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節剛過,金價飆漲再次打破人們的預期。2月3日以來,現貨黃金價格均在2800美元/盎司以上,試圖探破3000美元大關。
與此同時,國內黃金首飾價格以一天上漲10元/克的速度,持續勸退消費者。
黃金價格大漲,藏在幕後的金礦公司業績迎來大爆發。赤峰黃金前不久釋出業績預告,預計2024年淨利潤17.3億~18億元,同比增長115.19%~123.90%,漲幅遠超“礦業巨頭”紫金礦業。
赤峰黃金的實控人,是一位80後女子,名叫李金陽,她是原實控人趙美光的遺孀。趙美光於2021年病逝,遺產全部交給了妻子李金陽。
目前,赤峰黃金的市值超300億元,網友評價,李金陽才真正算是坐在金礦上的女人。
01、發跡“天寶山”
赤峰黃金的創始人趙美光本身不是赤峰人,他於1962年生於吉林省吉林市,媒體最津津樂道的,是他在礦山廢墟中起家的故事。
那是在2004年,吉林延邊的天寶山礦務局因資源枯竭而破產,42歲的趙美光抓住機會,籌來1.7億元宣佈入主。這筆鉅款從何而來,外界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可以確定,趙美光提前把天寶山礦務局的實力摸得一清二楚。
天寶山礦務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緒年間,它曾是全國八大礦山之一,由於常年盛產白銀進貢給皇宮,故被慈禧太后賜名為“天寶山”。
撿到天寶山這個礦產珍寶後,趙美光在短時間內實現投產。他親自帶領工人不分晝夜地工作,用規定時間的一半完成了裝置安裝,最終不僅盤活了廢棄的礦山,還獲得過億的年產值回報。
有了這些資本積累和礦產開發經驗,趙美光又於2005年透過赤峰市國有破產企業“招拍掛”先後獲得了原赤峰市紅花溝金礦和敖漢旗撰山子金礦的產權,正式進軍更加誘人的黃金採、選、銷業務。這便是赤峰黃金的前身。
2012年,趙美光透過借殼重組一家經營困難、瀕臨退市的賣防彈運鈔車的公司,使得A股市場上有了赤峰黃金的身影。
自此,趙美光大跨步開啟礦山“買買買”模式,先後於2013年收購五龍礦業100%股權、2018年收購寮國永珍礦業90%股權、2019年收購瀚豐礦業100%股權。
其中,在業界引起轟動的,莫過於收購寮國地區礦廠一事,那裡的塞班(Sepon)金銅礦廠,擁有銅和金兩條生產線,原本是當地的搖錢樹,在十多年時間內為寮國貢獻超14億美元的直接收入,收購前的2017年收入規模達3.9億美元,超過了赤峰黃金國內資產的收入。
▲圖源/塞班官網
為了拿下這塊肥肉,趙美光不惜掏出超10億元資金。而正當投資者為赤峰黃金的美好前景萬般憧憬之際,2021年12月,赤峰黃金突發公告稱實控人趙美光因病逝世,終年59歲。
當年業績顯示,在趙美光的掌舵下,赤峰黃金已逐漸成長為一家年收入38億元,市值超200億元的礦業巨頭。趙美光更是以105億元身家,位列2020胡潤百富榜第560位。
根據遺囑,趙美光個人名下所有遺產,由其配偶李金陽一人繼承,具體到赤峰黃金這家公司的財產上,李金陽直接及透過全資子公司間接合計持有14.54%股份,為單一最大股東。
李金陽是一位比趙美光整整小了21歲的80後,同樣出生于吉林。此前,她在公司內外並沒有認知度,這也導致有投資者擔心,今後的赤峰黃金將何去何從。
然而,趙美光似乎對一切早有預料,他在去世前的2019年底就召開董事會選舉職業經理人王建華為董事長,次年又將自己持有的股份轉讓給了王建華,使其以5.9%的持股比例位居第二大股東。
之所以這樣做,趙美光顯然是對王建華的忠誠度和才能抱有十足的把握。履歷顯示,王建華出生於1956年,比趙美光大6歲,曾歷任山東黃金董事長、紫金礦業集團總裁、雲南白藥董事長。
至於李金陽本身,也未上演任何奪權戲碼,她直接向公司董事會致函,稱自己雖變為公司實控人,但不會在公司任職,並將全力配合董事長王建華為核心的管理團隊的各項工作,服從赤峰黃金戰略發展規劃,為上市公司發展保駕護航。
赤峰黃金希望由此向外界傳達出一個訊號——趙美光逝世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造成影響。
02、瞄準海外礦產
王建華的戰略打法,在之前任職山東黃金時,就表現得十分明顯。他曾帶領山東黃金在10年時間內籌劃了11項黃金資產收購計劃,以至於山東黃金被媒體冠以“A股最激進的黃金公司”。
接手赤峰黃金後的王建華,延續之前的做事風格,不遺餘力聚焦黃金主業,他曾喊話,赤峰黃金“市值500億之前只做黃金!”
