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東肇慶的一座小鎮出發,這個明星獨角獸經過14年時間,最終來到港交所門前。
近日,廣東金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金晟新能)申請在港上市。在李森等五兄弟的帶領及配合下,這家鋰電池回收及再生利用企業,三年半入賬近80億元。最終,他們的身價均超過10億元。
有達晨財智、基石資本、博原資本、博世創投、中金資本、國中資本、廣汽資本、復星銳正資本、國調基金、湖北高投、國民創投、粵財創投、高要建投等支援,金晟新能的估值達到120億元,成為廣東肇慶唯一的獨角獸企業。
李氏五兄弟創業,廣東小鎮誕生一個明星獨角獸
金晟新能的誕生,源於李氏五兄弟共同創業。
廣東省信宜市錢排鎮是他們的家鄉,同時也是名噪一時的“淘金之鄉”。1985年,年僅16歲的李森與兄弟結伴,開始了礦山淘金之旅。數年後,他收穫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併為日後創業打下基礎。
到了2005年,李氏五兄弟在廣東肇慶成立了一家有色金屬原料製造行業的公司,並用五年時間將其打造成民營頭部品牌。看到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勢頭,他們判斷鋰電池回收存在巨大機遇,便於2010年在當地創辦金晟新能的前身,做起硫酸鎳的生意。
隨著生意越做越大,他們開始尋找新的商機。由於早期曾在江西從事過多年的貴金屬開採,李森選擇於2011年在“亞洲鋰都”宜春成立了一家處理工業廢物的公司。三年後,他們又在當地開了一家從事鋰電池回收業務的企業。
經過一番運作,李氏五兄弟將肇慶市金晟金屬實業有限公司,更名為廣東金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並對各類業務和資源進行整合。與此同時,他們也一直在廣東和江西持續深入佈局。
目前,金晟新能已在廣東肇慶、江西宜春及贛州建了三個生產基地。為了老廠的發展能夠與公司轉型接軌,再加上新能源產業的終端市場和大部分鋰電市場集中在華南地區,以及當地的創投環境,他們選擇將總部一直留在肇慶。
肇慶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直言,金晟新能或將成為繼小鵬汽車、瑞慶時代的第三勢力,吸引更多上游汽車拆解企業、下游鋰電池生產企業落戶,在肇慶打造從動力電池生產到整車製造再到電池回收的閉環。
十餘年的時間,金晟新能從肇慶市高要區新橋鎮起步,不僅成長為當地唯一一家獨角獸企業,同時還發展成全球知名的鋰電池回收及再生利用公司。
從事鋰電池回收及再生利用,三年半入賬近80億元
在專注鋰電池回收及再生利用的過程中,金晟新能的業務涵蓋了三元鋰電池及磷酸鐵鋰電池等主流電池體系。
將退役鋰電池和鋰電池生產廢料回收利用後,這家公司能夠提供碳酸鋰、硫酸鎳、硫酸鈷及石墨等產品,用於生產三元電池及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及負極材料的原材料等,最終被重新制成鋰電池。
隨著得到東風鴻泰、國軒高科、力神電池等知名電池和電池材料廠商的認可,他們的產品也被大量用於電動汽車、儲能系統和消費電子產品等鋰電池主流應用場景,自身的收入也得以快速增加。
招股書顯示,在2021年至2024年6月的報告期,金晟新能的收入分別達到約11.33億元、29.05億元、28.92億元和9.95億元。
按照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話來說,用2023年再生利用銷售收入計算,他們是全球第二大的鋰電池回收及再生利用企業,以及全球第一大的第三方鋰電池回收及再生利用企業,市場份額達到3.8%。
不過在研發、市場等因素影響下,這家公司的淨利潤處於波動狀態。在報告期內,金晟新能的淨利潤分別約為0.69億元、1.51億元、-4.73億元和-1.47億元。
從2021年算起,他們在研發上累計投入2億多元。目前,金晟新能在中國內地擁有180項註冊專利、22個商標、9項著作權及2個域名。
值得關注的是,透過與中南大學、華南理工、江西理工、南昌大學等高等院校開展產學研合作,這家公司目前鎳鈷錳的回收率達98.5%、鋰的回收率超過95%。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全球鋰電池回收及再生利用解決方案市場會持續快速發展,處理規模將由2023年的1.1百萬噸增加到2030年的14.3百萬噸。
對於市場份額佔比較小的金晟新能而言,這顯然是一次值得好好把握的發展良機。
累計融資超13億元,估值達到120億元
一路走來,金晟新能累計融資超過13億元。
達晨財智、基石資本、博原資本、博世創投、中金資本、國中資本、廣汽資本、復星銳正資本、國調基金、湖北高投、國民創投、德載厚資本、瑞華控股、文軒資本、華創深大、科源產業基金、富川投資、博時基金、粵財創投、中電中金、高泰雲天、智盈投資、若缺投資等,都是他們的支持者。
2021年2月,這家公司拿到約3500萬元。五個月後,金晟新能完成1.3億元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中金資本、湖北高投、國民創投、若缺投資。2022年7月,他們又從復星銳正資本、國調基金、廣汽資本、中金資本、國民創投等手中拿到3億元。
在復星銳正資本看來,金晟新能在技術工藝、成本、產能佈局、環保性等方面均積累了深厚的先發優勢和產業壁壘,不但解決了廢舊電池再生利用問題,也為上游供不應求的電池材料拓展了更加豐富的來源渠道。
到了2022年9月,達晨財智、基石資本以及博世旗下博世創投和博原資本等投了他們6.1億元。三個月後,這家公司又完成肇慶市高要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控制的高要建投等投資的3.2億元。
博原資本直言,非常看好金晟新能在鋰電池回收利用領域擁有的豐富經驗和技術積累,以及多種金屬的回收提煉能力。
從2023年3月到2024年11月,這家公司經歷了一系列股權轉讓交易,買老股的投資者包括水木春錦資本、華山資本、中安資本、長江資本、衡廬資產、穗銀瑞景基金、廣州番禺基金、粵科母基金、粵科金融集團等。
在這個過程中,買賣雙方大多按照102億元的估值達成交易。2024年4月,胡潤研究院釋出的《2024年全球獨角獸榜》顯示,金晟新能的估值為120億元。
經過多年打拼,李氏五兄弟最終獲得豐厚的回報。按照120億元的估值粗略計算,他們的身價均超過10億元。
參考資料:
1.《從礦山尋寶到城市淘金——訪第三屆世界廣府人十大傑出人物、企業家李森》,《廣府人》雜誌
2.《肇慶唯一!這家企業成為全球獨角獸!》,肇慶頭條
3.《灣區小鎮走出獨角獸》,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