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本文共4000字,閱讀約需8分鐘
南京赫賢學校是一所逆風飛揚的學校,
她在新冠疫情期間奠基,在不確定的時代頑強成長。
不到三年的時間,她已經成為區域名校,
交出了一份未來教育的明確答案。
赫賢學校逆勢發展持續創新的密碼是什麼?
帶著強烈好奇,我們深入教學一線沉浸式採訪,
從六位青年老師身上發現了赫賢發展的動力系統。
在這個教育高度內卷的時代,
當太多教育人迷茫困惑不知前路時,
赫賢六位青年老師,
不抱怨,不糾結,不放棄,不停步,激情澎湃
開發出一個又一個創意靈動的課程,
帶給了孩子們全新的學習體驗。
他們是赫賢教師群體的映照,是學校發展最強大的引擎,從他們身上,
我們看到了微微晨曦,嗅到了早春泥土的新鮮氣息,
大地正從沉睡中甦醒,一切的美好都在醞釀和發生中!
本期封面人物正是來自南京赫賢學校的七位青年教師,譚思琦,吳師彤,許玲玲,杜家媛,王瓊,宋蕾,封雪,關於他們的故事,我們將講給你聽——
——原文首發於《當代教育家》雜誌
202310期·封面人物
南京赫賢學校 譚思琦
有段時間,每當下課鈴響起時,譚思琦都會悄悄吐出一口氣:“沒犯大錯,圓滿下課。”
她太怕犯錯了。
來到南京赫賢學校前,譚思琦幾乎每一步都走得穩穩當當:高分考入師範大學,再以優異的成績被分配到長沙一所小學,畢業即入編;很快因為教學能力突出,成為該校最年輕的教導主任;又過了不久,她成了長沙市級賽課舞臺上最年輕的選手,省教育廳出版的教師指導用書中最年輕的編委。成長之快,放眼長沙市也是罕有的。
“順風順水”的代價是——她不敢出任何差錯,也不敢探索、創新。每節課、每次教研都不容有失,講公開課更要千錘百煉,反覆打磨,無限逼近一堂好課的“標準答案”。彼時的譚思琦非常擔心這樣的生活會“磨”掉鋒芒和激情。
一個偶然的機會,譚思琦讀到了全課程專家、北京赫德雙語學校校長常麗華的課程故事。那天,她剛剛結束了某節公開課的第7次試講。“好像看到了一束光似的,原來課可以這樣上,原來課程可以如此精彩!”
經過一番思量,譚思琦決定“追光”,向新成立的南京赫賢學校投出簡歷。南京赫賢與常麗華任職的北京赫德同屬義格教育集團,是一所全新的全課程實驗校。
“思琦,大膽創新,別怕犯錯。”譚思琦入職不久,小學部中方校長王雲就叮囑她,“錯誤也是多樣性的一種。沒有犯錯就永遠沒有成長。”
“入學時,班裡剛好一半孩子學過拼音,怎麼教?”
2022年,擔任一年級“鯨魚教室”的主班老師不久,譚思琦就遇到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挑戰。
選擇南京赫賢學校的家長,多數懷著快樂教育的夢想,但在教育內卷、焦慮的大潮下,不少人又給孩子報足了補習班。
譚思琦敏銳地捕捉到問題的關鍵:“是快速結束拼音單元,還是慢條斯理地堅持零起點教學,並不重要。對於孩子們而言,我們要讓他們掌握拼音知識,能拼讀,會運用;對家長朋友們來說,他們希望看到課程給孩子們帶來的變化。老師不能讓拼音成為一個家庭教育焦慮的起點。”
全課程早在2013年就首倡“拼音後置”的教育理念,譚思琦據此根據學情提供了最適合的工具。她在全課程“拼音王國”的單元裡,引入了更多好玩的故事,把拼音王國裡的角色編織成故事,讓沒有拼音基礎的孩子們大呼好玩。
