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哈爾濱1月27日訊息(記者馬俊瑋)2024年黑龍江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做優做大現代畜牧業。黑龍江省人大代表、黑龍江省農科院二級研究員劉娣介紹,2023年,她帶領的黑龍江省生豬“頭雁團隊”、黑龍江省農科院畜牧所生豬育種團隊,歷經16年精心育種,建立了民豬資源多元化保護利用體系,利用民豬等資源培育的龍民黑豬已透過國家新品種(配套系)審定,填補了黑龍江省生豬育種40年的空白。
“針對大家對豬肉品質的需求和黑龍江省生豬產業資源好、潛力大的情況,我建議以龍民黑豬為主導,大力發展我省黑豬產業。”劉娣說。
黑龍省人大代表劉娣(央廣網記者馬俊瑋 攝)
黑龍江是產糧大省,養豬條件得天獨厚,又有繁殖力高、抗逆性強、肉質優良的東北民豬,優質黑豬生產是黑龍江生豬產業發展的增長點。
劉娣介紹,龍民黑豬肌內脂肪含量高,具有肉質優良、抗逆性強、適應性廣、體型大、生長速度快的優點,填補了黑龍江省生豬育種40年的空白,在我國培育豬種中肉質指標名列前茅,也是第一個以民豬為素材的豬配套系。龍民黑豬已在我國多個省份推廣養殖。
劉娣提出,在近年“南豬北養”態勢下,可以開展“北豬南下”“北加南銷”的思路,更好發展黑龍江省種豬產業、黑豬產業,可以讓“黑豬東南飛”,全國很多省份市場青睞於黑豬,黑豬肉價格優勢明顯,黑豬肉的各類特色產品非常受歡迎。
劉娣建議,黑龍江把龍民黑豬作為黑豬生產主要品種,扶持建立多個曾祖代場、祖代場,發展父母代場、商品代場,建立聯合繁育體系,促進區域性聯合產業發展。以優勢企業+養殖戶+散戶的養殖模式,統一標準,由優勢企業開展市場端發展,養殖戶和散戶進行標準化批次生產,同時把科技融入產業,開展科企聯合,以龍民黑豬肉質好為賣點,做好深加工,利用黑龍江省冰雪、旅遊、黑土等方面的知名度,打造龍江豬肉“黑土優品”,針對國內外高價值豬肉產品消費市場需求,以“定位化、標準化、多元化、規模化和文旅化”促進黑豬產業發展,建立中高階豬肉產品銷售渠道。
“對標‘伊比利亞黑豬’‘鹿兒島黑豬’等著名品牌,打造具有黑龍江省自有智慧財產權的黑豬肉著名品牌,為人們吃肉能吃的好、吃的香、吃的有營養做出貢獻。”劉娣說。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透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宣告: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絡:[email protected],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