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全國前十
2月5日
龍華區釋出2024年經濟執行情況
回顧2024年
龍華區碩果累累
首次躋身全國工業百強區十強榜
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154.45億元
獲評全國年度影響力城區
八項改革措施獲國家級榮譽
鷺湖“公建四館”全面封頂
深圳北站高鐵總客流突破1.16億人次
新成立11個教育集團
全區新增床位超6000張、增量全市第一
首次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獎章、工人先鋒號三大獎項“大滿貫”
在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龍華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154.45億元,同比增長5.6%。經濟實力穩步提升,展現了“龍華作為”;改革開放持續深化,創造了“龍華經驗”;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厚植了“龍華優勢”;城區面貌煥新出彩,繪就了“龍華畫卷”;民生福祉可感可及,彰顯了“龍華溫度”……
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龍華區貫徹落實國家、省、市相關部署安排,全區上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千方百計穩增長、興產業,蹄疾步穩抓改革、擴開放,堅定不移謀創新、強支撐,全力以赴補短板、提品質,持之以恆優生態、護環境,紮實推動高質量發展,數字經濟全市領跑,製造業優勢持續放大,奏響了一曲震撼人心的奮進之歌。
從曾經的“關外小鎮”,到數字經濟先行區,再到繁榮興盛的深圳數字經濟核心區,龍華始終以奮鬥者的姿態推動區域經濟實力、發展質量走在前列。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當下的龍華,正處於轉型升級、高位求進的關鍵時期,龍華區確定了“高標準打造數字龍華,高水平建設中軸新城,高站位推進深圳都市核心區建設”重要戰略。迎著浩蕩東風,向著春天進發。肩負著經濟大區挑大樑的責任擔當,懷揣著“再造一個新龍華”的壯志雄心,龍華這片熱土將繼續奏響高質量發展強音。
持續向“高”攀升
展現“龍華作為”
回顧2024年,龍華區聚奮進之力、行務實之舉,不斷向“高”攀升、向“新”而行,譜寫了令人振奮的發展篇章。
2024年,龍華區經濟實力穩步提升,展現“龍華作為”,全年地區生產總值為3154.45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0.55億元,同比下降22.9%;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531.63億元,同比增長6.2%;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622.27億元,同比增長4.9%。
工業投資強力支撐,投資規模創歷史新高。全年固定資產投資額突破120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6.8%。在投資的牽引下,建築業總產值突破900億元,同比增長30.1%。工業投資大幅提高,突破47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27.8%。2021年以來年均增長47.1%,佔全區固定資產投資比重提升至39.2%。
消費市場溫和復甦,綠色消費、數字消費等新型消費趨勢良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05.86億元,同比增長3.5%。從類別看,20個限額以上商品零售類別中,10個大類實現正增長,6個大類實現兩位數增長。其中,綠色消費增勢較好,新能源汽車類同比增長22.2%。數字消費快速增長,透過公共網路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5.7%。
進出口貿易保持穩定,出口活力釋放。2024年,全區進出口5611億元,同比增長4.2%,其中,出口3860.8億元,同比增長10.2%。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龍華區首次躋身全國工業百強區十強榜,創歷史最佳。此外,還獲評全國年度影響力城區,成為全國唯一獲此殊榮的縣(區)。
改革開放持續深化
創造“龍華經驗”
2024年,龍華區全年推出168項改革任務、700條改革舉措。八項改革措施獲國家級榮譽,一批改革專案獲省、市推廣。
最值得關注的是,龍華建成全市最大的區級國際合作中心,落戶粵港澳大灣區首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可持續發展創新實驗室;與葡萄牙阿倫克爾市、阿聯酋哈伊馬角經濟區締結國際友好交流城區;高水平承辦深圳·米蘭雙城時尚週。成立產業出海聯盟,釋出“黃金十六條”,2024年1月-11月實際利用外資增長213%;全國首個“低空+高鐵+地鐵”新型出行方式驚豔登場,多項改革獲國家級殊榮。
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
厚植“龍華優勢”
2024年,龍華區工業生產持續擴大,高技術產品增勢較好。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邁上6500億元新臺階,增加值增長5.6%。主要高技術產品產量快速增長,鹼性蓄電池產量增長81.9%。消費電子相關產品產量明顯增長。電子計算機整機、微型計算機裝置、膝上型電腦產量分別增長20.4%、22.5%、79.2%,手機產量突破1.6億臺。
第三產業活力增強,軟體產業發展迅速。全區服務業(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4.9%,規上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業營收突破15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13.5%,連續2年實現雙位數增長。生產性服務業支撐穩定,生活性服務業快速增長,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創2021年以來新高,增長26.9%。
這一年,新質生產力加速培育,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全區“1+2+3”現代製造業體系加快構建,先進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穩步發展,先進製造業產值佔全區規模以上工業比重超七成。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總產出突破5600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勢頭穩定,增加值同比增長6.1%。超高畫質影片顯示、高階醫療器械、低空經濟與空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增加值分別增長14%、26.7%、42.9%。
