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最不受期待的美聯儲會議。
今天(北京時間凌晨3:00),美聯儲按下了降息暫停鍵,但更重要的是其政策宣告發生了重大改變(比市場預期更為鷹派)。
· 第一,刪除“ 通脹取得進展”的措辭,改為“ 通脹率仍略有上升”( 暗示對通脹信心不足)
· 第二,刪除了“ 勞動力市場狀況大體有所緩和”的說法,改為“ 失業率在低位企穩,勞動力市場狀況依然穩固”( 承認就業市場韌性,削弱了短期內降息的必要性,措辭變化的本質是拒絕給市場“降息確定性”,轉而強調資料依賴)
該宣告公佈後,美國股市隨即下跌,美元指數重新試探日內高位。
不過,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之後的新聞釋出會上解釋,“政策宣告的重大變動”是一次語言清理,只是為了縮短句子。此言一出,美國股市反彈,而美元指數轉而下跌。
1、鮑威爾的解釋似乎有些牽強,美聯儲的每一個詞都是精心雕琢的——極少單純為“簡化語言”而修改關鍵政策措辭,每一處改動都需經過內部模型推演和風險權衡。伯南克時代新聞釋出會桌椅的佈局都是向市場傳遞某種訊號。
2、過去的案例告訴我們,對美聯儲政策宣告的變動絕不能掉以輕心:
2021年7月:美聯儲將“通脹暫時論”改為“通脹壓力比預期更持久”,事後證明這是政策轉向的關鍵訊號。
2023年6月:刪除“預計進一步加息”的表述,直接導致市場提前交易降息預期。
2024年5月:宣告的總字數為586詞,僅比2024年3月的592詞減少6詞,而關鍵段落反而增加了對勞動力市場的細節描述。所謂“縮短句子”的辯解缺乏資料支撐。
3、從鮑威爾講話內容看,與政策宣告流露的“鷹派”更為一致。
在被問及“3月是否降息”問題時,他重申不需要著急;在表達對通脹的看法時,他用了“某種程度上依然高企”形容。當然他也用了一些“鴿派”話語混淆視聽,比如“再次降息不需要2%的通脹率、我們的利率明顯高於中性水平”。
鮑威爾這句“只是為了縮短句子”,更像是緩釋市場波動的臨時話術,決策邏輯終將服從資料。事實證明,美聯儲主席的話不能輕信。2015年12月,時任美聯儲耶倫稱加息是“一次溫和調整”,但隨後開啟連續9次加息週期。
鮑威爾這樣說的目的只是想用“鷹派宣告+鴿派講話”這樣一個組合,把對市場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最終我們看到了美國股市在下跌後出現了反彈。美聯儲目的達到了,鮑威爾在安撫市場方面做得很好,市場波動不大,但這確實是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4、昨天我們便發文《美聯儲,深夜發出危險訊號》,預告美聯儲有可能發出的訊號比市場預期更“鷹派”,這也印證了並非美聯儲一次簡單的“語言最佳化”。
美聯儲此次措辭調整是向“鷹派立場”戰術性回擺,併為可能的重啟加息或進一步推遲降息建立輿論鋪墊。
哪裡是什麼“縮短句子”,而是向世界撒了一個彌天大謊。(華爾街情報圈)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華爾街情報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