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如今,越來越多家庭不得不面對教育與經濟的雙重壓力,如何規劃才能穩健前行?《金錢心理學》提出了不同尋常的建議——在這個時代,尤其需要“守富”的智慧。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果殼親子Guokr (ID: guokr_kid)
文丨靜思 編輯丨曲安 編丨Thea
開學將近一個半月,我給孩子們買了不少東西。購買老師指定的學習用品、書籍、耳機等開銷,就快兩千元了。
其實開學後花費還算下降了些,暑假裡帶著娃出去度假、旅行、遊學,花銷更高。
尤其是今年的出行,無論機票酒店都在漲價,稍微想條件好些,價格就令人咂舌了。
是我家太奢侈了嗎?
看看網上其他家長現身說法:
作者供圖:來源微博截圖
正當我感慨如今的孩子既幸福又碎鈔時,朋友冷靜地問了一句話,狠狠扎疼了我的心:
等咱們孩子長大後,還能自己過上現在這種品質的生活嗎?
說實話,還真不一定。
另外,我家從六月中旬放暑假開始到現在,財務狀況也有些吃緊:
暑假八週夏令營的費用、開學的裝備費、幾門興趣班的費用,就像三座大山壓在我和老公肩上。加上還有一個正在上日託班的二胎,家裡賬單不忍直視。
老公有次無意中對我感慨,現在信用卡都不敢一次還清,只還最低限額,生怕一次還清家裡就沒流動資金了。
聽完他的話,我的心都揪了起來,動不動就想到這句話,讓我有了很強的危機感。
最近讀了《金錢心理學》這本書,讓我備受啟發:
我們這一代父母,很多是靠著自己的努力奮鬥,疊加上時代的機遇,才有了今天的家庭資產。但並不意味著那些過去的經驗和模式,在未來還依然能複製。
我們該做的,是放棄消費生活中已經習慣的許多理所當然,放棄對舊有路徑的依賴,重新審視那些真正“有價值”的、和我們期待能“增加價值”的。
當中產家庭的父母一邊為孩子的教育一擲千金、一邊又為家庭財務焦慮失眠時,作者提出了一些策略,也許能幫助我們重新思考怎樣能保持家庭的資產水平。
一本不講投資的理財書
《金錢心理學》作為全球暢銷書,已經被《華爾街日報》、《福布斯》、《紐約時報》、彭博社、納斯達克等數十家媒體、機構“蓋棺定論”為“近年來最好、最具原創性的理財類圖書”。
作者供圖:豆瓣和美亞的讀者都給出了很高分
有意思的是,作者摩根·豪澤爾(Morgan Housel)並非正統金融領域出身,他大學學的是經濟學。
2007年,他原本在一傢俬募股權公司實習,隔年碰到了金融危機被“最佳化”,工作難尋。
最後,他找到了一份撰稿人的工作,開始在一家個人理財投資網站上撰寫金融類相關的文章,同時還兼職金融分析師、專欄作者等工作,一寫就是十年。
作者供圖:圖片源自Young Investors Society
作為一名只有有限的一線金融工作經驗、且沒有心理學或財務諮詢方面背景的作者,為什麼能寫出一本全球暢銷級的作品?
主要原因在於,這不是一本傳統意義上的講理財技術的書。
作者本人喜歡探索歷史的規律,懂得結合歷史和時代背景去考察與金錢相關的事情、以及對個人財務的影響。
作者供圖
一言以蔽之,這是一本講“道”、而非講“術”的理財書。
其中,讓我最受啟發的有三個“道”。
如果紅利期已過,
“守富”比“致富”更重要
作者認為,普通人的“財務成功”,並不需要我們一直做出成功的決策去賺錢,有時候我們只要做到一直不把事情搞砸就夠了。
致富需要冒險精神、樂觀心態,以及放手一搏的勇氣;而守富需要的是謙遜、敬畏之心。需要承認你所獲得的財富中,一部分來源於運氣,所以不要指望無限複製過去的成功。
書中舉了巴菲特和裡克的例子。
我們都知道伯克希爾·哈撒韋這家公司裡巴菲特和芒格這對組合,但早期其實還有第三人裡克。
三個人都擅長致富,但巴菲特和芒格比裡克更擅長守富。
《成為沃倫·巴菲特》截圖
在1973—1974年的經濟衰退中,裡克用保證金貸款來撬動投資。在兩年的時間裡,股市下跌了將近70%,於是他被追繳保證金,不得不把自己在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票,以每股不到40美元的價格賣給了巴菲特,從而出局。
摩根·豪澤爾認為,當一個人已經有了一些財富積累時,守富就比會致富更重要。
更妙的是,對於普通人而言,其實守富的能力和有沒有專業知識關係不大,更多涉及一個人的定力、心理和行為。
市面上有很多研究巴菲特投資成功的書籍,但作者認為,人們總是想效仿他做了什麼,而很少研究他為了守住財富、沒有去做哪些事情。
比如巴菲特沒有讓自己債務纏身,在他經歷過的14次經濟衰退中,他始終沒有拋售自己的金融資產;他沒有做過讓自己的商業聲譽受損的事;他沒有拼到精疲力竭,然後放棄或退休……
《成為沃倫·巴菲特》截圖
如何做一個會“守富”的人?