同時,一年級組還製作了一套拼音卡片,給孩子們帶回家。卡片上包含老師們錄製的音訊、拼音口訣、拼讀舉例,還有拼音字母的卡通形象。那些早早學完拼音,但尚有些懵懵懂懂的孩子們,可以進一步夯實基礎,從浪漫學習過渡到精確階段。
遊戲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環。“拼音王國”剛開始,教室附近的大廳、廊道里,就出現了包含拼音元素的跳房子、大富翁等遊戲,不用老師引導,孩子們自然會跑來玩兒,玩得多了,自然也認得全了。譚思琦和同事們還組織了一場“拼音尋寶”遊戲,各組孩子們根據手中的拼音卡片,拼讀出寶藏的關鍵詞,一步步拼湊線索接近寶藏,也接近“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本質。
此外,老師們還嘗試將拼音學習常態化、長線化,不強求在一個單元內讓學生成為拼音專家,而是在單元結束的一個學年內,碎片化地穿插拼音鞏固練習。升入二年級,語文組還在課後服務時間組建了“拼音鞏固小組”,對有需要的學生提供針對性輔導。
2022年冬天,期末大劇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傳統文化周的專案也在有序推進。新冠疫情的全面來襲,打斷了線下教學的腳步,大家只好回家上網課。
按照課程計劃,譚思琦正要帶大家開啟全課程“我是個棒小孩”專案學習,以閃閃發亮的姿態迎接一年級的成長。但在疫情的侵襲下,焦慮、疲憊籠罩著每個家庭。譚思琦和夥伴們一番討論,在原有的專案框架下,加入了更溫柔的內容。
大家一起讀繪本《幸運的內德》,這個故事可以看作兒童版“塞翁失馬”,內德小朋友在“真幸運”和“真倒黴”間反覆切換,螢幕對面的孩子們,也看到了“糟糕的事情後面,往往蘊藏著生機與希望”。他們紛紛像內德一樣思考、表達:
“疫情來了,期末大劇延期了,真倒黴!可是我們有更多時間準備表演了,登臺的時候,春天的花朵都會為我們喝彩,真幸運!”
“疫情來了,傳統文化周的集市沒法舉辦了,真倒黴!但我們可以精心選擇更好的商品,製作更漂亮的廣告,真幸運!”
在特殊的時期,“棒小孩”也有了更豐富的含義——永遠不要放棄美好的希望。譚思琦沒想到的是,這個臨時改良的專案感動了無數家長,爸爸媽媽們也在繪本中獲得了療愈。
在兩年多的全課程實踐中,譚思琦逐漸認識到:“創造優質的課程,豐富兒童的生活是全課程的基因。擁有這樣的基因,就會為兒童朝向優質有效的學習提供保障。這種優質與有效,必須聚焦於知識核心,必須讓孩子不知不覺地運用語文技能,掌握核心知識。全課程的框架已經很完善,我們最重要的是在這個框架裡營建豐富的學習生態。”
設計一年級春天課程時,譚思琦沿用了全課程傳統框架:學生們在校園裡感受春天的美好;結合部編版教材,在繪本故事中與花草樹木建立連線;最後通過錄制影片、寫繪海報等形式,推薦一種喜歡的花朵。
在“南京賞花推薦官”這個表現性任務上,譚思琦和夥伴們做了一點補充,她想到,在高年級語文寫作中,“如何具體描述一件事物”是一個核心知識點。那麼,在低年級,是否可以提前做好鋪墊呢?