為此,他把所有與黃金無關的資產一一出清,包括在北京產權市場掛出冶煉廠並以25億元賣掉,以及位於內蒙古的辦公樓,即便賬面虧損也堅決賣出。
賣完資產後,他於趙美光過世第二年,以高溢價收購國際黃金勘探生產企業金星資源62%股權,後者的核心資產是位於西非迦納的瓦薩(Wassa)露天金礦。
▲圖源/金星資源官網
該金礦是迦納最大黃金成礦帶上的一座大型、年輕的黃金在產礦。赤峰黃金相關負責人表示,瓦薩金礦產量和資源規模大,選冶綜合回收率高,運營成本低,且正處於良好的生命週期,現金流良好。這是繼開拓寮國塞班金銅礦廠後,赤峰黃金國際化佈局的又一個重要落子。
無論是趙美光主導收購的寮國塞班金銅礦,還是王建華主事後收購的迦納瓦薩金礦,在挖礦技術和礦產資源方面,都十分給力。寮國的塞班金銅礦自2003年開始執行生產黃金,迦納的瓦薩礦山於2005年開始露天生產黃金,赤峰黃金收購它們後,還在不停根據各礦山的實際情況,針對性地實現降本增效。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赤峰黃金的黃金全維持成本(全維持成本指主營業務成本和期間費用中的付現成本加上維持性資本支出)遠低於全球平均水平。截至2023年底,該數字為1179.1美元/盎司,而同期的全球平均水平約為1348.5美元/盎司。
成本低了,2023年公司黃金業務毛利率由2022年的27.64%上升8.05個百分點至35.69%,最佳化顯著。
目前,赤峰黃金已在全球擁有及經營6座金礦,包括中國的吉隆金礦-撰山子金礦、五龍礦業-五龍金礦、華泰礦業-紅花溝金礦、錦泰礦業-溪燈坪金礦,寮國的永珍礦業-塞班金銅礦,迦納的金星瓦薩-瓦薩金礦,以及在中國吉林省運營的瀚豐多金屬礦,其主要產品包括鋅精粉、鉛精粉、銅精粉和鉬精粉。
透過一筆筆收購,赤峰黃金成為中國上市黃金生產商中海外市場佔比最可觀的企業之一。2023年,境外資產佔公司總資產的比例為74.43%。
03、成為中國最大民營黃金生產商
赤峰黃金不僅從海外挖金礦,還把挖出來的金礦轉手就近賣給海外客戶。
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其前四大黃金客戶分別位於澳大利亞、南非、中國、迦納。這些客戶均為大型貴金屬精煉商,它們將黃金原料在中游完成冶煉後,再傳遞到下一級,去滿足下游黃金飾品需求、工業用金需求、金幣金條需求、國家貨幣儲備金需求等。
眾所周知,近幾年是全球的黃金爆發期,下游客戶需求量大,傳導到赤峰黃金的結果就是營收水漲船高。
2021年至2023年,赤峰黃金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7.83億元、62.67億元、72.21億元,淨利潤分別為6.13億元、4.94億元、8.72億元。其中,來自黃金開採的收入為29.69億元、53.05億元、63.22億元,佔收入的比例逐漸升高,接近90%。
而對於2024年業績大幅度預增的主要原因,赤峰黃金也提到,主要系2024年度黃金產銷量、銷售價格上漲以及公司持續採取降本控費措施,生產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所致。
