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的時候要注意調整心態,不要股票漲了就狂高興,股票跌了就無精打采,炒股最重要的就是經得起漲跌的起伏,放平心態,做到心靜如水才能理智地分析和看清股票的走勢和漲停跌勢。
1、不要把希望寄託給別人。如果在高位套住了,一定要自己把握分寸,進行自救,不要坐等別人或者國傢什麼的來解救,一定要有自己的止損線,並且嚴格執行,有事執行了也有可能會出現短線錯誤,但嚴格執行了可以控制損失的擴大。
2、不要去買好多種股票。好多股民聽信他人的薦股,今天買這種股票,明天又買那種股票,認為這就是價值投資,這就是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分散風險)。稀裡糊塗買了一大堆股票,結果連股票程式碼都記不住,更加不知道這些股票是幹嗎的,以後有沒有發展的潛力。要注重股票質量,而不是股票數量。股票一多,就容易亂。不知道股票的底細,最害怕的事情就是“盲目去買,盲目去賣。”最後忙來忙去,結果是虧空和絕望。
3、不要有攀比的心理。本來已經按照事先擬定的計劃兌現了盈利並將資金撤至場外,卻僅僅由於偶然聽到了某某朋友或同事近期的投資盈利狀況,便立刻變得衝動,顧不得進一步瞭解別人的投資過程,研究之所以能夠成功的方法,就再度返身入市。
要知道,也許人家的能力本來就比你強,也許雖然能力不如你,但心態特別好,你未經深入瞭解和研究就產生強烈的衝動,就如同看到奧巴馬當選了美國總統,劉翔在奧運會上奪得了金牌,你也想去競選美國總統或去爭奪奧運金牌一樣荒唐可笑。這種在非理性情緒主導下的投資行為自然也只會是輸多贏少。
4、適可而止,就好就收。到底股票獲利多少在什麼價位拋售比較合理?是20%?30%?還是50%?各種意見不一。有人認為“到20%的獲利水平應該堅決地走人。”也有人認為“應該掙足,不獲得全部的勝利,堅決不走人。”實際上國際量子基金每年平均回報率也就23%左右。
具體來講,要一看大勢,二要看個股,三要看價位。大勢不好的時候,別說20%,就是10%,也很困難,應該堅決離開,空倉等待機會。如果股票是好股票,並且是在大勢好上漲的時間段,就大膽等一下,看有沒有50%,甚至更多的可能。在什麼價位購買很重要:在高價位買入,就要注意巨大的風險;在低價位買入,可以按兵不動。
5、股指下跌之時,投資者要坦然面對。不要恐懼,也不要悲觀。雖然跌勢中投資者很難賺到錢,甚至還會出現虧損,但世界上沒有隻跌不漲的股市,漲漲跌跌其實是股市裡最正常不過的事情,這正如潮起潮落,是一種自然現象。因此,面對下跌市道,股民沒有必要認為天蹋了、地陷了、股市從此一蹶不振了,故而惶惶不可終日。其實,面對股市的下跌,投資者更應看到希望所在,畢竟股票下跌了,那股票的風險也就釋放了,投資者正好可趁低建倉,甚至是越跌越買。當然,如果你滿倉套牢了,只是你有耐心,你仍然有解套、甚至是賺錢的可能;如果你再掌握一些積極的自救方法,那麼你解套甚至賺錢的日子就會來得更早一些。
6、學會調整情緒,儘量往好處想,很多股民遇到大陰線就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慌亂中不計成本出逃,本來可以穩一穩,正是因為情緒的把握不好,一見大盤尾市拉起又追,結果左右挨耳光。其實遇到調整,冷靜點,然後想好調整後會怎樣,是創新低,還是會重拾升勢,你越往好處想,心就越開,越往壞處想,心就越窄!
