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已久的新茶飲資本市場終於迎來了新的“水花”,下一個圓夢IPO的會是古茗嗎?
近年來,新茶飲賽道的紅火景象想必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在卷原料、卷價格、卷創意、卷擴店……的往復迴圈裡,越來越多品牌也開始積極擁抱資本,渴望透過上市等途徑快速籌集大筆的資金,以謀求進一步的破局。
今年年初,諸如、霸王茶姬、滬上阿姨、古茗、茶百道等一眾頭部選手來到IPO門前蓄勢待發,但除了茶百道衝出重圍成功圓夢外,大多數公司時至今日還未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打破僵局的是有關“古茗拿到赴港上市許可”的新訊息——
此次,證監會披露了古茗控股有限公司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這家手握9000餘家門店的“行業老二”先一步拿到了赴港上市的許可。古茗迅速回應,於本月15日上傳了新的招股書檔案。如果過程順利,“新茶飲第三股”的角逐,可能不久後就會一錘定音。
從古茗此次披露的新招股書中我們可以瞭解到:
財務方面,古茗2021年-2023年的收入分別為43.84億元、55.59億元和76.76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30%左右;今年前三季度中,公司實現收入64.41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55.71億元,同比漲幅也有15.62%之多。
古茗表示,中國的現制飲品市場正蓬勃發展,相比較成熟的市場,具有龐大的增長空間。根據灼識諮詢報告,2023年中國的現制飲品人均年消費量約為22杯,但美國、英國及日本則分別為323杯、225杯和172杯,反映現制飲品市場在中國具有巨大的擴張潛力。
資料方面,灼識諮詢預測,中國現制飲品市場GMV將保持16.7%的年複合增長率持續上升,並在2028年達到11634億元。
門店方面,雖然古茗先前就喊出“2023年突破萬店”的作戰宣言,但伴隨行業競爭趨於激烈等消極作用衝擊下,後期擴店頻率降低明顯。截至2023年末僅有9001家門店,在整個行業中位列第二。
最新披露的招股書資訊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古茗全國範圍門店數來到9778家,距離萬店目標僅“一步之遙”。在這之中,古茗直接管理的自營門店僅有7家,加盟門店數高達9771家之多。
這種模式的好處自然是顯著的,古茗無需在店租、裝置、人工等方面“大費金銀”,以相對輕資本的模式實現更快擴店的目的,並從加盟管理的服務環節中持續獲益。
反映在資料上即,公司2021年-2023年總的毛利率分別為30.0%、28.1%和31.3%,高於行業平均水平,而同期古茗自營門店銷售的毛利率分別為34.9%、18.6%和18.7%。其中,每年加盟管理服務業務的毛利率都超過80%,為古茗帶來十分可觀的收益。
但反過來說,這類運營模式很大程度依靠加盟商實現可持續運作,在如今眾品牌奔赴跑馬圈地的當下迅速搶佔市場,但為未來的“守城”工作埋下隱憂。而且相比“廣泛鋪設、重點深耕”的常見打法,古茗擴店有自己的一套思路——
門店分佈方面,古茗以浙江大本營為起點向外擴張,主要市場仍侷限於我國東部和南部城市,在重要的北部大市場話語權弱。此外,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至今鮮有古茗的足跡,其更傾向於深耕二線及以下城市,門店數佔比接近八成,按GMV計於2023年在大眾現製茶飲店市場中的份額約有22%之多。
曾有加盟商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古茗產品種類多,也就導致鮮果、鮮奶、咖啡、烘焙這些原料都需要有,這就給物流運輸帶來很大的挑戰。一般情況下,古茗只有在一座城市開足一定數量的門店後,才會開始對臨近城市展開佈局,以此來控制倉儲運輸的成本和難度。
從客觀資料上來看,2021年-2023年倉庫及運輸開支所佔當年GMV的比例分別為0.9%、1.3%和1%,明顯低於行業平均2%的水平。
相應的,隨著古茗旗下門店的增多,其單店銷售額卻有所下降。今年前三季度中,古茗單店日均GMV約為6500元;但去年這一資料達到6800元。以上“小心謹慎”的擴張打法在此時又可能化為影響單店表現的消極因素。
總而言之,在產品嚴重趨同的新茶飲賽道,“古茗式”發展結構仍舊具備十足的競爭潛力,其IPO之路自然也是被許多行業人士看好的。只是結合奈雪的茶和茶百道兩位“前輩”的過往來看,或許以上提及的隱憂仍是古茗IPO之路上亟需考慮的問題,如何在發展中維持平衡,或成為短期內的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