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春晚舞臺上,王菲以一曲《世界贈予我的》感動了無數觀眾,但令大家疑惑的是,為什麼她在演唱時竟然淚流滿面?
近日,歌手黑妮爆料稱王菲的父母、哥哥均已離世,她現存親人唯有兩個女兒。作為看著她長大的鄰居,她說王菲挺不容易的,是一個很善良的孩子,他們家的人都很善良,不要去那麼噴人、去傷人,要愛護她。
黑妮表示:“他們家是四口之家,爸爸媽媽還有一個哥哥,遺憾的是,她的親人走得都太早了,她的媽媽60歲左右的時候去世的,十幾年前的事了,她媽媽比我大,大七八歲至少吧,她的去世讓我也非常難受,更讓人遺憾的是她的哥哥,她的哥哥英年早逝,也是因為身體的問題,50歲出頭人就走了,走的時候還說不能讓他的老父親知道這件事情,因為我跟他們老父親住得比較遠嘛,我們幾乎沒有什麼來往,有時候偶爾有個電話什麼的。後來呢,我聽說這兩年她的老父親也走了,王菲現在呢,說實在的,說起來她是一個孤兒了,在這個世界上,她的親人(除了)兩個女兒以外沒有什麼人了,我覺得挺不容易的,她很堅強。”
黑妮還說:“我看網上有時候說的話不好聽,不要這樣,王菲是一個很善良的孩子,他們家的人都特別善良,不要對待善良的人這樣,不要去那麼噴人、去傷人,要愛護她,讓她不要感到那麼孤獨。”
王菲的學佛經歷
王菲,1969年8月8日出生於北京,跟隨戴思聰老師學唱歌。1989年與香港新藝寶唱片公司簽約,踏入香港樂壇。十年來,她以空靈的聲音,率真的個性,智慧的眼睛,慵懶的表情征服了全亞洲的歌迷,成為華語女歌手中第一人。除了能唱出天籟之音的歌聲外,她還拍攝了《重慶森林》等多部影片,廣獲讚譽。近年來學佛護法,廣行佈施,錄製佛歌,對社會有著明顯的積極影響。
長期在港臺樂壇獨領風騷的歌后王菲,以前就曾捐過900萬善款用以在尼泊爾興建佛寺,近一兩年來,她更是對佛教事業出力甚巨,以錄製CD、錄音帶等方式向社會廣為宣傳佛教教理,以期喚醒眾人的良知。
王菲篤信藏密,當得知師父索巴仁波切在印度興建全球最大的彌勒佛像時,覺得這個龐大計劃很有意義,而且又可以弘揚佛法,故她樂於出力。為此,她與師父索巴仁波切共同錄製了一張梵文音樂專輯《悲智雙運》作為籌款之用,現已公開發售。在此專輯中,由她唱唸的《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聲音宛如天籟,空靈悠揚,為大眾和傳媒爭相讚頌。
當問到參與這項公益專輯的動機時,她表示說:“坦白說我平常也不太聽佛經,不過自從接觸過後,覺得有些道理聽起來很舒服,所以我想讓更多的人受惠。這張唱片是由上師唸經,我唱和音,另一首《彌勒佛心咒》是我獨唱,所有收益都會捐作興建彌勒佛計劃的慈善用途,大家不妨也聽聽,可以慢慢了解。”
一直站在娛樂圈的頂峰,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人物,王菲有著來自於事業和情感的種種壓力。在接觸佛法後,飽受媒體騷擾的阿菲心境平和了許多。現在她心中唯一“最”喜歡的,不是看書、看戲,而是“自由自在,因為可以包括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我所向往是更加自由自在的生活。雖然現在沒有人可以管到我,我應該對現狀滿足。不過如果喜歡工作就工作,想放假就即刻放假會有多好。如果到真正有一日可以做到隨緣,就不會有無謂煩惱,這是心境問題,其實不想隨緣也不成,夾硬與事實作對會令自己更辛苦。”
