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央視春晚中,憑藉其問界M9在舞臺上的驚豔亮相,再次引發了人們對其的關注。作為節目的重要亮點,780臺問界M9以“光影魔術師”之姿,編織出一場震撼全球的科技藝術盛宴。
重慶分會場的夜空被流動的車陣燈光點亮,問界M9與藝術體操、青春歌舞跨界聯動,透過雲端智控技術實現了百萬畫素燈光矩陣的精準編排,生動詮釋了“智慧重塑豪華”的品牌宣言。
圖片來源:公開網路
這一跨界融合的創新表演,不僅重新整理了觀眾對科技與藝術融合的認知,更以破圈之勢將賽力斯的高階品牌形象推至全新高度。作為中國豪華車市場的顛覆者,問界以硬核實力打破外資壟斷,而春晚舞臺的驚豔亮相,無疑為其品牌影響力再添濃墨重彩的一筆。賽力斯,正以一場跨越邊界的“光影魔術”,向世界宣告中國高階智造的崛起。
一、辯證看1月銷量下滑,短期向下的背後是盈利能力提升
春晚結束後不久,賽力斯披露2025年1月份產銷快報。報告顯示,1月份賽力斯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79萬輛,同比下降51.39%。
對於這樣一家頻頻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企業來說,1月份的銷量算不上亮眼。然而,這個訊息似乎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有限,在訊息公佈後當日,賽力斯股價都未見太大波動。看來這個所謂的“利空”並沒有太大威力。研究新能源車企這麼久,短期銷量波動的事情其實見怪不怪,這背後有多重因素:
一方面,春節效應壓制了需求釋放。據瞭解,今年春節假期較往年提前,有效銷售週期縮短疊加消費者購車決策後移,導致傳統銷售淡季特徵放大。據中汽協資料,2024年1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環比下降38%。另一方面則是當前新能源汽車政策處於過渡期,消費者持幣觀望情緒嚴重。因此,從行業角度進行解讀,可以看到賽力斯的市場表現與行業趨勢基本一致。
在整體銷量承壓的背景下,賽力斯的高階產品線所展現出強勁的抗風險能力,或許是此次公告中更值得重視的地方,這背後亦隱藏著賽力斯未來成長的草蛇灰線。
資料顯示,今年1月份,問界M9穩定發揮,交付量達到了12483輛,並已連續10個月蟬聯中國豪華市場50萬元以上豪華車銷量第一。這一成績超越賓士GLE、寶馬X5等傳統豪華品牌競品,驗證了賽力斯在高階市場的品牌溢價能力。
圖片來源:公開網路
這背後釋放了怎樣的訊號?
對於一家車企來說,銷量雖然是衡量其市場表現的重要指標,但絕非唯一衡量標準。相較之下,企業的盈利能力更為重要。而正常情況下,高單價車型的單車利潤會遠高於經濟型車型。因此,在企業總體銷量絕對值下降,高單價車型銷量維持穩健的情況下,致高單價車型銷量佔比獲得提升,反而帶動企業的整體盈利能力的提升。
再者,銷量的增長並不一定能夠帶來利潤增長。從1月份各大車企的銷售狀況來看,銷量顯著提升的企業中大多存在降價促銷或者低單價車型銷量漲幅快於總體漲幅的情況。儘管這在短期內能夠看到企業的銷量快速增長,但長期來看反而會損害企業的盈利能力。
因此,相較於那些“賣一輛,虧一輛”的新能源汽車企業,賽力斯的單車賺錢能力顯然會因為其高階車型的暢銷顯得更為穩健。
更重要的是,問界M9的成功進一步驗證了賽力斯在豪華車市場的品牌影響力和技術實力,這為公司錨定豪華車陣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據瞭解,問界M9的消費者中,超過60%為BBA(賓士、寶馬、奧迪)車主增換購使用者,且多數來自一線及新一線城市。這意味著賽力斯已成功滲透傳統豪華品牌的核心客群。而這類使用者通常具有更高的忠誠度和復購率,這也為賽力斯的長期發展積累了穩定的客戶基礎。
二、市場的寬容?還是賽力斯下好了先手棋?
