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公募基金解讀《行動方案》:引領指數化投資專業化、規範化發展,壯大中長期投資力量
中國基金報公募報道組
中國證監會近日印發《促進資本市場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從持續豐富指數基金產品體系,加快最佳化指數化投資發展生態,加強監管、防範風險等方面提出相關措施。《行動方案》是落實《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的舉措之一。
該《行動方案》在推動指數與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中長期資金入市等方面有何指導意義?
持續豐富指數基金產品體系,對資本市場穩健執行、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有何積極作用?在被動投資大發展的背景下,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該如何雙輪驅動、更好地協調發展?
對此,中國基金報記者採訪了易方達基金指數研究部總經理龐亞平,博時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總經理兼投資總監趙雲陽,華安基金首席指數投資官、總經理助理、指數與量化投資部高階總監許之彥,國泰基金總經理助理、量化投資部總監梁杏,匯添富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副總監過蓓蓓,華泰柏瑞指數投資部副總監譚弘翔,富國基金量化基金經理蘇華清,鵬華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總經理蘇俊傑,海富通基金指數專家成鈞等多位公募人士,共同解讀資本市場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之路。
易方達基金龐亞平: 《行動方案》助力構建資本市場“長錢長投”生態,壯大理性成熟的中長期投資力量。
華安基金許之彥: 中長期來看,《行動方案》將引領指數化投資更為專業化、規範化發展,為中長期資金入市提供更加便利的渠道,為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有力的支撐。
博時基金趙雲陽: 《行動方案》提出的生態最佳化舉措將帶來系統性變革。
國泰基金梁杏: 除了降費之外,基金公司更應考慮加強投資者陪伴,提升投資者體驗,為投資者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和多元化的產品。
匯添富基金過蓓蓓: 完善指數化投資生態,不僅僅有利於國內投資人,對於吸引外資、擴大雙向開放同樣有利,有助於提高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華泰柏瑞基金譚弘翔: 《行動方案》提出了一系列促進指數化投資發展的有效舉措,讓中長期資金在指數基金市場中真正“願意來,留得住”。
富國基金蘇華清: “以投資者為本”的服務理念,不僅是ETF產品,也是所有基金產品發展的基石。
鵬華基金蘇俊傑: 豐富指數基金產品體系有望從多個維度推動資本市場穩健執行和中長期資金入市。
海富通基金成鈞:對於公募基金管理人來說,主動投資注重Alpha研究、被動投資注重Beta研究,雙輪驅動有助於拓展研究維度,更加全面地提升投研水平。
《行動方案》為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
制定了明確的目標和具體舉措
中國基金報:《行動方案》在推動指數與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中長期資金入市等方面有何指導意義?
龐亞平:作為連線資本市場投融資兩端的重要工具,指數化投資在吸引中長期資金入市、穩定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行動方案》從豐富指數產品體系,最佳化指數化投資生態,加強監管、防範風險三方面提出12條具體措施,致力於推動指數與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助力構建資本市場“長錢長投”生態,壯大理性成熟的中長期投資力量。
許之彥:中長期來看,《行動方案》將引領指數化投資更為專業化、規範化發展,為中長期資金入市提供更加便利的渠道,為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資產配置提供多元化的產品選擇,為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有力的支撐。
梁杏:《行動方案》為推動指數與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制定了明確的目標和具體的舉措,為資管機構的後續工作提供了可操作、可落地的行動指南。《行動方案》的推動落地,有望最佳化市場生態,加快推進指數化投資發展,提高資本市場的活躍度,資本市場的價值發現和資源配置功能將進一步發揮。引入長錢活水,有效提高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
過蓓蓓:《行動方案》將推進基金公司持續加強優質指數產品供給,不斷豐富指數產品體系,積極參與產品創新和指數化投資生態建設。透過這些措施,有助於提升指數化投資的整體質量和效率,促進資本市場更加健康、穩定地發展。
趙雲陽:《行動方案》的核心目標是提升指數化投資的規模和比例,強化指數基金的資產配置功能和投資者回報,進而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壯大中長期投資力量。在推動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方面,《行動方案》透過持續豐富指數基金產品體系、加快最佳化指數化投資發展生態、加強監管、防範風險等方面的建設,有望最佳化指數化投資的生態。
譚弘翔:《行動方案》提出了一系列促進指數化投資發展的有效舉措,透過豐富指數基金產品體系,擴充指數投資工具箱,提高指數基金市場能級,使其能夠滿足更加廣泛的投資需求,拓展投資者範圍邊界,挖掘單個投資者指數化配置比例提升潛能;透過最佳化指數化投資發展生態,打通指數基金市場成長壯大的堵點、卡點,全面提升基金管理人服務市場效率,降低指數投資成本,改善投資者持有及交易體驗,增強投資者黏性和穩定性,讓中長期資金在指數基金市場中真正“願意來,留得住”。
持續豐富指數基金產品體系
積極助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
中國基金報:《行動方案》提出,要持續豐富指數基金產品體系,涉及四個方面。持續豐富指數基金產品體系,對資本市場穩健執行、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有何積極作用?
