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許多人會把“他人即地獄”掛在嘴邊,用來表達對人心險惡的警惕,事實上這是對這句話的誤解。“他人即地獄”是薩特的一句名言,出自他的一個劇本《禁閉》。
“他人即地獄”可以簡化地理解為放棄自我的主體性,為他人而生活,它的重點在於自我而非他人。作為存在主義哲學的一部分,“他人即地獄”和每個人的生活切身相關。
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劇照
人大哲學系劉瑋教授的新作《我們共同的存在主義哲學課》,以他與得到合作的“存在主義哲學20講”課程講稿為底本,其中收錄的課程精選留言,也為我們呈現了那些“假裝在生活”的細節以及他們克服自欺的努力。
關注他人即地獄,其實這種現象很常見。我身邊就有很多人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生怕自己一點點失誤就得不到他人的認可。這樣活太累了。所以我認為,不是不能在乎別人看自己的印象,但要有個度。沒有這個度,就成他人即地獄了。
我覺得想破除自欺可能要先不設定目標生活,先經歷自欺過程,然後達到一定程度開始思考,反思自欺,給自己設定目標,最後才是超越自欺,對自欺反思,這個階段再不抱有強預期地做事情,才能達到真的自由和真正的自我。所以我覺得自欺雖然常見但不那麼貶義,人生的每段時間經歷都有它獨特意義。
自欺,不是腦子裡浮現的自欺欺人的那種“騙”,而是一種“認”。我爹媽生我下來就這樣,我從小到大的生活環境就這樣,我認了,悲觀點就是命中註定,樂觀點就是隨遇而安。更是一種“演”,我只有這麼養娃才像個爹媽的樣子,我只有這麼學習才像個孩子的樣子,我只有這麼工作才像個職場人的樣子,我演著,悲觀點就是日子不過是場戲,開戲了,不得不演,樂觀點就是日子就是一場戲,開戲了,激情演出。
01
從理解薩特開始:
“噁心”的存在體驗
要理解“他人即地獄”,首先要從讓-保羅·薩特本人說起。他把對於現象學的理解和自己的生存體驗完美地融合到第一部長篇小說《噁心》之中。
《噁心》這個標題聽起來就非常刺激。不過薩特一開始構思的標題更像哲學專著,叫《論偶然性》,他後來還想過《憂鬱》和《關於心靈孤獨的論文》。
最後,是他的出版商想到了《噁心》這個響亮的名字。“噁心”也成了薩特第一個為人所知的哲學和文學標籤。
《噁心》(Nausea)
《噁心》以主人公羅岡丹的日記形式講述,幾乎沒有什麼情節,不過是他每天平凡生活的記錄,讀了什麼書,見到了什麼人,做了什麼事。
羅岡丹在世界各地遊歷多年,覺得生活沒什麼意義,於是來到叫布維爾的海濱小城,準備研究18世紀的冒險家羅爾邦侯爵傳奇的一生,想透過研究別人的精彩生活,為自己的生活尋找意義。
但是有一天,他在海邊拿起一塊石頭,卻產生了想要嘔吐的那種“噁心”。這種情緒最開始只是偶然閃過,但是逐漸瀰漫到生活的各個方面,不管是待在家裡、圖書館還是咖啡廳,不管是走在街上、看書還是思考,噁心的感覺都如影隨形。
表面看來,噁心來自生活缺乏意義。在實際的生活中,人們只是進進出出,日子一天接一天,平淡無奇,不過是一種沒有止境的、單調乏味的加碼。
有一天,羅岡丹在公園裡坐著,看著對面一棵栗子樹的樹根,那些黑黢黢的、醜陋的、相互纏繞的樹根讓他突然明白了“噁心”更深的根源:讓他感到噁心的就是“存在本身”。這些醜陋的、屹立在自己之外的東西,就是充滿偶然性甚至荒謬性的存在本身。自己之外的世界是一個危險、變幻莫測、無法預料的地方。
世界上充滿了偶然性,一張彩票、一場事故、一次偶遇,都是偶然的。但是薩特說的這種偶然性比我們通常說的要深刻得多,這種偶然性植根在人類意識的基本結構