城區面貌煥新出彩
繪就“龍華畫卷”
2024年,龍華區完成了梅林關國際諮詢整合深化,鷺湖“公建四館”全面封頂。
軌道五期22號、25號、27號線全面開工,在建軌道46.5公里、城際鐵路21.1公里,新增里程數、站點數均居全市前列。新增道路12.5公里、非機動車道44.5公里,改造慢行系統5.2公里。開通低空航線62條,數量佔全市近三分之一。深圳北站高鐵總客流突破1.16億人次,再創歷史新高。
新建公園3座,新增綠道、碧道、遠足徑、郊野徑約37公里。觀瀾河獲評省級美麗河湖優秀案例,牛湖水碧道獲評省級綠美碧帶。觀湖世紀廣場作為全國唯一專案,獲評世界建築節最佳景觀獎。觀瀾“守望田野”作為全市唯一專案,入選全國鄉村旅遊精品線路。
民生福祉可感可及
彰顯“龍華溫度”
這一年,龍華紮實辦好120項民生實事、1135件民生微實事,九大類民生支出達215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近八成。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新成立11個教育集團,新改擴建幼兒園15所、中小學校9所,新增託位5958個、學前學位4410個、義務教育學位1.4萬個;市兒童醫院龍華院區、市新華醫院、市第二人民醫院龍華醫院開業運營,全區新增床位超6000張、增量全市第一,國家基本公衛考核排名全市第一。
建設籌集保障性住房超1.5萬套、供應分配超8千套,均超額完成市下達任務。龍華區還首次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獎章、工人先鋒號三大獎項“大滿貫”。
“五大方向”謀新篇
助力發展跨越向前
當前,隨著“雙區”驅動、“雙區”疊加、“雙改”示範、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等重大戰略深入實施,多重戰略利好、政策紅利正在持續加碼、加速釋放。
特別是深圳數字經濟核心區、低空經濟先導區、人工智慧集聚區、深港創意設計合作區、三大總部集聚區、新一代核心承載區等重大戰略佈局紛紛落地落實,新產業新動能加速培育,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高質量發展的後勁更為充足、前景更加廣闊。
如今的龍華,正處於戰略機遇多重交匯、支援政策複合疊加、自身優勢加速釋放的黃金髮展期、跨越趕超期。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龍華城市能級的不斷提升,發展前景愈發廣闊。日前,《深圳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獲得了國務院批覆,規劃將龍華南部納入都市核心區範圍,並在龍華北部規劃打造龍華中心。在此基礎上,龍華區提出了南北“雙中心”“雙十園”的戰略規劃,全面融入深圳市“一核多心網路化”城市空間格局。這為龍華區的高質量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基於此,龍華區明確2025年發展重點聚焦五大方向:
聚焦高標準規劃,加快打造“雙中心、組團式、生態型”的一個空間發展“新格局”;聚焦高質量發展,做優做強符合“三化三性一力”要求的兩大產業互促“新體系”;聚焦高水平突破,充分啟用改革、開放、創新三大澎湃強勁“新動能”;聚焦高效能治理,全面建設宜居、樞紐、韌性、智慧四大現代典範“新城區”;聚焦高品質生活,持續增進教育、醫療、就業、住房、社會保障五大可感可及“新福祉”。
“十大計劃”再加力
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龍華區將實施高質量發展十大計劃,在內需、產業、科技、規劃、改革開放等重要領域實現更大作為。
擴大內需位列龍華區高質量發展十大計劃之首。龍華區將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加力落實“兩新”政策,推動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業擴容提質,全力激發消費潛能。積極拓展有效投資,堅持保投產、保續建、促新開、強儲備,最佳化固化現代化投資管理體制機制。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深化營商環境綜合改革,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完善“一園一站三格”虛擬園區定格化服務,擴大“免申即享”事項範圍,開展惠企服務活動超百場,確保各類惠企政策資金高效兌現、精準直達。
緊隨擴大內需,龍華區將在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上攻堅突破,高標準打造深圳數字經濟核心區,加快建設北站數字經濟總部集聚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升至35%;加快智慧通訊模組全球智造基地建設,前瞻佈局下一代行動通訊技術、光網路技術、顯示技術等產業鏈前沿,力爭網路與通訊產業產值超過3100億元;加快富士康VR/AR高階製造產業園建設,支援智慧可穿戴裝置、虛擬實境裝置、全屋智慧產品等智慧硬體研發推廣,打造“智慧製造+泛終端”集聚區,力爭智慧終端產業產值超過3300億元。
此外,龍華區將奮力在科技強區建設上攻堅突破,加快打造科技創新成果轉移轉化引領區;奮力在城區規劃建設治理上攻堅突破,加快打造更具品質、更有魅力的現代化城區;奮力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攻堅突破,為龍華現代化建設注入強勁動力;奮力在高水平開放上攻堅突破,緊扣“一點兩地”全新定位服務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奮力在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上攻堅突破,全面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龍華;奮力在“兩個文明”協調發展上攻堅突破,更好滿足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奮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攻堅突破,努力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區人民;奮力在平安法治建設上攻堅突破,有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回首過往,實幹擔當是龍華髮展的永恆旋律。每一份成績的背後,都凝聚著龍華人的辛勤與汗水,都源自龍華人的實幹與擔當。舉目未來,伴隨著五大方向、十大計劃的推進,新質生產力的蓬勃湧動,將在龍華這片土地上綻放出高質量發展的萬千氣象,不斷奏響新的華章。
(內容來源 :龍華網、龍華新聞金璐/文 陳建華 蔡維澤/圖、深圳市龍華區融媒體中心)
來源:深圳夢(微訊號ID:SZeverything)綜合
我們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與夢想者同行!
擁有深圳夢,請關注(微訊號ID:SZevery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