作者說了一句極其簡單、卻振聾發聵的話:生存才是你一切策略的基礎。
因為過去的順利,經常讓我不自覺地用慣性在生活消費和投資。比如理財,我會思考“能賺多少”、“多了還是少了”,從未真正想過全家還有“生存”問題。
但生存問題其實恰恰是許多中產之家需要面對的:我們應該不惜一切代價避免自己陷入經濟危機和破產。
“中產破產三件套“
是因為規劃時設定了太多前提條件
前段時間有個很流行的梗:中產破產三件套。
與此同時,留學“斷供潮”也成為熱門話題,不少當初送孩子出國讀書的家庭,子女還沒讀完,家裡就遭遇了經濟危機,使得留學不得不中止。
用摩根·豪澤爾的觀點來看,這些家庭沒有給自己的資產設定足夠的容錯空間。
作者認為:
一個真正好的規劃不會否認大量意外的存在;相反,它需要接受這些意外,並留出空間來容納這些意外。
一個規劃所要求的具體前提條件越多,實際的財務狀況就會越脆弱。
作者舉證了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馬克斯·巴澤曼(Max Bazerman)的一項研究:
在聽說別人家的房屋翻修計劃時,大多數人都認為,實際花費會超出預算25%~50%;
但當這些人說出自己的翻修計劃時,又認為自己的計劃肯定能在預算內完成。
在家庭財務上,留夠多少容錯空間算夠呢?
作者建議我們要從資料和情感壓力兩方面去設定自己的容錯空間數額,至少留出30%的空間。
《我的家裡空無一物》日劇截圖
不妨設想一下:當自己的金融資產減少了30%,你還能挺過去嗎?
從資料上看,或許你還還付得起日常開銷,能保持正向的現金流。但同時也要考慮,這個數字是否能保證你的心態平穩。
比如,信心會不會因此嚴重受挫、會不會被迫轉行在情況好的時候喪失“東山再起”的機會、會不會因此影響到孩子的未來?
要努力做“富有”的人
而不是“有錢”人
談到金錢,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可能是“我希望自己是個有錢人”。
“有錢人”是我們與金錢聯結時,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詞之一。但摩根·豪澤爾卻認為,我們應該努力成為一個富有的人,而非有錢人。
二者的區別是什麼?
作者認為,
“金錢”的最大內在價值,是能賦予你掌控自己時間的能力;
“富有”的價值,在於為你提供更多選擇、靈活度和成長空間。
作者認為,“金錢”的最大內在價值,是能賦予你掌控自己時間的能力;“富有”的價值,在於為你提供更多選擇、靈活度和成長空間。
正因為如此,“有錢人”更容易被識別,因為他們往往透過刻意消費來包裝自己,告訴給別人自己很有錢。而富裕的人更具有隱蔽性。
作者認為,財富是由未被轉化為實物的金融資產體現的,而悖論在於: 我們在衡量一個人的財富時,往往又只看那些外在的消費。
換言之,一個“有錢人”,會更加在乎外界看待自己的身份,習慣用物質包裝自己的身份,這容易產生炫富情結,讓我們在金錢上做出錯誤決定。
但富有的人不會輕易炫富。
我們大部分家庭都談不上真正的富有,但多少也透過努力,積累了到一定資產和財富。
作者對於已有的積累,給出如下建議: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別輕易消耗自己已經擁有的財富。
成為富有的人很難,需要我們有強大的自制力去扼制消費的衝動。
為什麼要去扼制?因為沒有被花掉的收入才會成為我們財富。我們需要做的是花自己已經有的錢,而不是透支還不屬於自己的錢。
《我的家裡空無一物》日劇截圖
其次,讓自己感到富有的最佳方式,莫過於把大筆錢花在那些真正美好的東西上。
每個人對“真正美好的東西”都應該有自己不同的定義,但拜消費主義所賜,很多人已經不思考這個問題了。
因為現代資本主義致力於幫助大家,透過超前消費來享受原本力不能及的物質生活,並將這種消費觀發展為一個備受推崇的產業。
所以,我們養成了希望透過購買物質,來讓外界認可——這絕對是在浪費自己的財富。
《我的家裡空無一物》日劇截圖
《金錢心理學》這本書給普通人講述了一個道理:
普通人守住家庭財富的關鍵,其實和專業、智商關係都不大,但和心力、行為習慣緊密相關。
一個無法控制個人情緒和行為的人,即使他是天才,也會引發財務上的災難。
同樣,在任何一個家庭中,對孩子育兒長達十幾、二十年的投入,更是一筆巨大的消費,也應該納入家庭整體理財的衡量。
如果一味地為孩子的教育卷生卷死、盲目跟風、甚至用“花錢買了就是學到”的心態自欺欺人時,不僅會讓整個家庭處於“熱鍋上的螞蟻”狀態,損害孩子的身心健康,還有可能導致整個家庭財務系統的崩潰。
作者:靜思,獨立撰稿人,育有一兒一女,已出版《關鍵突破:25個直擊問題本質的解決利器》等作品
關注外灘教育
發現優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