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教中供奉神靈時,常用香、花、燈、水、果五種物品供奉在神壇之上,這五種供品也就是俗稱的五供或五獻,它們暗合五行,表示天地造化之理,以合神明之道。
五供的含義以及福報
香,代表“清靜”。常為神明供香,能得道業清靜,身心安穩的福報。
花,代表“自然”。常為神明獻花,能得相貌端正,身體康健的福報。
燈,代表“光明”。常為神明供燈,能得運途順遂,消災免難,能拔濟先祖脫離幽冥。
水,代表“智慧”。常為神明供水,能得大聰明、大智慧。
果,代表“圓滿”。常為神明供果,必得善果,不遭冤孽纏繞。
供品的選擇與禁忌
香,以檀香,降香,沉香等自然香品為宜,忌燒帶有化學香精和動物香料的香品。
花,現代供神之花,常以梅、蘭、菊、竹四季之花為上品,次為水仙、牡丹、蓮花。敬神所用鮮花,首重清香芬芳。全無芳香者,或香味強烈、有異味的花,令人生厭者,忌用於敬神。供花不可以供月季之類有刺的花。
燈,供神所用之燈,要用一色芝麻油燃點,忌用六畜脂膏之油,否則會觸穢神靈。
水,道門稱奉獻齋壇之水為七寶漿。此水忌用生水及不潔之水。
果,供果必須是“時新果實,切宜精潔”。常見的是供奉“四幹四水”即四種乾果(如棗子、桂圓、松子、核桃等)、四種水果(如蘋果、金桔、西瓜等)一般以一、三、五個為一盤(棗、桂圓等則不限,成串的水果如香蕉、葡萄不限)。忌供雙盤,一般為單數,最大為九盤。供果忌供李子(道祖姓李)、石榴和西紅柿(這兩種水果的種子是由人或動物吃過之後隨糞便排洩出來的,不清淨,所以不用其供養神明)、以及如榴蓮、甘蔗之類的帶有怪異氣味或帶有汙泥的水果;梨是專為供給荒郊野外的孤魂野鬼所用,不可以拿來供奉神明;供圓形水果如西瓜、香瓜等不可以切開,切開不完滿之意;吃過的水果、祭拜過亡人鬼魂的水果,不可以拿來供養神明。供果取當令(本季節出產的)的水果為佳。
做道場時則在前面五供的基礎上,增設茶、食、寶、珠、衣五供,合為十供,主要用於大型法會中供養上聖高真。按道教醮壇儀軌,凡建大醮都要薦誠於天地三界,祈福於十方真宰。盡誠則有福果與靈驗,建醮更宜竭誠,禁忌穢雜。《靈寶領教濟度金書·設醮》指出,道教鋪設祭饌果餚,或五樣、或九樣、或十四樣、或二十四樣、或三十六樣,備以茶酒列於壇心。
供品可以隨便拿嗎
很多人以為吃了供奉過神仙的供品,可以消災延壽。用過開光的毛筆、紅布、鏡子等可開學啟智,所以在開光結束後很多人便去爭搶,甚至未經道長許可,私自取走。其實,這種做法都是不符合道教信仰的。
據《業報因緣經》載,偷盜四輩信施財物者,見世得癲狂病;偷盜齋食及供養寶器、法食者,見世逢霹靂雷電,惡鬼所傷;偷盜供養、醮壇器具等物者,見世生下賤,乞索覓食,無飽之身。毀壞大道形像者,見世生餓狗毒蟲身,飢寒無告,永不得食;偷盜三寶財物者,見世貧窮;偷盜三寶常住財物與六親享受者,今世父母離隔,男女常不同居之報。
所以,在道觀中如果想請些已經供奉過的供品帶回來,與家人共沾神恩,以期獲福滅罪,可與值殿道長說明情況。因道觀中各種供品很多,只要討要乞請一般都不會拒絕,莫要自己私下獲取大眾供奉祖師供品。
道教上香禮儀規範與禁忌
首先應該嚴整衣冠,將隨身攜帶物品放妥,手洗淨,然後請香。
道教上香,不可隨隨便便,應按照禮儀規範行事。
道教上三炷香,代表供奉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境以及居住於此的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位尊神。
正確的上香方式為:左手持香腳將香頭朝下點燃。可以默唸上香咒:“常焚心香、得大清靜”,倘若不小心香燃了明火,切忌用嘴吹滅,只用右手稍微扇一下、或者晃一下熄滅明火就可以了。
而後以左手拇指配合食指捏住香腳上端,右手拇指同食指捏住香腳下端,兩手如此舉香,置於胸前,彎腰三拜即可。
