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央視春晚背後的故事——《我的家》之沙漠玫瑰
“我的家,是大家生活的一塊小地方,到處都是希望,全部是綠的......”
2025年春晚舞臺上,40多位來自各地的基層工作者共同唱響歌曲《我的家》,短短幾分鐘的節目展現了20年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
其中,一位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參與者身著維吾爾族盛裝,手拿家鄉沙漠種出的玫瑰花獻唱畫面令人印象深刻。據瞭解,《我的家》靈感源自2024年底塔克拉瑪干沙漠“鎖邊合龍”這條震撼人心的新聞。
帶著玫瑰花上春晚,有何深意?玫瑰和沙漠,又演繹出怎樣的浪漫?
2024年11月28日,在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的和田地區于田縣,隨著最後一棵玫瑰被種下,長達285公里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空白區順利實現“鎖邊合龍”,一條全長3046公里的綠籬沿著沙漠邊緣蜿蜒成鏈,形成了世界最長的環沙漠綠色生態屏障。
廣袤無垠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也一直是我國防沙治沙的前沿陣地和沙漠邊緣阻擊戰的主戰場。千百年來,沙漠隨風向變化不斷侵蝕綠洲,如何固沙治沙、鎖住沙漠是新疆最大的生態課題。
經過40年的不懈努力,塔克拉瑪干沙漠防沙治沙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依託“三北”重點工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各族幹部群眾勇擔使命、不畏艱辛、久久為功,築起一道道綠色屏障。
截至2023年底,塔克拉瑪干沙漠周邊已經形成了長達2761公里的綠色阻沙防護帶,還剩下285公里的空白區是塔克拉瑪干沙漠阻擊戰中最難啃的“硬骨頭”。而鎖住這285公里空白區的最後一棵植物是來自於田縣的沙漠玫瑰。
沙漠玫瑰耐旱性強,根系深入土壤可以有效減少沙土流動,是很好的固沙植物。于田縣氣候乾旱,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利於沙漠玫瑰生長,為了防風固沙、擺脫貧困,于田縣開始大力推廣種植沙漠玫瑰。從此,豔麗如霞的沙漠玫瑰在防風治沙和增收致富中被賦予了更多使命。
如今,玫瑰花香飄大漠。于田縣以花為“媒”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隨著玫瑰種植面積的擴大,一朵朵玫瑰花搖身一變成了玫瑰花茶、花醬、精油.......構建了從培育、種植、採摘到加工、收購、生產的全產業鏈。讓治沙與經濟收益互相成就,形成良性迴圈,實現從防沙治沙到“綠富同興”。
人與沙的角力是漫漫征途。鎖邊並非終點,而是新的起點。未來,人與沙的故事將繼續精彩講述;未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會接續守護好我們的綠色夢想;未來,綠水長流、青山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