蘇華清:豐富指數基金產品體系,在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方面具有重要積極作用,具體影響可能有三點:一是提供更多、更優、更全的指數化投資工具。首先應以完整的ETF方陣角度出發,豐富工具體系,解決中長期資金投資ETF面臨工具不足的障礙。二是引導發展更具長期配置價值的指數型產品。三是豐富各類指數的風險管理工具。在指數衍生品方面,此次明確提及豐富ETF期權、股指期貨、股指期權,為各類資金提供風險管理工具,促進整個指數化投資生態共同發展。
許之彥:指數化投資憑藉風險分散、費率低廉、工具屬性強等特點,天然與中長期資金需求高度契合。
《行動方案》中關於持續豐富指數基金產品體系的構建,將為長線資金提供更為多元化的選擇以及組合構建,將為以機構為代表的中長線資金構建多資產組合配置和管理提供完備的產品選擇,而指數產品創新的穩步推進,尤其是ETF衍生品供給,將為指數化投資提供更多風險管理工具,進一步吸引中長期資金入市。
過蓓蓓:持續豐富指數基金產品體系,能夠提供更多的投資選擇和風險分散工具,既能夠滿足不同風險偏好和投資目標的投資人的需求,促進市場的多元化發展;也有助於最佳化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增強市場的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
A股市場一直存在優質的投資機會,未來還可以在紅利、低波、價值、成長等策略指數上做更多的最佳化,以規則化、清晰化的多因子策略指數產品,更好地滿足中長期資金的投資需求。同時,圍繞國家戰略的特色主題指數產品,能夠吸引資金加大對資本市場的投資力度,成為中長期的有生力量。
趙雲陽:《行動方案》對資本市場穩健執行、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積極作用體現在:一是全面做優做強核心寬基股票ETF,提升市場穩健性,為中長期資金入市提供了更好的市場環境、更大的產品容量。二是全方位增加各類指數產品供給,為中長期資金提供配置標的,也有利於中長期資金選擇各種投資策略。
蘇俊傑:豐富指數基金產品體系有望從多個維度推動資本市場穩健執行和中長期資金入市,並強化兩者之間的正向促進作用。首先,市場的資產配置功能將更加突出。其次,能夠滿足中長期資金和各類投資者的多樣化需求。
債券ETF有望成為“固收+”策略核心配置
中國基金報:《行動方案》強調,穩步拓展債券ETF,包括支援推出更多優質利率債ETF,穩妥推出基準做市信用債ETF,研究將信用債ETF納入債券通用回購質押庫等。貴公司未來在債券ETF產品供給方面有哪些計劃?如何看待我國債券ETF的市場需求和發展空間?