另外,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就黃金資源量而言,赤峰黃金在中國的黃金生產商中排名第五,截至2024年3月31日,擁有的黃金資源量為1460萬盎司。
且從2021年到2023年,赤峰黃金的黃金產量在中國五大上市黃金生產商中增長最快:黃金產量實現了33.1%的複合年增長率,遠超國內上市黃金生產商16.4%的平均增長率,並且其2023年的黃金產量為46.15萬盎司,較2021年的26.03萬盎司大幅提升。
按赤峰黃金的說法,公司已躋身中國最大的民營黃金生產商。
目前黃金價格已經來到歷史高位,而未來的黃金市場走勢也將直接影響赤峰黃金的業績。那麼,未來黃金價格將會如何走?
需求上,世界黃金協會2月5日釋出的資料顯示,全球範圍內,2024年黃金總需求量達4974噸,重新整理2023年紀錄。其中,科技行業2024年黃金總需求量達326噸,同比增長7%,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電子產品製造對黃金用量的持續提升。
價格上,不少分析認為,金價或仍處牛市通道,2025年有望突破3000美元/盎司。
大好形勢下,赤峰黃金仍在繼續挖金、囤金。
公司表示,預計到2025年,將塞班金銅稀土礦的年地下開採產能由目前的536000噸增至806000噸;預計2028年將瓦薩金礦建設成為年選礦產能330萬噸、年產量35.3萬盎司的大型黃金礦山。
境內也是一樣,吉隆礦業此前的產能是礦石處理量12萬噸/年,2024年7月擴建專案順利實施,計劃2025年底前將採礦產能提升至30萬噸。
赤峰黃金一邊鞏固核心黃金業務,一邊透過在寮國的稀土資源勘探開發創造了新的增長點。
2021年初,公司在塞班金銅稀土礦礦區勘探過程中發現若干異常稀土元素。隨後,子公司赤金廈鎢以總價近20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寮國稀土礦90%權益。目前,赤金廈鎢已開始產出少量稀土礦半成品。有研報認為,隨著稀土礦價格企穩抬升,有望增厚公司業績。
雖然海外礦產資源能夠增厚公司業績,但海外礦山畢竟地處國外,風險性一直存在。比如採礦依賴於周邊地區的適當並充足的基礎設施,勘探許可證目前所涵蓋區域的未來開採及開發須待當地政府進一步批准後方可進行,其他風險也可能導致業務運營中斷或財產損失等。
除了開採業務外,赤峰黃金還在合肥經營著一家名為廣源科技的子公司,從事資源綜合回收業務,把廢棄電器電子產品進行資源回收。2018年至2023年,廣源科技營業收入從1.45億元增長到3.99億元,複合增長率122%。2023年,資源綜合回收利用業務營收佔赤峰黃金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達到5.52%。
業務不斷進擊之際,赤峰黃金如今在資本市場上正推進赴港上市。2024年6月份,赤峰黃金首次披露了赴港上市計劃。到了12月份,赴港上市已獲得中國證監會備案。據招股書,擬港股上市募集的資金,將主要用於擴大境內外業務(包括但不限於擴建增產及勘探增儲等)、收購併購及補充流動資金等用途。
不難看出,在黃金價格逼近3000美元之際,赤峰黃金或許又在準備“買買買”了。
作者 |陳大壯
編輯 |朗明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