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投資者一覺醒來,又是一臉茫然。
睡前還是一切皆漲,醒來後則是一切皆跌。從收盤資料看,漲跌幅不大,但尾盤跳水,並且“意猶未盡”。
- 美股上演“共振式”下跌,這一次三大股指跌幅接近。道瓊斯指數下跌0.99%,標普500指數下跌0.955,納斯達克指數下跌1.36%。
- 金價自創下歷史新高後,自高點一度下跌逾30美元。
- 與此同時,美國國債也經歷了拋售,10年期美債收益率再度上漲,逼近4.5%水平。
- 離岸人民幣一度失守7.30心理關口。
此次市場動盪的導火索並非週五釋出的非農資料,而是來自沉寂兩日的突然投下政策震撼彈。這位深諳市場心理的總統又一次展現其“預期管理藝術”:
第一,這一次特朗普的用詞又具有“策略性”和“模糊性”。
他沒有說明具體是“哪些國家”,但讓人感覺事態很嚴重,透過“多國”表述製造廣泛威懾。他也沒有說具體的時間(政策留白),只是說“週一或週二”就對等關稅問題舉行會議(恰逢中國關稅措施生效日)。特朗普在與到訪的日本首相石破茂會晤期間宣佈了這一訊息。他還表示,希望結束美國對日本的貿易逆差,對日本加徵關稅是一種選擇(借與日本首相會談場合,同步釋放對日貿易逆差處置方案)。
第二,特朗普是懂市場的,在週五非農資料公佈前(週三、週四)沉默了兩天,又在非農資料公佈後,確認其對市場沒有產生巨大影響之後發出了新的關稅威脅。這一次特朗普選擇在美國股市盤中宣佈(給予機構足夠反應時間),每一步行動前都預告,讓市場提前消化部分影響。
正如我們過去在《環球市場策略》所說,特朗普拿在手裡的已經不再是“關稅大棒”,而是“關稅手術刀”,手術刀相比大棒,更加精準,刀刀到位。
第三,這是貿易戰的一次重大升級,這對剛出現突破性走勢的中國市場來說是一項重大挑戰。
金融市場已進入波濤洶湧的水域。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華爾街情報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