認識到自己噁心的根源後,羅岡丹也認識到,他之前執著的那個想要獲得意義的“自我”其實是完全空洞的,他感到自己變得蒼白,逐漸消失……
在後來的回顧中,薩特說“我就是羅岡丹”。這種與無意義的偶然性相伴的感覺,是薩特從小就敏銳地感覺到的,比如父親的缺席、與繼父關係的緊張、在學校裡被人欺負等等。他自己經歷過的孤獨、焦慮、無意義,都轉化到了羅岡丹那種噁心的感受中。
薩特生於法國巴黎的富裕階層家庭。一歲時便失去了父親,四歲時由於疾病導致一隻眼睛“斜眼”。
薩特甚至說,噁心是一個人面對存在時必然產生的感覺,一個人如果沒有這種感覺,就是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這也是薩特整個存在主義哲學的出發點:人的生存處境是充滿偶然性的、沒有意義的。
不過薩特在小說最後,還是給讀者留下了一個稍微光明的結尾。當羅岡丹在咖啡館聽他最喜歡的一首爵士歌曲時,那種噁心感覺就會暫時消失。每個音符好像都是必然的,沒有任何一個可以被替代。羅岡丹感到藝術似乎可以對抗生命中的偶然性,於是決定離開布維爾,去巴黎追求藝術……
這個結尾也是薩特自己的寫照,面對噁心的存在體驗,薩特也走上了一條用文學和哲學創作對抗偶然性的道路。
《噁心》裡有非常耐人尋味的一段話。羅岡丹說:
“事件朝著某個方向產生,而我們從反方向來講述……敘述是逆向進行的,瞬間不再是隨意地相互堆砌,而是被故事結尾啄住,每個瞬間又引來了前一個瞬間。”
我們平時的生活和工作,其實是陷入各種充滿偶然性的細節中的,那些細節是缺乏意義的;只有當你把事情做完了,把它當作故事講出來的時候,那些經過篩選的細節才有了嚴絲合縫的意義。
02
存在主義的第一原理:
“人的存在先於本質”
1938年出版的《噁心》讓薩特成了令人矚目的文學新星。不過薩特還沒來得及享受“名人”帶來的各種好處,二戰就爆發了,薩特被徵召入伍,立刻成了“眾人”中的一個。
因為一隻眼睛從小失明,薩特沒有被派上前線,而是被安排在法國和德國邊境的一個氣象站工作。不過好景不長,薩特在氣象站一槍未發就當了俘虜,更悲催的是,被俘的那天,正好是他的三十五歲生日。
薩特在戰俘營裡被關了九個多月。在這段時間裡薩特開始構思一部可以和海德格爾比肩的哲學著作。薩特又一次得益於眼睛不好,拿到了就醫通行證,一離開戰俘營,他就直接逃回了巴黎。
有了之前在氣象站和戰俘營的閱讀和思考,薩特奮筆疾書,只花了不到一年時間就完成了將近700頁的大作《存在與虛無》,這也成了他一生最著名的作品。
《存在與虛無》是在向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致敬,同時也是對海德格爾發出挑戰。海德格爾要從時間性出發去理解存在;而薩特認為,想要理解存在,就要先理解虛無。
我們常說“說有易,說無難”。“虛無”就是什麼都沒有,這怎麼討論呢?在《存在與虛無》裡,薩特把所有的存在區分成了兩大類,一類叫作“自在的存在”,指意識之外的物件;另一類叫作“自為的存在”,指有意識的人。這種自為的存在從根本上講就是虛無。
理解了人的虛無本質,我們也就明白了薩特的一句名言“人的存在先於本質”,他把這句話稱為“存在主義的第一原理”。
在薩特看來,只有自在的存在,才是“本質先於存在”,一棵樹、一張桌子,在它們存在之前,本質就已經確定了,一棵柳樹苗就會長成柳樹,一張桌子就是供人寫字、吃飯的傢俱。
但是對於人這種“自為的存在”來講,就完全不同了。因為人從根本上講就是虛無,而虛無就是沒有任何本質。一個嬰兒在出生時得以存在,但是他這個存在是沒有本質的,我們不能說他是好是壞,是工程師還是公務員,甚至不能說他是不是理性的。
