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牛士報道,1月31日訊息, ( MSFT ) 於週三收盤後公佈了其第二季度收益,營收和淨利潤均超過預期,但智慧雲業務未達到預期。
受此訊息影響,微軟股價週四開盤後下跌了 6%,市值跌去2000億美元。
微軟商業雲部門收入(包括雲服務銷售)為 400 億美元,同比增長 21%,但低於華爾街預期的 411 億美元。微軟智慧雲業務(包括其 Azure 平臺)收入為 255 億美元。華爾街預期為 258 億美元。
該公司表示,Azure 的 AI 服務增長了 13 個百分點。然而,由於該公司的人工智慧建設,毛利率下降至 70%。
微軟執行長薩蒂亞·納德拉在一份宣告中表示:我們正在整個技術領域進行創新,幫助客戶充分發揮人工智慧的投資回報率,以抓住未來的巨大機遇。我們的人工智慧業務年收入已超過 130 億美元,同比增長 175%。
在公司財報電話會議上,微軟表示本季度智慧雲收入將達到 259 億美元至 262 億美元之間,這導致股價下跌。
在華爾街繼續消化DeepSeek 對人工智慧行業和矽谷科技巨頭的影響之際,該公司釋出了盈利公告。
微軟及其大型科技公司正在向人工智慧資料中心投資數百億美元,微軟表示,僅在 2025 財年就計劃投入 800 億美元。但中國的 DeepSeek 給科技界帶來了震動,稱其在比領先的人工智慧晶片耗電量更少的系統上訓練人工智慧模型,而價格僅為微軟支援的 OpenAI、谷歌 ( GOOG、GOOGL ) 和 Meta ( META ) 等美國競爭對手生產的晶片的一小部分。
這讓投資者開始質疑矽谷是否進行了正確的投資。
然而,微軟執行長薩蒂亞·納德拉 (Satya Nadella) 試圖淡化任何擔憂,稱該公司的資料中心是可替代的,其投資有助於公司擴大長期業務規模。
他說:任何這樣的軟體週期的最大受益者都是客戶。
微軟本季度的每股收益為 3.23 美元,營收為 696 億美元。根據彭博共識資料,分析師預計每股收益為 3.13 美元,營收為 688 億美元。去年同期,該公司的每股收益為 2.93 美元,營收為 620 億美元。
雖然微軟是人工智慧熱潮的主要受益者之一,但其股價卻落後於競爭對手。截至週一,微軟股價在過去 12 個月中僅上漲了 5%,而亞馬遜 ( AMZN ) 和谷歌股價分別上漲了 44% 和 26%。
微軟還希望透過其 Copilot+ PC 系列來推動 PC 銷售。其理念是,AI PC 將能夠在本地而不是透過雲執行 AI 應用程式。但到目前為止,這些應用程式讓升級變得值得的有趣場景並不多。效能和功率的提升等硬體更新仍然是消費者想要購買新 PC 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