7、在上升市道中,投資者要保持頭腦冷靜,不盲目樂觀。主要表現在行情上升時不盲目追高;在股價漲升到一定的高度時,要注意適量地減倉操作,做好倉位控制工作,以迴避可能出現的下調甚至是下跌的風險。比如,在2003年的行情中,雖然藍籌股表現出色,但投資者也不必因此而盲目地看好這些股票的後市,好像這些股票能漲到天上去,這顯然是不現實的事情。畢竟目前藍籌股的漲幅已大,機構投資者獲利頗豐,特別是這些藍籌股的市盈率也接近了大盤的平均水平,有的股票市盈率甚至明顯高企。因此,在這些藍籌股已大幅上漲之後還過分地看好這些股票的後市顯然是不足取的,其結果只能是使自己錯過在其他股票上的賺錢機會,甚至將自己套牢。
“左、右側交易”的運用
1、在股價上漲時,以股價頂部為界,凡在“頂部”尚未形成的左側高拋,屬左側交易,而在“頂部”回落後的殺跌,屬右側交易;
2、在股價下跌時,以股價底部為界,凡在“底部”左側就低吸者,屬左側交易,而在見底回升後的追漲,屬右側交易;
3、有時同樣一個價位,卻有左側交易與右側交易之區別。
畫圖來描述,左側交易是個這個樣子:
左側交易:常見於機構。操盤手的交易方式;
特點:空間測算、資金分倉、節奏把握、關鍵點搶點等等;
難點:戰勝恐懼、精準的空間測算、市場節奏的精準把握和搶點的技能;
對散戶來講:看難實易。
而右側是這個樣子:
右側交易的致命傷:易懂易學但錯多對少;
1、在確認技術中,沒有考慮到人性的弱點;
2、散戶在接受的常規教育中,並沒有得到正真關於指標和形態的真假辨別學習,所以真假難辨。
兩種策略對比:
【利用MACD進行左、右側交易:】
1、 左側買入條件:最高MACD-當前MACD>5,即MACD紅柱“抽腳”;
2、 左側賣出條件:最低MACD-當前MACD>5,即MACD紅柱“縮頭”;
3、 右側買入條件:DIF-DEA>5,首個明顯綠柱;
4、 右側賣出條件:DIF–DEA<5,首個明顯綠柱。
【左側交易和右側交易的各自特點:】
右側交易,承擔不確定性風險較小,時間成本低、交易成本高;
左側交易,承擔不確定性風險較大,時間成本高、交易成本低;
右側交易,右進右出,殺跌追漲者,屬於趨勢交易;
左側交易,左進左出,逃頂抄底者,屬於主觀交易;
主題投資,右進左出,追漲逃頂者,適用短線博差;
價值投資,左進右出,抄底殺跌者,適用長線買賣。
【左、右側交易策略步驟:】
1、左側交易策略步驟
操作步驟:
①透過基本面分析或者技術面分析選定買入與賣出的關鍵價位。
②一旦股價達到買入或賣出的關鍵價位,就進行買賣操作。
因為這種交易策略的買賣點一般在階段性高點或階段性低點的左側,所以這種交易策略叫左側交易。該策略可用基本面分析提前佈局,常用RSI、KDJ等震盪型指標、黃金分割比例趨勢線等技術手段進行輔助分析。
【例子】
操作如下:該股前期兩個低點連線形成趨勢線,當6月24日第三次接近該趨勢線時,可以預測該股在該趨勢線仍可以走穩,提前買入;買入後設定賣出點位,可將該股前期兩個高點連線連線成壓力線,當該股7月11日再次接近該壓力線時,可以預測該股在該位置附近將面臨壓力,提前賣出。
2、右側交易策略步驟
操作步驟:
①透過技術面分析確定股票已經形成新的上升趨勢或調整趨勢。
②一旦確立股票形成新的上升或調整趨勢,就進行買賣操作。
因為這種交易策略的買賣點一般在階段性高點或階段性低點的右側,所以這種交易策略叫右側交易策略。該策略常用均線、MACD等趨勢型指標以及技術形態進行輔助分析。
【例子】
操作如下:該股前期構成頭肩底,如果能有效突破頸線,則可認為形成上行趨勢。3月18日,該股突破頸線,可以認為上行趨勢確立,擇機買入;買入後,4月21日該股回抽,未跌破頸線,可以認為趨勢仍將延續,仍持股。該股此後沿趨勢上漲,7月22日跌破該趨勢線,擇機賣出。
注意事項
1、左側交易與右側交易,沒有優劣之分,只有適合不適合的區別。一般來說左側交易風險更大,更適合較激進、果決的投資者。右側交易更適合穩健的投資者。在中國,大多數投資者更喜歡右側交易策略。
2、左側交易策略與右側交易策略思路完全不同,分析股票方式也不同。在使用過程中,兩種操作策略、思路不要弄混,以免影響操作,造成損失。
3、無論採用哪種交易策略,在發現比較適合自己的特點之後,在使用過程中最需要注意的是,要嚴格遵守操作紀律與止盈止損紀律。
具體來說,右側交易應遵循以下八條原則。
1、抓住大頭,放棄小利。
散戶最大的失敗,就是口袋裡有點錢,心裡就癢癢,看到好股就想買,而且喜歡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恨不得把所有好股都買下來。這樣一來,散戶始終在做著追漲殺跌的事情,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錯過了一個又一個主升浪。散戶應該要捨得放棄,要抓大放小,寧願錯過一些股票,也不要屢屢 做錯。可以說右側交易能否成功,最主要就是看能否抓住主升浪,而抓住主升浪的最好辦法,就是盯住幾隻波段清晰的股票,進行波段操作。左側交易可以很熱鬧,但右側交易一定要冷靜。只有冷靜地分析個股,冷靜地跟蹤操作,才能真正做到抓大放小。
2、學習獅子,伺機而動。
既然右側交易注重的是 “等”,那就需要我們有好脾氣、好耐性。在《人與自然》節目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在茂密的草叢中,一隻兇猛的獅子窺視著不遠處正在安詳地吃著青草的羚羊或是角馬。獅子很有耐心,它會花很長的時間去觀察獵物,直到找出最容易成功捕殺的目標,才會採取行動。一旦它鎖定目標,就會窮追不捨,直至成功 捕殺。這是大自然物競天擇的必然規律,也是獅子得以生存的唯一選擇。試想一下,如果獅子看到一隻羚羊或是角馬,二話不說就猛撲上去,追一隻不成功就再換一隻,那麼結果可想而知,獅子即使不被餓死也要被累死。炒股何嘗不是如此?與其盲目地見一隻炒一隻,不如盯住一隻,摸清楚它的底細,然後一擊即中。在沒有找 到合適的買入物件前,應空倉耐心等待,這也是右側交易的必修課。
3、識別震倉,避開誘多。
震倉和誘多是主力機構滅掉散戶的必殺絕招,也是 右側交易成功與否的最大蝕蟲。震倉,也叫洗盤,是莊家想拉昇,但又故意壓低股價把散戶嚇跑;誘多,也叫騙線,是莊家想出貨,但籌碼太多,故意把散戶吸引進來接貨。那麼,如何才能識別並避開主力機構的震倉和誘多呢?
