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夏大地廣袤的版圖上,城市各具特色,每一座都承載著獨特的歷史文化與地理印記。其中,福建省漳州市和湖南省永州市頗為特殊,它們都與 “蛇” 這一生物緊密相連,被賦予了 “蛇城” 的別稱。這兩座城市,有著各自獨特的地理風貌,也因不同的緣由與蛇結下不解之緣,在歷史的長河中,書寫著屬於它們的傳奇故事。在農曆蛇年到來之際,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座與“蛇”有關的城市。
我國兩座與“蛇”有關聯的城市
漳州市地處福建省最南部,東瀕臺灣海峽,與臺灣省隔海相望,東北與廈門接壤,西北與龍巖毗鄰,西南與廣東潮州交界。漳州西北部的博平嶺山脈連綿起伏,構成了天然的地理屏障,東南部則是廣闊的漳州平原,是福建省最大平原,土地肥沃,河網密佈,九龍江貫穿其中,為農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這裡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溼潤,光照充足,年均溫在21℃左右,年降水量約1500毫米。優越的氣候條件使得漳州四季常青,物產豐富,素有 “花果之城”“魚米之鄉” 的美譽。
福建省地形圖
漳州被稱為 “蛇城”,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根源。從遠古時期開始,漳州地區的原住民就對蛇有著特殊的崇拜。據考古發現,在漳州地區出土的大量新石器時代的陶器上,就有蛇形圖案的裝飾,這表明當時的人們已經將蛇視為一種重要的圖騰。在他們的觀念中,蛇具有神秘的力量,能夠庇佑部落,帶來豐收和平安,這種原始的蛇崇拜逐漸演變成了一種獨特的民俗文化,代代相傳。在漳州的民間傳說中,也有許多與蛇有關的故事。
漳州
其中,最著名的當屬 “蛇王” 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漳州地區遭遇了一場嚴重的旱災,莊稼顆粒無收,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就在人們絕望之際,一條巨大的蟒蛇出現了,它施雲布雨,解救了百姓。為了感謝蛇的恩情,人們將它奉為 “蛇王”,並修建廟宇進行祭祀。如今,在漳州的一些地方,仍然保留著祭祀蛇王的傳統習俗,每年特定的日子,當地百姓都會舉行盛大的儀式,祈求蛇王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漳州市人文地圖
福建省政區圖
永州市位於湖南省南部,瀟、湘二水匯合處,東接郴州市,東南抵廣東省清遠市,西南達廣西賀州市,西連廣西桂林市,西北挨邵陽市,東北靠衡陽市。永州市地形複雜多樣,境內山地、丘陵、崗地、平原地貌型別齊全,以山地、丘陵為主。五嶺山脈之一的都龐嶺、萌渚嶺橫亙南境,境內最高點韭菜嶺海拔2009米。湘江自西向東橫貫全境,是永州市的母親河,它不僅孕育了燦爛的湖湘文化,也為當地的農業、水運等提供了重要的支撐。永州市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均溫約為18℃,年降水量約1300毫米。
湖南省地形圖
永州市人文地圖
永州市之所以被稱為 “蛇城”,主要源於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著名散文《捕蛇者說》。文中提到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齧人,無御之者”,將這種毒蛇的毒性和危害描繪得淋漓盡致。《捕蛇者說》的廣泛流傳,使得永州的異蛇聞名遐邇,也讓永州與蛇緊密地聯絡在了一起。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的永州已經很難見到文中所描述的那種異蛇,但這篇文章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價值卻一直延續至今。它不僅成為了永州的一張文化名片,也讓人們對永州的蛇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湖南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