於是,幾位老師各自做了影片,他們分別在陽臺上、小區裡、植物園中、家鄉的田野上、花卉市場裡分享自己最愛的花,有的描述花香,有的重點呈現色彩;有人分享花朵的文化內涵,歷史意義,有人講解花語;有些片段運鏡由遠及近,有些則從根部拍攝到花蕊。
這樣的表達為孩子們做出了良好的示範。當一個個具有個性化的作業被孩子們製造完成後。譚思琦又帶著孩子們一起總結,有哪些方式是共通,有哪些內容是必須的。
這樣,一次圍繞春天的專案學習,也成了一次系統寫作練習,口語表達練習。
鯨魚教室升入二年級,譚思琦發現了一個變化——課下孩子們特別喜歡說“老六、滑鏟、社會搖”等網路流行語,甚至在寫作練習裡,也會夾雜不少網路用語。
她找來班裡幾個“網路用語專家”問了問,發現大家並不清楚何謂“老六”,也不知道“社會搖”是怎麼搖的。之所以每天“六”個不停,無非是覺得新鮮刺激,外加一點從眾心理而已。
要全面禁止網路用語嗎?教研時,她丟擲了這個問題。
隔壁梧桐教室的吳師彤說:“這些‘10後’小朋友都是5G時代原住民,社交媒體、網路平臺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了,與其在課堂上隔絕網路的影響,不如設計一個專案學習,教他們如何表達才更得體。”
王雲校長給出了課程思路:“結合國家課標和核心素養關於寫日記、寫信的要求,帶孩子認識社交媒體,研究如何使用,進而透過社交媒體發揮影響力。”
譚思琦為孩子們帶來了繪本故事《公園裡的聲音》,展現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又展示了老師們相互點贊評論的微信朋友圈截圖,同樣展現不同的思考維度。許多孩子第一次意識到“原來社交媒體是這樣用的”。
接著,她請孩子們在校園裡隨便逛逛,再回來寫幾張“朋友圈卡片”,相互傳閱,彼此評論,模擬社交媒體的傳播情景。作品中仍然不乏網路用語,但大家發現,真正吸引人的是內容本身。最熱門的話題分別是“據說有同學在校車上說髒話?”“聽說了嗎?小學部有個男生進了女廁所!”而熱門評論則是“真的假的?”“你有證據嗎?”
這時孩子們再讀《牛言蜚語》《坐井觀天》《我要的是葫蘆》等故事時,就又有了新的體悟。他們發現,每個人的認知總是有邊界的,許多事件在傳播的過程中,可能因為主觀推測而逐漸失真。
“那個男生有沒有跑進女廁所呢?”感興趣的孩子試著追溯事情的真相,最後真的找到了當事人的主班老師。“他在追逐同學時跑到了女廁所門口,但是並沒有進去哦!”老師親自澄清。
幾位參與“廁所朋友圈”的孩子有點慚愧,譚思琦也帶大家總結出了社交媒體使用法則:不傳播未經證實的訊息,分清事實與推測。還有的同學補充:“釋出不友善內容時,要格外慎重。”
接下來是表達技巧訓練。譚思琦以全課程手冊上的《我要的是蜥蜴》《一頭大奶牛》等故事為基礎,帶孩子們學習書信的寫法,研究表達技巧。更重要的是,大家逐漸在讀寫中認識到,文字可以產生巨大的影響力,可以表達情感,傳遞請求,引發關注與傳播。
學完技能,譚思琦再次請孩子們逛逛校園,寫寫自己的發現與收穫。這次,大家關注的是校園生活中的細節。孩子們分成幾個小組,“校園新鮮事”組關注生活中的小細節,比如高年級的哥哥姐姐可以養寵物,他們也想養,就寫了聯名信。“觀察員在行動”組則側重推動改變,比如他們發現垃圾分類、珍惜糧食的指示牌不清晰,發現蘿蔔刀進校園,就呼籲學校改良。“校長獎”組則觀察中外方校長的工作、生活,為他們頒發“赫賢校長獎”,並撰寫頒獎詞。為了讓更多人讀懂,為了更好地傳播,大家儘可能寫得清晰、簡練、情感真摯,一些粗鄙的網路詞彙則就此絕跡。
老師則把各班朋友圈和小作文彙編成報紙,在全校集會上宣讀。而學校也採納了大家的許多意見,為“影響力朋友圈課程”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這個課程最寶貴之處在於,它能與學生共同生長。我們最初想解決網路用語氾濫問題,過渡到如何得體、規範表達。實施中我們發現,《公園裡的聲音》等故事學生不那麼感興趣,於是又引入了真實的社交媒體情境,把主題調整到‘如何在網路時代表達觀點,發揮影響力’。課程是由學生的真實問題誕生的,過程中有小的波折,有試錯,也有根據學生反饋的實時調整。這樣的課程生活,才是值得過的。”譚思琦回顧專案,語氣中仍然不無激動。從害怕犯錯到大膽試錯,從改良細節到整體創新。
看著她眼中興奮的神采,我們可以相信,這位追光者正在過一種閃閃發光的教育生活。
並轉發給更多人看哦~
因為微信公眾號改革了推送機制
如果不常點開則會晚收到我們的推送
我們想產出更有價值的文章
請關注並星標“當代教育家傳媒”
不再失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