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張靜懿
近期,福建德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建德爾/公司)IPO已更新提交財務資料,稽核狀態已由“中止(財報更新)”更新為“已問詢”,保薦機構為證券承銷保薦有限責任公司,計劃登陸上交所主機板。
作為一家以系統整合及技術服務為核心業務的科技型企業,福建德爾在過去三年中面臨著盈利能力下滑、營收增長乏力等問題。此外,公司還存在“低價”股權激勵、股權代持的情況。
業績下滑的經營困境
福建德爾成立於2014年6月,是一家擁有核心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從事氟化工基礎材料、新能源鋰電材料、特種氣體和半導體溼電子化學品等多系列含氟新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2021年至2023年,福建德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2.55億元、16.98億元、14.18億元。2023年,公司業績出現明顯下滑,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6.52%,淨利潤從3.03億元降至1.11億元,降幅達49.38%。
對此,福建德爾回覆《投資者網》稱,“公司2023年營業收入下降,主要系受六氟磷酸鋰產品市場價格大幅下跌的產業週期因素影響。2022年起,雖然其他業務板塊收入均呈現較為良好的發展勢頭,但受國內下游新能源行業週期性波動影響,新能源電池材料價格大幅下行,六氟磷酸鋰產品收入及毛利均呈現大幅下降情況。同時,福建天甫溼電子化學品專案建成投產且處於新投產匯入期,導致固定資產折舊攤銷短期集中快速增加,疊加技術團隊股份支付的會計影響確認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公司業績在2023年明顯下滑。”
為改善業績,福建德爾嘗試透過增加銷售費用來刺激市場,但效果並不理想。截至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各期末,公司銷售費用分別為3218.15萬元、3976.19萬元、4594.85萬元和2207.17萬元,佔各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56%、2.34%、3.24%和3.05%。
福建德爾認為,“2024年以來,公司整體經營情況良好,業績明顯觸底回升”。但據招股書顯示,2024年上半年,福建德爾營業收入為7.24億元,淨利潤為0.58億元。對比來看,2023年營業收入為14.18億元,淨利潤為1.11億元。粗略計算,福建德爾2024年上半年的營收及淨利似乎才剛達到2023年的一半水平,業績回升的可持續性仍有待觀察。
此外,福建德爾的收入質量也存在一定問題,應收賬款常年高企。截至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餘額分別為2.48億元、2.58億元、3.87億元和3.56億元,應收賬款餘額增長率分別為142%、3.85%、49.83%和-7.86%。在近一期完整會計年度內,公司應收賬款較期初增長51.54%,而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6.52%。應收賬款增速高於營業收入增速,可能會影響公司的資金週轉和現金流狀況。
低價激勵及股權代持頻現
在報告期內,福建德爾完成了A輪和B輪融資。2021年8月A輪融資時,公司估值為44億元;而到了2022年8月B輪融資後,公司估值激增至175億元,短短一年內估值增長了131億元。
隨著公司估值的大幅增長,原始股東以及透過股權激勵“低價”獲得股份的核心人員將獲得可觀的收益。
2022年8月,福建德爾的持股平臺福建省龍巖市翊科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龍巖翊科)成立,同月公司股東大會透過龍巖翊科股權激勵的方案。
根據招股書,龍巖翊科以1.3元/註冊資本的價格認購了福建德爾512.08萬股股份,而同期外部股東的增資價格為17.09元/註冊資本。龍巖翊科的增資價格僅為同期外部股東價格的8%,價格極為優惠。
如果福建德爾成功IPO,按當前估值,龍巖翊科這部分股權的估值將在8392萬元至1.3309億元之間,賬面財富增值率高達1160%至1899%。
目前,龍巖翊科股東構成的股東包括:福建德爾實控人之一、董事長兼CEO華祥斌,佔股40%;核心技術人員劉奕豐、邱建銘、任建業、艾合買提·艾爾肯,四人合計佔股60%。
這些核心人員透過股權激勵以低價獲得了福建德爾的股權,將在公司IPO後獲得豐厚回報。然而,由於入股價過低,公司需計提1.16億元股份支付費用,這將相應減少公司賬面利潤。
福建德爾表示,“上述股權激勵計劃,充分表明技術人才‘知識就是財富’的理念已經在企業得到充分體現和尊重,所授予股份的公允價值由相近時點的外部投資者入股價格及轉讓股份的公允價值確定,股份支付相關權益工具公允價值的計量方法及結果合理,且均已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計提了股份支付費用,並進行相應的賬務處理。公司向龍巖翊科授予股權進行股權激勵事項,已履行董事會、股東會審議程式,符合相關法規要求,股權激勵計劃不會對公司經營狀況、財務狀況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另一方面,福建德爾的股東結構中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股權代持情況。據招股書披露,公司的部分實際控制人在IPO申報前夕完成了股權代持的還原操作,代持時間較長、涉及金額較大。
福建德爾實控人之一黃天梁曾代自然人李煒代持990萬元註冊資本,2023年5月還原了610萬股,2021年還原了380萬股。按照IPO預估值200億元計算,李煒的股權估值約為1.62億元,相較於其1370萬元的成本,浮盈近1.5億元。
此外,黃天梁還曾為自然人林志強、章麗萍代持福建德爾股份,合計379萬股,還原的時間恰好是公司遞交IPO申請前一個月,時間點較為巧合。
福建德爾另一位實際控制人華祥斌曾為自然人張紅蘭代持200萬股,於2021年解除代持。練健曾為賴宗明代持250萬股股份,同樣於2023年5月解除代持,即公司遞交上市申請前一個月。
因此,市場普遍質疑福建德爾的股權代持及還原操作上的時間點。對此,福建德爾向《投資者網》表示,“公司歷史沿革中存在股權代持情況,股權代持關係已透過轉讓股份或合夥企業份額的方式予以解除,相應對價亦已足額支付完畢,不存在任何爭議或潛在糾紛,且存在代持關係的股份佔公司股份比例較小,對公司不會造成重大影響。”(思維財經出品)■
福建德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