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曾經晶片王者,釋出了2024年四季度,以及全年財報。
資料顯示,全年營收531億美金,下滑2%,毛利率32.7%,淨虧損188億美金,而2023年利潤是17美元,可見有多慘了。
但虧損這麼多的背後,英特爾的毛利率其實也並不低,高達32.7%。
那麼問題來了,這麼多錢,到底是虧在哪裡?
我們看看各部分的營收、盈利情況,大家估計就會明白了。
1、CCG:營收303億美金,利潤115億美金。
2、DCAI:營收128億美金,盈利13億美金。
3、NEX:營收58億美金,盈利9億美金。
4、Intel Foundry:營收175億美金,虧損134億美金。
另外還有有一筆跨部門攤銷:-172億美金,這筆錢主要是商譽減值(29億美元),以及28億美元的重組費用和資產減值費用等等。
但是,從這個資料也可以看出來,真正虧損大頭,其實還是Intel Foundry,也就是英特爾的晶片代工業務,2024年虧損了134億美元。
事實上,Intel Foundry業務,在2023年虧損了70億美元,2022年也虧損了52億美元,這三年一共虧了256億美元(約1860億元人民幣)。
如果英特爾的這個Intel Foundry業務,沒虧這麼多,那麼英特爾也不至於混成這樣。
而說起這個Intel Foundry業務,就不得不提英特爾的上一任CEO基辛格(Pat Gelsinger),他是在2021年2月重新加入英特爾,並接替Bob Swan成為第八任CEO的。
他上任後,提出一個將英特爾帶到坑裡的計劃,那就是IDM2.0,那就是英特爾不僅要自己為自己造晶片,還要對外提供代工服務,給客戶代工晶片,與臺積電競爭。
為了他的IDM2.0計劃,英特爾招兵買馬,擴產晶片生產線,還大力研發晶片工藝等等,不計成本的來發展Intel Foundry業務。
但事情沒有基辛格想象的這麼簡單,錢花了,工藝提升不上來,客戶也不買單,導致英特爾的晶片代工業務,持續虧損,一年比一年虧損的多。
也就造成了從2022年-2024年這三年,虧了256億美元,真正將英特爾帶到了溝裡。
坦白講,如果英特爾不搞IDM2.0,不大力發展晶片代工業務,會虧這麼多麼,會這麼慘麼?肯定不會的,所以最後董事長“強迫”基辛格提前退休了,不讓他再當CEO,繼續瞎折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