許之彥:公司將針對不同久期的利率債ETF、信用債ETF等進行研究佈局。從市場需求和發展空間來看,債券在我國的市場規模較大,是投資者進行資產配置必不可少的大類資產之一,債券ETF和股票ETF等其他各類資產的組合能夠滿足不同型別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的投資需求。
從全球來看,債券ETF的規模僅次於股票ETF的規模,在ETF規模佔比超過15%。我國債券ETF發展時間較短,雖然最近幾年隨著國開債ETF等產品上市,規模有所提升,規模超過了2000億元,但僅佔ETF總規模的5%,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趙雲陽:我國債券ETF規模僅佔債券市場總規模的0.5%(美國該資料超10%),隨著銀行理財淨值化轉型,催生對低波動、透明化工具的需求,債券ETF可替代部分非標資產,成為“固收+”策略的核心配置,因此未來市場對債券ETF的需求強勁,債券ETF發展空間廣闊。
成鈞:我們將持續發揮公司在債券ETF產品研發、投資和銷售能力方面的優勢,穩步推出債券ETF新產品。在我國的基金產品中,與股票指數產品相比,債券投資的指數化產品佔比較低。隨著交易機制的進一步完善和基金管理人在流動性上投入的持續加大,相信債券ETF的市場認可度也會不斷提升。
蘇華清:在債券ETF後續佈局上,一是繼續佈局不同期限的利率債ETF,滿足投資者不同風險偏好和投資期限的需求;二是積極研發信用債ETF,補齊當前國內信用債ETF不足的短板;三是根據國內債券ETF市場發展情況,推動不同主題、策略的債券ETF產品,例如科創債ETF、Smart beta和主動債券ETF等品類。
我國債券ETF仍處於起步階段,未來在《行動方案》的支援下,隨著債券ETF品種逐漸豐富、投資者對債券ETF品種的認知度提升,這一市場體量還有比較大的成長空間,仍會保持較快的發展勢頭。
指數化投資發展迎來新契機
多舉措賦能市場生態升級
中國基金報:《行動方案》提到,加快最佳化指數化投資發展生態。最佳化ETF註冊發行安排,全面完善ETF運作機制、切實提高指數編制質量,穩步推進指數化投資雙向開放。這些舉措對構建指數化投資發展生態將帶來哪些影響?
龐亞平:從市場生態來看,《行動方案》提出最佳化ETF註冊發行及運作機制、提高指數編制質量、降低指數基金投資成本、推進指數化投資雙向開放、提升投資者服務水平等,有助於進一步發揮指數基金的特點優勢,為中長期資金入市提供更加便利的工具和渠道。
許之彥:最佳化ETF發行註冊安排,有利於基金管理人快速推出產品,滿足投資者需求;支援ETF差異化發展,能減少同質化競爭;提高指數編制質量,能增強ETF投資價值;指數化投資雙向開放可吸引國際投資者,提升市場國際化水平。這些舉措將提升指數化投資生態質量與效率,推動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
蘇華清:這些舉措或將極大提高指數化投資便利度,有望解決當前ETF投資面臨的諸多痛點。例如:全實物申贖模式改造,其推出後將大幅降低做市商等參與ETF申贖時存在的投資者資金佔用問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完善指數編制方法,提高投資工具的質量。
趙雲陽:《行動方案》提出的生態最佳化舉措將帶來系統性變革。一是註冊發行效率提升。簡化審批流程(如對成熟產品實行快速通道),推動“指數基金產品供給端”與“投資者需求端”高效匹配。二是運作機制完善。例如引入“實物申贖”機制降低跟蹤誤差。三是提升指數產品的生命力。例如鼓勵編制特色指數、提升A股指數的國際影響力、降低指數基金的投資成本等措施,有助於系統性增強指數產品的生命力,最佳化行業生態。
過蓓蓓:完善指數化投資生態,不僅僅有利於國內投資人,對於吸引外資、擴大雙向開放同樣有利,有助於提高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成鈞:指數化投資將迎來一輪新的發展機遇。具體來說,最佳化ETF註冊發行安排有助於提升市場透明度、引導有序競爭、促進資源合理配置;全面完善ETF運作機制有助於提升產品運作效率、降低運作成本;穩步推進指數化投資雙向開放有助於加強國際金融領域的交流合作,提升中國資產的國際影響力。
“以投資者為本”是行業發展基石
中國基金報:《行動方案》明確,要降低指數基金投資成本,不斷提升投資者服務水平。貴公司如何理解“以投資者為本”的服務理念?未來,基金公司將如何透過指數基金服務中小投資者和中長期資金?在提升投資者服務水平方面,行業還將採取哪些措施?
