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還在加速合併重組,背後要做兩件大事!
| 環球通訊| @好5G |
通訊行業最具影響力自媒體
最近一段時間,央國企的併購重組新聞可謂是層出不窮,從南北船的合併,到中國重工吸收合併中國船舶,再到中國保變電氣同中國電氣裝備的業務整合,以及鹽湖股份與五礦集團攜手組建中國鹽湖集團,還有中航電測收購成飛集團,這一系列的併購重組事件都讓人目不暇接。
時間回到2003年國務院國資委成立時,共有196家中央企業。2006年,時任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提出,積極推進中央企業調整重組,形成80-100家主業突出、技術先進、結構合理、機制靈活、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歷經了20餘年的重組之路,截止2024年10月21日,中央企業有98家。
可以說,央企的重組、合併、組建、託管就是貫穿央企改革的一條主線!
央企合併背後的真相,你知道多少?是為了壟斷還是另有深意?
其實,央企合併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最佳化國有資本配置,增強企業競爭力,推動產業升級,以及更好地應對國際競爭和挑戰。縱觀歷史,央企整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規律如此;之前分開,是因為中國的造船技術不足,分開可以形成內部的競爭,促進技術發展;現在合併是因為技術發展成熟,加上船週期的到來,造船景氣指數持續升高;分開只會增加內耗;出現南車、北車在國外搶訂單殺價的現象。
比如,與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的聯合重組,整合了雙方在船舶製造領域的優勢資源。兩大集團在船舶設計、製造技術、市場份額等方面各有所長,重組後能夠打造出更具國際競爭力的船舶工業企業,提升我國船舶製造業在全球的地位。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重組為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也是化工領域的一次重大戰略調整。透過重組,能夠整合雙方的研發資源、生產能力和市場渠道,提高在國際化工市場上的話語權,推動我國化工產業向高階化、綠色化方向發展。再比如,中車集團透過對國外高鐵技術企業的併購,鞏固了自身在高階軌道交通裝備製造領域的地位。
具體來說,合併可以將資源從低效、過剩的領域轉移到高效、短缺的領域,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比如,中國普天資訊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整體併入,成為其全資子企業。這一舉措使得普天在電子資訊領域的技術和產業資源能夠與電子科技集團的優勢相結合。電子科技集團在電子資訊科技研發、軍事電子應用等方面具有強大的實力,普天的併入可以拓寬其民用電子資訊市場,同時普天也能借助集團的技術優勢提升自身產品的競爭力,實現雙方在電子資訊產業的融合發展。比如,國家管網成立後,透過對原三大石油公司8.9萬公里油氣管道的整合,促進了油氣管網基礎設施向全社會公平開放;中國鐵塔組建以後,新建基站共享率從14%提升至80%以上,節約土地5.5萬畝,減少投資1760億元。
同時,合併後的企業可以整合研發、市場和管理資源,加速技術創新,擴大市場份額,提升管理水平。比如,如組建中國電氣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整合了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所屬相關企業和中國西電集團有限公司的資源,提升了我國電氣裝備行業的整體實力。這對於我國在電力裝備製造領域的自主創新和產業升級具有重要意義。又如組建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礦產資源集團有限公司,是為了加強我國在稀土和礦產資源領域的掌控力和競爭力。稀土和礦產資源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透過組建專門的集團公司,可以更好地進行資源整合、開發和保護,確保國家資源安全和可持續利用。
此外,央企合併還能引入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技術手段,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推動產業的升級和發展。比如,2023 年國家管網集團持續推進油氣管網運營機制改革,透過市場化方式收購更多管道資產,實現了管網的統一規劃、統一建設和統一運營。合併後的國家管網集團建立了更加科學高效的管理體系和運營機制,提升了企業治理水平。在電力領域,2023 年,中國鹽業集團的改革整合進一步推進,並引入市場化機制,提升企業運營效率和管理水平。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合併重組可以形成更強大的合力,更好地應對國際競爭和挑戰。比如,2023 年中國中車憑藉南北車合併後的規模優勢和技術實力,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在多個國家成功中標軌道交通專案,其高鐵技術和產品得到國際市場的廣泛認可。