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遭DeepSeek和關稅政策雙重衝擊後,散戶發現抄底良機。
據多家華爾街投行報告,上週美國散戶投資者情緒高漲,大舉抄底買入股票,尤其集中在科技股和半導體板塊。
摩根大通的資料顯示,上週,散戶日均資金流入兩次超過20億美元,這一水平在過去三年間僅出現過9次,本週一和週二的資金流入更是創下新高,分別達到30億美元和40億美元。
該行的散戶情緒指數已達到歷史最高水平,超過2021年“迷因股”狂熱時期的峰值。
Vanda Research的資料也顯示,在DeepSeek衝擊引發的股市下跌後,散戶在一週內向美國股票和ETF市場共注入了約42.5億美元新資金。其中,週一單日流入資金高達18.5億美元,5天日均流入達到13億美元,為2024年美國大選左右以來的最高水平。
科技板塊是散戶最為青睞的標的。資料顯示,本週二,超過70%的散戶資金流向科技股“七姐妹”。其中,英偉達一度成為“散戶聚集地”,以13億美元的淨買入額居首,特斯拉以6.32億美元位列第二。
資料還顯示,在股價上週一遭遇2020年3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後,散戶當天對英偉達的淨買入額達到5.622億美元,創下單日新高;從上週五到本週二,散戶對英偉達的淨買入總額已超過10億美元。
摩根大通估算,今年以來,散戶投資者的回報率達2.1%,雖然略低於標普500指數的2.7%,但明顯好於多空對沖基金的持平表現,高盛也報告表示,散戶買入壓力是過去兩週市場上漲的主要驅動力。
有趣的是,在散戶瘋狂買入的同時,機構投資者卻在大舉拋售。摩根大通的報告顯示,機構在本週二大舉淨賣出價值40億美元的股票。
有觀點認為,當前市場狀況與2021年初"迷因股"狂熱時期相似,可能存在泡沫風險。還有分析表示,英偉達等科技股可能面臨週期性高點,應持謹慎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