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長假後的本週,A股僅三個交易日,首日表現稍顯疲軟,但其後兩天連續放量大漲。上證綜指全周累計上漲1.63%至3303.67點;其餘主要股指漲幅明顯,深綜指全周漲4.46%,創業板綜指漲5.95%,科創50指數漲6.67%,北證50指數漲12.03%。
不僅A股表現亮眼,港股表現也相當強勢,本週恒指大漲4.49%,恒生科技指數更是大漲了9.03%。
春節前,中國初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了低成本、開源且效能驚人的AI大模型DeepSeek-R1,是節後A股及港股情緒大爆發的最重要原因。因這使幾乎所有投資者重新審視並評估中國的科技創新能力。
當市場對中國科技能力觀感顯著拔高後,對中國整體經濟前景的看法也在不知不覺間樂觀不少。“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話說得絕對沒錯,尤其是具有“顛覆性”的科技成果。
上述樂觀情緒不僅在國內得到體現,且在國際上也不斷蔓延,本週陸續有國際大行紛紛唱多A股及港股,包括高盛、德意志銀行、美國銀行等。
週五盤後,中國證監會正式釋出了《關於資本市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實施意見》。該檔案說的“五篇大文章”指的是“做好、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與數字金融這五篇大文章”。通讀全文,不難發現該檔案在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型企業方面著墨較多,位置也排在相當靠前,故個人相信該檔案對科技股當有所助益。
本週多數DeepSeek概念股連續大漲,但週五午後個別品種已有所震盪。考慮到第一波上漲猛烈,後續相關個股大機率會陸續步入震盪,投資者在參與時應注意節奏。
雖然熱點的科技股短期漲幅已較大且可能陸續步入震盪階段,但市場人氣可能已經被有效激發,加上目前離全國兩會已相當近,故整體A股行情大機率將得以延續,投資者在操作上宜繼續持股參與。
接下來,投資者需繼續關注AI相關的各行業機會,努力挖掘真正有潛力的個股,避開“蹭熱點”品種。
投資有風險,獨立判斷很重要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買賣依據,入市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