蘇華清:我們非常認同“以投資者為本”的服務理念,這不光是ETF產品,也是所有基金產品發展的基石。在指數基金服務方面,我們構建了立體化的服務體系,具體包括:研究優質指數,佈局具有長期價值的產品,構建完整的ETF投資工具圖譜;堅持做好產品持續運營,打磨好產品設計機制;基於量化投資優勢,研究以指數為投資標的的Beta策略,提供投資輔助決策方案。
許之彥:在降低投資者成本方面,華安基金的主要寬基ETF以及行業ETF均採用了0.15%的管理費模式,透過降費,顯著地降低了投資者的持有成本,有利於培育長期投資的理念。“以投資者為本”就是要透過基金公司的服務來幫助投資者理解市場和相關產品,做好投資者服務工作,致力於提升投資者的獲得感。在投資者服務方面,我們開展了廣泛的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投資者教育工作。
譚弘翔:“投資者為本”可以理解為在充分了解投資者需求的基礎上,透過產品、產品組合、投資策略、資產配置方案等不同方式對接其多元化需求。在具體實踐中,可以大致分為三個層次:一是被動匹配投資者的客觀交易和配置需求。二是主動引導投資者選擇契合當前市場環境的產品。三是為投資者提供全方位的定製化資產配置方案。
梁杏:公募行業費率結構調整或有助於降低持有人的長期投資成本,讓利投資者。除了降費之外,基金公司更應考慮提高投資者陪伴,提升投資者體驗,為投資者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和多元化的產品。提升投資者服務和投資者陪伴的著力點、落腳點,最終落到四個字——真實需求。未來,我們將進一步結合團隊的量化策略能力,根據客戶的需求,不斷推出不同的基於ETF的策略,比如對沖策略、擇時策略、行業輪動策略、核心衛星策略、資產配置策略等。
龐亞平:易方達基金旗下低費率產品數量居全市場之首。公司積極培育指數化投資理念,提升服務投資者質效。公司推動ETF簡稱標準化、提升產品辨識度,便利投資者開展指數投資。為更好貫徹落實《行動方案》,一方面,公司將持續提升投研能力,加強指數基金前瞻佈局。另一方面,公司將堅持以投資者為本,持續提升服務中長期資金能力。
成鈞:在ETF客戶服務上,專業性與陪伴性都不可或缺。在專業性方面,我們致力於透過專業的投研服務為客戶提供投資決策依據。從陪伴性角度來看,我們著力透過陪伴式服務與客戶保持良好互動,為客戶提供情緒價值。
主被動投資相輔相成
可透過產品創新等推動兩者協同發展
中國基金報:《行動方案》強調,加快構建公募基金行業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協同發展、互促共進的新發展格局。在被動投資大發展的背景下,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該如何雙輪驅動、更好地協調發展?
過蓓蓓:主動投資和被動投資是發展權益投資的“兩條腿”,兩者相輔相成。一方面,主動投資透過投研能力,為投資者創造超越市場平均水平的超額收益;被動投資則為投資者提供簡單高效、風險分散的投資方式,幫助投資者以較低成本獲取市場平均收益。另一方面,主動投資能夠為被動投資提供更精準、更多元的指數編制思路;同時,被動投資的資金流動為主動投資創造更具流動性的市場環境。
成鈞:對於投資者來說,主動基金和被動基金在投資策略上相互補充,在市場出現結構性機會時主動投資可以透過精選個股和把握時機來爭取超額收益;而被動投資則能提供相對穩定的市場平均收益,為投資組合提供基本的收益並分散個股風險。對於公募基金管理人來說,主動投資注重Alpha研究、被動投資注重Beta研究,雙輪驅動有助於拓展研究維度,豐富研究方法,培養多元化的投研人才,提升風險管理能力,更加全面地提升投研水平。
許之彥:當前,國內指數化投資發展較快,但從全球市場發展來看,主動投資和被動投資並行不悖。在未來的發展中,主動投資和被動投資要明確各自的定位和優勢,主動投資承擔的更多是價值發現的功能,透過基金經理的選股和擇時能力來創造超額收益(Alpha)。被動投資則是透過低成本、透明化的方式跟蹤市場指數,獲取市場指數的收益(Beta)。
譚弘翔:可以從三個方面看待主動投資和被動投資的關係。第一,主動投資和被動投資本身就有一種內生、動態平衡的“蹺蹺板”效應。第二,主動投資和被動投資所服務的投資者群體並不相同,或可以互為補充,差異化競爭。第三,主動投資和被動投資可以互相借鑑,實現各自的“產業升級”。
蘇華清:被動投資致力於為投資者提供基於某個特徵的平均收益、實現“所見即所得”,便於投資者作出投資決策。主動投資是透過研究和投資能力,來挖掘更有潛力的公司、力爭實現正Alpha,它更取決於基金經理的“選股能力”和“定價能力”。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應相互補充、相互促進,來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趙雲陽:被動投資與主動投資的“互補共生”是成熟市場的標誌。我們可以透過產品創新來推動主被動投資協同發展:例如發展“Smart Beta+主動增強”產品,在指數編制中融入主動策略(如多因子選股),推出“量化增強ETF”。
校對:喬伊
製作:艦長
稽核:木魚
版權宣告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授權轉載合作聯絡人:於先生(電話: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