障金1605.85萬元。
陳亮強調,頭部企業有意識去探索更多服務值得鼓勵,至於哪種服務更被消費者認可,需要接受市場的檢驗。
責任編輯:張蓓 主編:張豫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