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1月27-28日,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成都市青羊區人民政府主辦的“踐行教育家精神·提升學校治理水平”首屆書記校長辦學思想與實踐創新交流活動在成都舉行。該活動為2024年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實驗區(校)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成果展示活動的重要內容,來自各實驗區(校)32位中小學書記、校長分享交流了所在學校的辦學思想和實踐成果。現選取主要觀點,陸續推出。
成都市石室聯合中學黨委書記、集團總校長宋奕雲分享了學校關於“教育潤澤生命”的主張和實踐探索。學校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構建學生成長指導站,系統謀劃指導學生、發展教師和家校共育工作。透過建立完善的組織管理體系、系統的成長課程體系、堅實的隊伍保障體系、優質的校家社共育體系、全面的成長反饋體系,為孩子成長提供一站式服務,力圖為孩子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福州第十六中學校長林碩以“流蘇樹下的五育共生”為題,分享了學校的辦學理念與策略。學校堅持“用完整的現代教育為每一位孩子終身發展奠基”,以“百年流蘇+體育”、“流蘇+藝術”等課程為載體,探索從五育並舉向五育融合、五育共生的新課程思維模式,這一探索過程正如流蘇從“靜待花開”到“一路生花”的綻放之旅。
廣州市越秀區小北路小學黨總支書記韓萍分享了“以學校為圓心、以區域為主體、以資源為紐帶”的校家社有效協同工作方式和“陽光5+N,構建高質量成長共同體”的創新探索,學校透過一門課程 (思政課程體系)、一個專案(跨學科專案)、一本冊子(課後時間管理評價手冊 )、 一場講堂(陽光家長大講堂)、 一方舞臺(陽光小舞臺)和校家社協同的多種可能,全方位助力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寧波市北侖區大碶中學書記、校長方繼奕認為“立德樹人的關鍵在思政,思政建設的關鍵在黨建。”學校以黨建為引領,構建了“鋒·靈黨建”品牌,以思政教育埠前置為方向,厚植紅色基因,開展了重塑師生價值觀的靈山實踐,打造了體系化建設的特色。包括創新開展“入校第一課”第二育人課堂教育,透過“入職入學,思政前置”嚴把入校思想關;堅持把師德師風建設放在教師隊伍建設首位,堅持“黨建引領鑄師德,躬身力行正師風”;充分發揮周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資源優勢,定期開展系列研學活動,等。
四川外國語大學九龍坡區附屬小學校教育集團黨委書記、總校長牟映分享了學校作為重慶市九龍坡區打造的新優質學校,把握“遷建”這一重大歷史機遇,透過重塑校園文化理念、重組內部治理體系、重構學校發展方略三大戰略,充分彰顯文化向心力和凝聚力,最大程度發揮育人空間效應,藉助高校牽引優勢,啟用黨建、改革、質量、數字、特色等學校高質量發展要素,打造一所面向未來的“兒童友好型校園”的治校改革創新實踐經驗。
福建省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二小學黨委書記、校長方曉敏從傳承與創新的視角介紹了學校的新優質發展經驗。學校致力用活“鰲峰書院”的精神文化資源,以黨建閱讀品牌領校,以“正秀教育”理念固校,以“鰲峰一脈”文化潤校,以科創賦能興校,辦一所看得見未來的學校,為時代育新人。
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團黨委書記、育才中學校長姚曉嵐分享了生態教育理念的育才實踐。學校打造了“三動課堂”教學正規化,構建了常態化、主題化、聯合化、學術化的四層次教研體系和毓德、悅智、健體、成美、躬行五大課程群以及“6 + 2”教學管理體系,不斷踐行生態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
重慶市第十一中學校長李順林以“立德樹人敬業擔使命,海航特色家國在心懷”為題,從築牢理想信念根基、構建特色課程體系、最佳化完善育人過程等方面,構建學校“大海航、大國防、大思政”國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營造濃厚的家國育人文化,形成學校辦學特色,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供稿 | 中國教科院高等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