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產、銷國,沒有之一,並且是遙遙領先領先的那種。
如下圖的資料顯示,2023年時,中國汽車汽車市場規模高達3000萬,遙遙領先於美國的1560萬,印度的485萬。
所以,全球的汽車企業,都想到中國市場來掘金,只要在中國市場表現好,那麼就意味著全球的銷量也有了保證。
以前很多車企,一邊是出口整車到中國市場來,另外則是到中國當地生產汽車,比如日系、德系、法系、韓國、美系、歐系等等汽車派系,都一邊進口,在邊在中國生產汽車。
一些豪車則主要以進口的方式,將汽車賣至中國,比如保時捷、法拉利、邁巴赫、賓利等等,還有B B A的一些高階車型,也是整車進口,以凸顯自己的“高貴血統”。
不過,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進口汽車的天是真的塌了,中國已經不再迷信所謂的進口車了,而是選擇在中國製造的車。
如上圖所示,這是從2014年到2024年間(只整理了部分資料,並不是所有年份)的中國汽車進、出口資料。
可以看到在2014年時,中國進口汽車143萬輛,出口是90萬輛,後來進口不斷下滑,而出口則不斷上升。
到2024年時,中國進口汽車預計只有70萬輛了,因為前10個月,我國累計進口汽車58萬輛。而出口汽車預計會達到580萬輛,因為前11個月,已經出口了534.5萬輛。
這意味著什麼,應該大家都懂的,那就是那些所謂的進口豪華汽車,想再割中國人的韭菜,是越來越行不通了。
雖然進口143萬,還是進口70萬,似乎也並不大,畢竟中國一年銷量高達3000萬臺。但是這些進口的大多是豪車,以前更是需要加價,先付幾十萬定金,然後等幾個月,甚至等一年的豪車。
這些豪車價格高,所以從金額來看,其實真不低,可能抵得上幾百萬臺普通汽車的售價了。
說一個例子,這是個真實的案例,我有一個朋友,之前發了點財,想買一臺保時捷卡宴,在2020年的時候,車應該是110萬左右,不加裝不賣,然後選了七七八八一共裸車變成了130多萬。
然後交了30萬定金,說要等一年左右,並且簽了協議,不要車的話,定金不退。還有就算到時候車漲價了,或降價了,價格不再變動,以籤協議時價格為準。
最後一年後車到了,但實際上這臺車在一年後已經降了10萬,相當於車還沒提,就已經虧了10萬,不要了就要虧30萬,最後咬牙提了。如今呢,才開了3年左右的車,只能賣60多萬,虧了一半多。
如今中國人對這些進口豪車不再感冒,進口車的天是真的塌了了,而中國還成為了全球汽車出口大國,估計以後進口車會更加不好賣了,至於加價提車?中國人已經不當這個冤大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