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眾號為一線語文教師個人原創公眾號,所有文章均為個人獨立撰寫,歡迎點選上方的“水寒說語文”關注。
2024年第十七期(總第787期)
春節聯歡晚會,岳雲鵬和孫越的相聲,因為引用了李清照的偽詩,陷入了巨大的爭議之中。我前幾天寫了篇文章《》,從相聲是虛構作品角度,來談大家沒有必要太較真兒。但覺得那篇文章沒有談得太透徹,因為大多數人聽了相聲,就很相信《殘花》為李清照所寫。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以假亂真”的情況呢?今天補寫一篇,談談我的看法。
我看到不止一篇“辨偽”的文章,寫作這些文章的博主,在論述過程中,非常肯定地說《殘花》,就是“一眼假”,不可能是李清照的作品,甚至覺得沒有任何辨偽的必要,只要一讀就能知道《殘花》是偽作。可是,為什麼那麼多人相信呢?
可能有人會說,我又沒有讀過李清照的全部作品,我怎麼能知道這是不是李清照的作品呢?事實上,李清照詞集中收錄她的作品不過五六十首而已,甚至就是這五六十首,也有一部分不能完全確定為李清照所作,或者部分詞作只有斷句殘篇,不是完整的。
如果通讀並熟悉這些李清照的作品,自然可以看出“一眼假”來,確認那不是李清照所作。但實際情況卻是,絕大多數人不但沒有完整地讀過李清照的詞集,連李清照讀的詞也讀過的極為有限。那沒讀過的人該如何判斷是真是假呢?
我先把這個問題放在一邊,不妨換另外一個類似的問題。近些年來,李白或者杜甫的詩,也不斷被仿作,甚至在網上廣泛流傳。
比如,《暮年》這首詩,在網上因為被當成杜甫的的作品而被廣泛傳播,甚至有人由此感慨果然杜甫不虧為“詩聖”,能寫出這麼打動人心的詩歌。
你我暮年,閒坐庭院。 雲捲雲舒聽雨聲, 星密星稀賞月影。 花開花落憶江南, 你話往時,我畫往事。 願有歲月可回首, 且以深情共白頭。
再比如,還有另外一首詩——《三五七言》,在網上被“公認”為是李白的詩作。我每次讓“小愛同學”朗誦李白的詩歌時,必然會聽到這首詩。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有一些通曉古詩詞的博主,引經據典地證明這是一首偽詩,因為在從古至今的李白詩集中從未收錄過這首詩。很多知識博主因此痛心疾首,覺得人這“一眼假”的東西,怎麼會被當成真品而被吹捧呢?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被專業人士認為“一眼假”,甚至不值得一辨的詩作,卻被大眾當成是“真跡”呢?
可能有人會說,李白杜甫的那麼多詩作,我又沒有完全讀過,怎麼能判斷出哪個是假,哪個是真呢?還不是人家說什麼就是什麼嗎?事實上,即使是專門做漢語言文學專業研究的學者,或者乾脆就說,語文老師,包括我在內,就沒有多少人完完整整地讀過李杜的詩集,那怎麼能發現哪個是真,哪個是假呢?
道理很簡單,這是個語感的問題。你不必讀過李白的九百餘首詩歌,也不必讀過杜甫的一千四百所首作品,只要讀過其中的有代表性的一部分就已經足夠了。
一言以蔽之,就是讀得多少的問題,讀的質量高低的問題。讀得多了,質量高了,自然就看出“一眼假”來,讀得少,質量低了,就發現不了問題。如果你沒讀過多少古詩詞,不但詩、詞、曲各有什麼基本特點都不知道,絕句和律詩有什麼分別也不知道,就更不用說什麼“四聲八病”了,那自然就容易上當受騙。
如果讀得多了,不但能區分出古今詩作的不同語言風格來,而且,還能區分出每一個詩人的不同語言風格特點來。一旦讀到某個詩作的語言風格比較奇怪,自然就會去好好好去查證一下,而不會輕易相信了。
事實上,我們今天的中小學語文教學中也普遍存在這樣的問題。
我們很多語文老師反覆強調,要求學生記住李白的作品風格是清新飄逸,杜甫的作品是沉鬱頓挫,甚至要求他們把這些特點背下來,然後在考試的時候能夠把這些關鍵詞打出來,其實這些所謂的“特點”沒有任何用處。
與其死記硬背這些特點,不如踏踏實實多讀,多背一些李杜的詩作,哪怕記不住這些“名詞”,學生一旦讀了很多李杜的詩作,在遇到李杜詩歌時,也能有自己最真切的感受,而這種最真切的感受,遠勝於空洞的概念記憶。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這是語文老師願意幹的事兒嗎?我相信大多數語文老師不願意這麼幹,不過是逼不得已而已。因為很多學生乃至家長,想要求得一個立竿見影的效果,於是,只能“短平快”地告訴他們結論,只是“知其然”,而沒辦法要求他們知道這個結論是“怎麼來的”,也就是“知其所以然”。悲夫!希望未來能夠在這個問題上有所改變,當然,改變的前提是多方努力,而不只是一方用心。
今天,隨著以ChatGPT為代表的智慧語言大模型的發展,類似於古代詩歌等的“造假”成本,會越來越低。如何能夠具備分辨“一眼假”的能力呢?這個不能依賴人工智慧,只有自己踏踏實實多讀一些,才更為靠譜。
歡迎關注我的新書《用減法教語文》,書中有很多能夠反映我的教育思想的鮮活課例。具體內容可以點選下面的文章連結:
之前還寫過另外一本書:《減法教育》,具體可以參見下面的文章連結:
圖片來自網路,如涉版權,請聯絡刪除。
歡迎分享,若公眾號轉載,請聯絡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