方法一,看長做短。例如,用周線來看趨勢,用日線來操作,當日線在上漲途中突然下跌,或者在下 跌途中突然上漲時,則根據周線的走勢來輔助判斷。
方法二,看大勢,做個股。這個很好理解,就是看大盤的走勢,來操作個股。要知道,大部分個股都是跟著大盤走的,而且主力機構要在大盤上進行震倉和誘多,難度明顯大得多。方法三,趨勢為王。也就是說,看準大趨勢,不理小波段。
4、摸透股性,波段操作。
波段操作這四個字總給人知易行難的感覺,但不可否認的是,只有波段操作,才能讓右側交易的功用得以充分揮發,既能控制住風險,又能捕捉到可觀的利潤。在很大程度上,波段操作其實是吸收了左側交易和右側交易兩者的精華。在上漲趨勢中,波段操作可以讓利潤最大化;而在上漲趨勢的末端,波段操作又可以及 時賣出股票,在保住利潤的同時又規避了風險。波段操作有兩個要點:第一,看清趨勢;第二,摸透股票的股性。
5、漲時重勢,跌時重質。
漲時重勢,就是說在上漲的時候,主要應抓住上漲的趨勢。這其實是告訴我們,在上漲途中,技術面往往佔據較大的比重。因為一旦牛市或者大反彈行情出現,必然會有一波輪番炒作,所有的板塊和個股都會被炒作一番。這種炒作跟基本面關係不大,再垃圾的股票也都有雞犬升天的時候,而任何股票只要有所異動,遲早都會被技術 指標捕捉到。因此,漲時重勢,即上漲的時候主要看技術面,抓住機構留下的線索。跌時重質,就是說在下跌的時候,基本面好的個股往往具有抗跌性,並且有希望反彈。因此,如果採用右側交易模式來參與弱勢行情中的反彈,業績好的個股應當是首選。
6、順勢而為,滿倉操作。
由於左側交易的倉位控制主要是為了規避風險,而右側交易本來風險就較小,因此,右側交易在倉位的控制上沒有左側交易那麼嚴格,一般情況下都是滿倉進,滿倉出。分倉操作不適用於右側交易。
7、不以漲喜,不以跌悲。
根據傳統中醫理論,大笑傷肝,大怒傷脾,大哭傷心,大吼傷肺,而真正的養生之道,應該是保持平和的心態、平靜的面容、平順的動作。我們在股市中之所以連連失利,難道只是因為我們炒股的能力有限嗎?非也。我們之所以會在股市中顯得很被動,主要是因為我們沒有保持平和的心態,始終被 “貪”“怕”“悔”“急”等心理惡魔纏繞著,使得原本應該遵守的紀律和理念蕩然無存,從而影響了正常的操作。因此可以說,我們在股市中最大的敵人並非“鬼 莊”,而是“心魔”。
8、買時謹慎,賣時果斷。
這應該是右側交易的終極法則了。簡簡單單八個字,卻蘊藏著無窮的股市哲理。
買入股票的時候 需要謹慎,包括三層含義:
第一,滬深兩市兩千多隻股票,目前看中的這隻未必是最好的;
第二,如果錯過了這隻股票,大不了不賺錢,但絕對不會虧錢;
第三,個 股的漲跌是有節奏的,我們買入股票前,有必要弄清楚股票的股性和漲跌節奏,否則一旦踏錯節拍,則容易造成“一步錯,步步錯”的窘迫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