作為新能源汽車賽道的頭部玩家,儘管此次銷量遭遇下滑,但資本市場意外的展現了其雲淡風輕的態度,券商亦紛紛釋出研報建議增持,在外界看來,如若只是依靠問界M9的穩定發揮,也很難說得過去。
這也能夠理解,畢竟一家新能源智慧汽車企業的價值並不僅僅依賴於單一產品,而是建立在更為全面的產品矩陣和戰略規劃上。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問界M8已在工信部完成新車申報,將於2025年正式上市。從工信部申報資訊中可以看到,問界M8的車長和軸距分別為5190mm、3105mm,與問界M9相比車長僅縮短40mm,軸距僅縮短5mm,車輛尺寸近乎接近。
伴隨著問界M8的出現,賽力斯有望藉助該車型填補其問界新M7(24.98萬元)與問界M9(46.98萬元)之間的產品佈局空白,形成覆蓋主流豪華細分市場的完整產品矩陣。
這也意味著,早在此次銷量成績公佈之前更早的時間,賽力斯早就主動進行了全新的戰略規劃,結合問界新M7的爆款邏輯和問界M9的大定衝高經驗,針對消費者對於汽車效能和品質的追求,積極推出更適合中國市場、更尊重中國使用者需求的產品。
對此,中金公司表示,春節假期後新車預熱或將陸續開啟,預計問界M8有望於第一季度末上市,看好問界M8成為暢銷單品的潛力,這有望帶動賽力斯25年二季度的交付量繼續衝高。
市場對問界M8的看好,本質上離不開賽力斯經過長時間的創新和積累,所展現出來的強大產品力、技術實力以及智慧製造能力。2024年,賽力斯以創新基因驅動全產業鏈升級,在智慧汽車領域構建起多維競爭優勢。
產品矩陣方面,問界品牌以月均迭代的創新節奏實現突破性進化,新M5智駕版重塑細分市場標杆,M7 Ultra以"全景智慧座艙"重新定義人車互動,旗艦車型M9五座版更以百萬級配置下探高階市場,形成現象級產品攻勢。
技術維度,公司自主研發的魔方平臺首創多模態智慧底盤系統,配合新一代超級增程技術,將純電續航突破350公里,熱效率達42.5%,樹立新能源技術新標杆。
智慧製造體系則依託全球標杆級超級工廠,透過1600套智慧裝備與3000臺工業機器人構建數字孿生系統,實現衝壓線3秒/件的行業最快節拍,焊裝車間100%自動化率,總裝精度誤差控制在0.02mm以內,以德國工業4.0標準保障產品零缺陷交付。這種"研發-製造-服務"全鏈路的數字化閉環,正推動賽力斯向世界級智慧電動汽車品牌加速邁進。
由此可見,在公司的多方位賦能下,問界M8還未上市就已經備受期待。這份期待不僅讓賽力斯成功分散風險,還為公司帶來了更大的商業機會,同時也為其長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背後也充分展現了公司管理層敏銳的市場嗅覺和對長期主義的堅守,這份堅持最終讓市場坦然接受了賽力斯的短期銷量波動。
將觀察角度轉至公司的財務方面,可以看到賽力斯的成長性依然顯著。
從其2024年業績預告來看,公司2024年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42.69萬輛,同比增長182.84%。而根據中汽協統計,2023年新能源汽車整體增速僅為35.7%,成長速度已經遠超行業的平均水平。
伴隨著年銷量的快速增長,賽力斯的盈利能力也實現了質的飛躍。早在去年上半年,賽力斯就已經成功實現扭虧為盈,成為全球第四家實現盈利的新能源車企。去年下半年,公司更是延續了上半年的優異表現,實現了盈利的再次突破。公告顯示,公司預計2024年實現歸母淨利潤為55-60億元,也就是說,在減去去年上半年的16.25億元之後,賽力斯於去年下半年實現歸母淨利潤至少約為38億元,環比增長接近140%。
如今來看,市場更為關注的也正是賽力斯的長期發展潛力、技術實力以及盈利能力。
迴歸到投資者視角,對於新能源車企而言,不僅僅是銷量,產品的迭代升級以及技術突破等重要事件,也都具有重塑市場對公司價值的潛力。因此往後看,結合賽力斯產品矩陣的日益完善,不難判斷其將有不少里程碑式的催化劑引發公司價值的重估。
三、結語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狄更斯《雙城記》中的這句話或是國內汽車行業的真實寫照。近些年來,新能源汽車行業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內卷”程度也日益加劇。
在這一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短期銷量受挫甚至面臨經營危機,而後實現銷量逆轉的故事其實並不少見。對於新能源車企來說,市場的關注與公司的銷量息息相關,但企業的長遠發展一定是在於能否持續的創新輸出,能否合理的實現盈利,實現長期穩健的發展。
如今隨著靴子落地,也意味著公司的安全性得到保障,同時隨著賽力斯核心新產品的持續推進,也讓公司後續的發展更加引人注目。展望未來,相信賽力斯這類穩打穩紮堅守長期主義的企業一定有機會持續迎來自己的高光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