其實說到底,可以慢慢了解佛法的不僅僅是王菲的歌迷,她本人想來也會透過各種途徑慢慢瞭解到佛法真義。不知王菲未來的星途會怎樣,也不知道以後還會不會爆出她個人生活方面的種種“新聞”。但我想,既然人人都有佛性,而且王菲本人的佛性業已透過與佛法的接觸被悄悄催生,她的各種善行就是對此所作的最好註腳,那麼我們完全就有理由相信,這些功不會唐捐的善法一方面會給她本人帶來永不會虛耗的功德利益,一方面也會對社會人心的改良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終能自他兩利。
一切善念善行,有了佛法這個催化劑,都可被激發出無窮的力量——覺悟自心,造福社會。相信王菲的這些善行,在潛移默化中終會成為一種無形的使其增上智慧的資糧,也許有一天,廣大歌迷們能同王菲一樣如水到渠成般,從行善過渡到追求覺悟的終極目標上來。
其實,王菲學佛的真正原因是來自她自己的善根。有通靈人早幾年就觀過,她曾幾世信佛,其中有兩世為出家女尼,所以大家看她今生的福報很大。但今生的福報,卻未必是好事。她的歌曲當中有許多是纏綿的情歌,不免令喜歡聽她歌的人沉湎於情色當中,這也包括她自己。因此感召她的婚姻不順,如果她不補救,她的來世婚姻必然更加的不順。所以,你看唱情歌的人婚姻多是不順的,感情生活是非常痛苦的,她現在對佛教的認識還不深。很多人今生都會忘記自己的修行任務,一入胎就什麼都迷掉了,不知不覺間又會造下許多的惡業。
王菲的皈依是在1992年,這次皈依緣起,競是一次假緋聞事件,而這次事件竟然促成了母女間最真誠的交流,並且徹底緩和了她們一直僵持的關係。鬱結的厚雲突然散開,封凍的冰層一夜解凍,母女和解給王菲帶來了言語難以述說的狂喜。她覺得,自己能夠重拾母女親情,並且將母女關係推進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得益於某種冥冥中的安排。正是那時,她開始相信,人生一切都有定數,都有機緣,她感恩,她要報恩。
就是抱著這種感恩和報恩心理,她第一次走進了唐人街的一間寺院。這是一間佛寺,屬於密宗。在此之前,她對於佛教對於密宗,沒有任何瞭解。也許是骨子裡的某種傳承吧,當她覺得自己應該報恩的時候,極其自然地想到了這一處所在。
寺院裡飄散著香火味,那是一種迷人的香味。僧人們在做法事,一種天籟般的音樂,飄進她的耳際。對音樂有著特殊敏感的王菲,立即被深深地吸引和感動。世界因而出現鳥語花香,人生從此陽光明媚,黑暗永久地遠離了她,她的心,因此有了屬於自己的永恆牧場。從這一天開始,王菲開始虔誠向教,以自己年輕的靈魂,皈依密宗。
大多數人信佛,其實就是為了建立一所精神家園,王菲亦是如此。這所精神家園,是一個人靈魂的最後歸所,是一處可以寄託一切的廣袤空間,曾經走過那麼多落寞孤獨的日子,就是因為精神沒有這樣一個歸所,沒有這樣一個家園。自從找到這個靈魂的家園,無論何時何地,王菲不再孤單。從那時至今,無論走到哪裡,王菲的生命中多了一件事,便是回到自己的精神家園去看一看。走進那個空間,摒棄一切雜念,聽一聽來自天籟的聲音,給自己的靈魂一次純淨透徹的洗滌。
信佛以後,最大的改變,是整個人寧靜起來,不再像以前那麼浮躁,慈善成為她終生的追求。日後,王菲出了大名,可在一些公開熱鬧的場所,很難見到她的身影,因為她怕熱鬧,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慈善活動場所。但是媒體在宣傳慈善活動的時候,她永遠都不可能是先鋒人物,只是在一長串名單中,帶上她的名字,這大概是性格使然。她喜歡獨處而不喜歡熱鬧,無論周圍有多少人,她肯定不是鋒頭最勁的那一個,而是默默地坐在角落裡的那一個。尤其是信佛之後,更靜了,在外人看來,也更孤傲了,只有她自己清楚,她的心始終都是火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