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近,又有債主上門,這次是老王曾經的“白馬騎士”——孫宏斌。
而就在不久之前,、永輝超市也把萬達告上了法庭,討債將近100億。
昔日好兄弟紛紛上門討債,原因為何?王健林賣賣賣,何時才是個頭兒?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些問題,碼字不易,歡迎點贊,轉發,收藏。
昔日白馬騎士變債主
王健林和融創的,雙方可以稱得上有兄弟情義。
當初孫宏斌曾在社交媒體上公開表示:
“萬達是世界級的優秀企業,王健林是自己最尊敬的優秀企業家。”
尤其2017年,王健林斷臂求生,萬達商旅宣佈整體出售旗下文旅和酒店業務,當時正是融創拿出438億巨資,買下了萬達的13個文旅專案,把王健林從懸崖邊拉了回來。
不過,7年時間過去,昔日的“白衣騎士”搖身一變也成了債主。
前幾天,融創向中國國際經濟貿易終裁委員會對萬達集團提起仲裁,要求萬達支付相應的股份回購款。
股份回購款,具體咋回事呢?
這件事還得追溯到2018年,也就是萬達走到今天這一步的根源——對賭協議。
當時萬達從港股私有化退市後,在A股上市受阻,是騰訊、蘇寧易購、京東和融創出錢,跟萬達簽了一份戰略投資協議,花340億買了萬達的約14%股份。
而在這次投資中,融創投資95億元,持股比例3.91%。
另外這份協議還約定,萬達商業要在2023年10月31日前完成上市,否則就要回購這些股份。
此後萬達折戟A股,又轉戰港股,上市之路一波三折,至今仍未成功上市,這才有了今天這一幕。
融創找上門,要求萬達把自己當年投資的95億拿出來,把手裡的股份回購回去,曾經的商業夥伴翻臉對簿公堂。
債主接二連三
事實上,不光是融創,當初一起給萬達拿錢的蘇寧易購也急了,之前就找萬達索債50億元。
跟融創的理由差不多,蘇寧易購也表示萬達違反《戰略合作協議》的約定,觸發了其中的股份回購條款,發起仲裁,想讓萬達掏50億出來。
另外,萬達最近還有個找上門的債主是永輝超市。
也是在2018年,永輝超市花35.31億元從大連一方集團手上,買了萬達商管0.679億股股份。
後來永輝超市經營狀況不佳,接連虧損之下,就把這些股份又賣給了一方集團實控人孫喜雙旗下的大連御錦,轉讓價格是45.3億元。
一開始,雙方約定大連御錦分8期,把這45.3億元支付給永輝超市,但大連御錦手裡也沒錢,後來就又談判調整為10期,中間還把王健林拉進去,當成擔保人。
然而,最後大連御錦還是違約了,未能如期支付,於是永輝超市就把大連御錦、孫喜雙和王健林都送上了被仲裁方的位置。
所以現在光明著撕破臉對簿公堂的債主,就已經有蘇寧易購、永輝超市和融創3家,王健林和萬達的壓力可見一斑。
那對於這些債主,萬達給出的回應是什麼呢?
雖然萬達沒有明說,但據“內部人士”透露,無論是融創還是蘇寧易購,都沒有要求萬達回購股份的相關合同依據,因此要求回購股份的理由不成立。
萬達的意思就是,當初雙方簽訂投資協議,裡面沒有明確標明業績對賭條款,自然也不存在必須回購股權的情況。
目前仲裁尚未結束,萬達究竟要不要賠錢也還是未知數,但經此一役,曾經再鐵的兄弟,以後恐怕也要形同陌路,徹底掰了。
賣賣賣,何時是個頭?
如果換作以前,“區區”幾十億,不管是萬達還是這幾位債主,估計都不會放在眼裡。
但奈何,現在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都等著“救命錢”救急。
今年上半年,融創到期未償付的借款本金總額有1068.34億元,資金週轉壓力巨大之下,只好債務重組。
而蘇寧也不再是那個財大氣粗的蘇寧,去年負債率已經飆到了91.67%,並且從2020年開始,蘇寧就陷入了長期虧損狀態,4年虧掉了678.45億元。
至於永輝超市,也算是難兄難弟,截至今年9月30日,總負債391.02億元,資產負債率為87.14%。
那作為被討債的一方,萬達現在是什麼情況呢?
答案是也不樂觀。
之前為了還債,王健林把萬達電影、遊艇公司統通送上貨架,甚至就連萬達廣場的北京總部都賣了出去。
包括前段時間太盟化身白衣騎士,給萬達投了600億,也是因為王健林出讓了萬達商管的半數股權,持股比例從78%降到了40%。
如今債主接二連三找上門來,王健林的賣賣賣,何時才是頭呢?
萬達流動性危機仍未解決,債務缺口依舊是擺在王健林面前的頭號難題,或許推動萬達上市,仍是王健林最重要的目標,也是最靠譜的解題思路。
2018年,萬達與騰訊、融創和蘇寧易購等簽訂協議,同時也是萬達成立的30週年。
當時王健林興致大發,曾為萬達寫了一首歌叫《萬達之歌》,感慨道:
“中國3000萬企業,還沒有幾個公司的歌曲能傳唱久遠,希望我們的《萬達之歌》能傳唱下去。”
但如今,《萬達之歌》早已被遺忘到角落,曾經的合作伙伴也變為債主,令人唏噓。
深入瞭解熱門話題背後的事實,如果您喜歡這樣的內容,請不吝點贊、留言交流,給予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