因為在擁有存在時,他沒有任何確定性,他的一生充滿了開放性,有無窮多的可能性,只有透過他日後有意識的選擇,才能獲得某種穩定的性質,擁有某種類似“本質”的東西。
1964年,當薩特得知自己被諾貝爾獎評委會提名,並有可能獲得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時,當即致信評委會,表示將拒絕該獎項。但評委會還是將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給他,其理由是:為了他那富於觀念、自由精神與對真理之探求的著作。圖為薩特拒絕諾貝爾獎的宣告。
03
虛無與自欺:
“他人即地獄”的真諦
認識到人的生存中這種根本性的虛無,會帶來什麼結果呢?一種反應,就是在“沉淪”中尋求自我安慰,這就是薩特說的“自欺”。
“自欺”有兩種不同的形式。一種是把自己的過去當作帶有決定性的,讓現在和未來成為這個過去必然的延伸,好像自己的本質已經被決定了一樣。
這樣,一個人就不需要在面對不確定的選擇時那麼惶恐不安,我可以安慰自己說,是我的出身、教育、職業決定了我一定會成為什麼樣人,一定會做什麼樣的事。在這樣說的時候,我們就把本質放到了存在之前。
自欺的第二種型別是“為他人存在”,也就是為了他人生活,按照他人的要求生活,成為他人希望我成為的樣子。我們經常看到,有些父母犧牲了自己的全部生活,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用來服務孩子;也有些孩子的一切選擇都由父母做出,努力活成父母想要他們活成的樣子。這些都是薩特說的“為他人存在”。
從這第二種“為他人存在”的自欺出發,我們就可以理解薩特的另一句名言“他人即地獄”。這是薩特在1944年創作的戲劇《禁閉》中最著名的一句臺詞。
《禁閉》(1954)海報
《禁閉》的場景是地獄,不過這裡沒有各種各樣令人恐怖的懲罰,反倒是一副旅館的樣子,有很多房間。
在這部戲裡,三個人先後被帶到一個房間,房間裡沒有出口、沒有鏡子、沒有窗戶,三個人只能在彼此的眼睛和言語中尋找自己的形象。其中一個人叫加爾森,他是個和平主義者,拒絕上戰場,結果因為當逃兵被槍斃了。
下了地獄之後,他總是想著別人在指責他是懦夫,受盡了精神上的折磨。他感到莫大不公,只是因為這一件事,他的一生就被所有人定了性。然而,因為他已經死了,也就沒有機會再去改變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了。他感到絕望,發出了這樣的呼喊:
“你們的印象中,地獄裡該有硫黃,有熊熊的火堆,有用來烙人的鐵條……啊!真是天大的笑話!用不著鐵條,他人就是地獄。”
加爾森絕望的呼喊,讓我們看到,如果太依賴他人的判斷生活,我們就像生活在地獄裡。從這個角度看,有多少人雖然活著,卻好像已經下了地獄呢?同時,我們也看到,對於一個還活著的人來說,活成自己真正想要的樣子有多麼重要。
我們這些活著的人,總還有機會,活出自己的人生和希望實現的本質。如果不做出努力,我們就是自願生活在地獄之中了。
《存在與虛無》中關於自欺有這樣一句話:“自欺是為了逃避人們不能逃避的東西,為了逃避人們所是的東西。”
其實,我們想要逃避又不能逃避的東西,就是我們的存在本身,也就是虛無本身。
談談你所理解的“他人即地獄”
分享你在日常生活中克服自欺的努力
2位優秀留言讀者將獲贈此書
我們共同的存在主義哲學課
劉瑋 著
-End-
觀點資料來源:《我們共同的存在主義哲學課》
轉載及合作請發郵件:[email protected]
你不必活成別人喜歡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