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階美妝巨頭Estée Lauder雅詩蘭黛集團日前宣佈,集團國際總裁Peter Jueptner將於4月1日離職,並於6月30日正式離開公司,結束其在該集團16年的職業生涯。雅詩蘭黛經歷了股價暴跌的一年,至今年1月股價比去年同期下跌50%,市值縮水逾250億美元。目前,公司市值約為300億美元。
Peter Jueptner於2009年加入雅詩蘭黛擔任高階副總裁,負責戰略、新業務發展及轉型專案。他於2016年升任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總裁,並於2022年被任命為國際總裁,將其變革性的商業戰略擴充套件至全球範圍,任職期間因其致力於培養人才以及推動多樣性、公平性和包容性而備受讚譽。然而該集團受中國高階美妝市場表現疲軟的影響,消費者慾望走弱,加上旅遊零售業務復甦低於預期,導致整體業績承壓。2024年10月30日任命的總裁兼執行長Stéphane de La Faverie於今年1月1日正式上任,據悉他正在積極進行內部管理層的調整,公司目前正面對全球市場需求不振和內部管理變革的雙重挑戰。
同時,原集團總裁兼執行長傅懿德正式退休。傅懿德於2008年3月加入公司,擔任總裁兼營運長,並於2009年7月出任執行長,曾是美妝業界薪酬最高的CEO,在紐約時報聯合行政薪酬資料公司Equilar釋出的包含科技、金融和能源等產業的全球最高薪高管排名中,是唯一挺入10強的美妝集團CEO。任職雅詩蘭黛CEO期間,傅懿德透過收購不斷擴大公司版圖,同時持續拓展公司在亞洲的生意,被《巴倫週刊》評選為全球最佳執行長。
雅詩蘭黛原CEO傅懿德正式退休。
雅詩蘭黛公司創始人的孫子William Lauder此前也宣佈即將辭去執行董事長一職,但仍擔任雅詩蘭黛公司董事會主席。根據雅詩蘭黛公司官網,Lauder家族持有公司約38%的普通股和約86%的投票權。
據南都此前報道,雅詩蘭黛在截至9月30日的2025財年第一季度內,收入下跌4%至33.6億美元(約為人民幣243億元),有機收入下跌5%,主要受中國市場低迷以及整個亞洲需求下滑影響,淨虧損達到1.56億美元(約為人民幣11.2億元),上年同期淨利潤約為3600萬美元。雅詩蘭黛一直高度依賴亞洲市場,但亞太地區銷售額同比下降11%。這一慘淡局面源於,在本土市場,雅詩蘭黛旗下品牌所在市場的份額一直在被歐萊雅等國際美妝集團擠壓,以及被創新研發速度快、價效比高且更善於駕馭社交媒體的國產品牌追趕。因此,雅詩蘭黛去年年底宣佈撤回2025財年全年業績展望,僅提供第二財季業績指引,預計有機收入下跌8%至6%並宣佈新任執行長Stéphane de La Faverie上任。此前報道:雅詩蘭黛虧11億,資生堂利潤跌六成,香水能救美妝集團嗎?
雅詩蘭黛旗下部分品牌。
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訊息稱,在新領導層過渡之際,雅詩蘭黛正在與諮詢公司Evercore Inc.合作評估旗下美容品牌組合,這可能會導致一些品牌的出售。不過,知情人士表示,審議仍在進行中,尚不確定雅詩蘭黛是否會出售任何資產。對此,雅詩蘭黛的一位代表拒絕置評,Evercore的發言人也尚未發表評論。目前,雅詩蘭黛公司旗下擁有Estée Lauder雅詩蘭黛、Clinique倩碧、Origins悅木之源、M·A·C魅可、Jo Malone London祖·瑪瓏、La Mer海藍之謎、Tom Ford湯姆福特和Aveda等超過二十個高階彩妝、護膚、護髮和香水品牌。
南都記者 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