三拜過後從左手繞到香爐前,準備上香。
上香的時候須以右手持香,用左手把香插入香爐。真是因為,中國自古以右為尊,用左手代表自己身份較低,如同古人去對方家裡拜訪,跨入對方家裡門檻時,必需考慮對方的官職比自己是高是低, 比自己高階的只能先跨左腳——道教作為本土宗教,沿襲了老祖宗的這個傳統,所以我們以後再進宮觀,就再不能馬虎了,插香用左手,進門跨左腳。
先用左手拇指配合中指捏住第一支香插在香爐正中間可默唸:至心供養道、當願眾生、常伺天尊、永脫輪迴。
再用左手拇指配合左手無名指取第二支香插在右邊可默唸:至心供養經、當願眾生、生生世世、得聞正法。
最後以左手拇指配合食指取最後一支插在左邊可默唸:至心供養師、當願眾生、學最上乘、不落邪見。
誥文背不下了的不念亦可,心誠即靈。
三支香需要插得一樣高一樣直。取平安正直每支香之間的間隔不可超過一公分。三支香插完從右側繞回剛才拜拜的地方行抱拳禮。如果旁邊有師兄敲缽盂在對神像行完抱拳禮後也要對師兄行抱拳禮、師兄看到也會對你回禮。這就是道教上香的一般流程,到此完畢之後,從右側大門出大殿就可以了。
最後切記:不要在道觀內行合十禮。
在山東昌邑,大年初一的擺盤可能具有地方特色:
擺盤建議:
擺盤上可以放置一些寓意吉祥的食物,如:
大魚,象徵著生活富足、連年有餘。
花餑餑,它象徵著紅紅火火吉祥年。
豐盛的飯菜,包括大魚大肉等,以展示節日的豐盛和喜慶。
此外,大年初一,山東地區還有給長輩磕頭拿紅包、挨家挨戶拜年等習俗,紅包的起步價也相對較高,展現了山東人的豪爽與熱情。在擺盤時,也可以考慮將這些元素融入其中,以增添節日氛圍。
大年初一作為農曆新年的開始,上供擺盤確實有很多講究,這既是對傳統文化的尊重,也是寄託新年美好願望的方式。下面,我就給您詳細說說大年初一上供擺盤的一些習俗和講究:
一、擺盤的基本原則
數量講究:一般來說,上供的物品數量應以三或三的倍數為宜,因為“三”在傳統文化中常被視為吉祥、完滿的數字。比如,可以一盤水果、一盤點心、一盤肉這樣來擺放。
種類選擇:供品可以選擇水果、糕點、肉類等。水果方面,蘋果、橘子、香蕉、桃等是常見的選擇,但梨因為諧音“離”,通常不被用作供品。糕點則可以選擇一些寓意吉祥的品種。
擺放格式:供品應整齊地擺放在盤子裡,每個盤子中的物品數量也最好是三或三的倍數。比如,可以一盤放三個蘋果、一盤放三個糕點等。
二、具體的擺盤方式
香案設定:在擺放供品之前,需要先設定好香案。香案應放在清靜之地,如客廳等,切忌放在臥室內。香案上居中擺放神佛像或祖先牌位,前面擺放香爐、花瓶、燭臺等“五供”。
五供擺放:香爐居中插三枝香;左右兩側各放一個花瓶插鮮花三枝或五枝(以單數為宜);燭臺一對插紅蠟燭。這些物品共同構成了“五供”。
五穀五果:在“五供”前面還可以擺放五穀(五種顏色的穀物)和五果(五色水果)。五穀象徵豐收和富足;五果則寓意吉祥如意、平安健康。
三、其他注意事項
上供時間:大年初一上供的時間一般是在早晨八點之前完成個人清潔後進行。這樣可以確保供品的新鮮與敬意。
香火續燃:供品擺放妥當後應點燃三支香以表達誠摯的敬意。香火點燃後行跪拜之禮磕頭三個以顯示對神靈的崇敬。
供品處理:供品一般在大年初二或初三撤下。撤下的供品可以根據當地習俗和個人情況自行處理但通常不會再次食用。
四、趣味知識補充
在古代春節期間無論是尋常百姓家還是深宮內苑都會準備“歲朝清供”來迎接新年的到來。“歲朝”即一歲之始指農曆正月初一。人們會在案桌上擺放各種寓意吉祥的物品如花卉、水果、糕點等以祈求來年的平安與幸福。
希望這些資訊能幫助您在大年初一上供時更加得心應手。如果您還有其他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問題歡迎隨時向我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