2024 年中國交建透過整合內部資源,提升了在國際工程承包市場的競爭力,積極參與 “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為中國企業 “走出去” 樹立了榜樣。在比如,中國化工收購瑞士的先正達公司,透過這一跨國併購,不僅獲得了全球先進的農業技術和市場資源,也提高了在農業科技領域的國際話語權。這一成功案例反映出國有企業透過併購重組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而且,一些央企存在著體制機制僵化、經營效率低下、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合併重組有助於解決這些問題,提高企業的整體運營效率。這些措施不僅有助於提高國家經濟的整體競爭力,還能更好地服務於國家戰略和人民群眾的需求。比如,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對中國中鋼集團有限公司實施託管,中國林業集團有限公司由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實施託管。在託管期間,可以對被託管企業進行梳理和調整,包括財務狀況的清理、業務結構的最佳化等。透過託管,為後續可能的重組或整合做好準備,避免直接重組可能帶來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同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穩定被託管企業的經營狀況,保障員工利益。
央企合併意義重大,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國家在政策層面積極支援國有企業的併購重組。
高層對央國企寄予的厚望空前。如果說,以前央國企在國民經濟中主要充當“盾”,即穩住基本盤,穩住大後方,對國計民生有擔當。那麼,接下來,央國企的角色需要進一步演化成“劍”,披荊斬棘,尋找新的突破口,探索新的增長極。
2023年,國家發改委、國資委、財政部聯合釋出《關於促進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支援國有企業在新興產業領域的併購重組,並提出簡化審批流程、擴大融資渠道的措施。這不僅為國有企業併購重組提供了政策支撐,也增強了企業在資金上的可持續性。具體政策還包括稅收減免和專項貸款支援,以鼓勵國企進行跨行業整合。例如,鋼鐵、煤炭、電力等傳統行業,透過併購整合可以提升產業集中度,實現資源的最佳化配置。
央國企重組整合部署其實是安排公開的,比如以下相關論述:新一輪國企改革“強調功能使命性任務”的導向下,未來會勢必會不斷完善主責主業動態管理制度,引導國央企做強主業,堅決遏制部分國有企業盲目多元化、“鋪攤子”傾向。在推進國有經濟佈局最佳化和結構調整方面,總的考慮是,在更大範圍、更深層次、更廣領域統籌配置國有資本,有力推動“三個集中”,即向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向關係國計民生的公共服務、應急能力、公益性領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
今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提到要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要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
這是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用“內卷式”描述一些行業的競爭狀況,有著極強的現實針對性。
一段時間以來,部分行業以創新之名行惡性競爭之實,在一定程度上干擾了市場秩序,讓合理成本、合理利潤進入不合理狀態,客觀上成為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阻礙。
比如電信行業。今年8月,《人民郵電報》刊文稱,基礎電信企業苦“內卷式”惡性競爭久矣。為了爭奪新增使用者,不少基層企業出現惡性價格戰、策反使用者、詆譭競爭對手等行為,同時競爭手段不斷翻新,屢禁不止。
重磅結論一:央國企透過合併重組,重新整合央國企資源,提升核心功能(三向),而背後的目的,是為了在大變局時代國內集中力量做大事,不多說。
重磅結論二:加速出海。中國當下的機遇在出海,爭奪全球份額需要更加強大的統一企業,來與全球各國企業進行競爭,結束內耗,提升水平是必然之選,而這背後也是另一個層面的集中力量做大事,也不多說。
有調皮的網友說,現在中國神車,再有中國神船,現有中國神鹽,以後會不有西飛+沈飛+成飛的中國神飛?三桶油合併的中國神油?五大發電集團合併的中國神電?運營商合併的中國神通?農業央企合併的中國神農?銀行合併中國神行?那麼還有:中國神兵,中國神煤,中國神器,中國神氣,中國神能,中國神金,中國神汽,中國神電,中國神箭,中國神煙,中國神酒,最終形成中國神話!
還有中國神啥?
以 草 根 記 錄 通 信 時 代
作者@好5G :資深分析師|特約撰稿人|新媒體專欄作者|手機評測專家
環球通訊
通訊行業最具影響力自媒體
微信公號:china_3g(私人微信:zghao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