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訊息網”援引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稱,當地時間1月21日,“烏克蘭軍隊”再次炮擊了頓涅茨克居民區,一處市場被擊中,莫斯科任命的所謂“頓涅茨克共和國”領導人普希林宣稱,“烏克蘭軍隊”炮擊已造成該國28人死亡、30人受傷,並宣佈1月22日為哀悼日。
俄羅斯外交部堅決譴責“烏克蘭軍隊”對頓涅茨克的炮擊,呼籲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譴責這一“恐怖襲擊”,並宣稱這些襲擊證明烏克蘭政府根本不願透過和平方式解決衝突,俄羅斯政府必須要完成“特別軍事行動”的所有目標和任務。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強烈譴責所有對平民和民用基礎設施的襲擊,包括今天對頓涅茨克市的炮擊”,其發言人指出,對平民和民用基礎設施的襲擊違反了國際法,這種行為不可接受且必須立即停止。
注意,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僅僅是譴責了對頓涅茨克市的炮擊,但並未指出到底是哪方炮擊了頓涅茨克市,這就有些意思了,因為,在這場“恐怖襲擊”後,越來越多的聲音,包括來自俄羅斯國內的聲音,認為這又是俄羅斯軍隊或俄羅斯情報機構的一次“假旗行動”,也就是說,很可能是俄羅斯軍隊故意炮擊頓涅茨克市栽贓烏克蘭軍隊。
烏軍“塔夫里亞”作戰集團聯合新聞中心明確表示,烏克蘭軍隊於1月21日炮擊頓涅茨克無關,“俄羅斯人正在散佈關於頓涅茨克市場被炮擊的資訊,我們負責任地宣告,塔夫里亞集團所屬部隊沒有參與本次事件!俄羅斯必須為被奪走的烏克蘭人的生命承擔責任。”
一些俄羅斯軍事博主則直接表示,1月21日對頓涅茨克的炮擊,極可能是俄軍自導自演。軍事博主揚·馬特維約夫透過比對現場照片,尤其是彈坑,認為不可能大口徑火炮或火箭炮造成的,而是120毫米口徑迫擊炮彈,“甚至連擊中後的煙也很相似”,而即便是發射增程炮彈,120毫米迫擊炮也最多隻能打13公里,烏軍必須非常靠近前線才能打到頓涅茨克的那個市場,要是這樣的話,烏軍完全沒必要冒險,使用常規身管火炮或火箭炮更安全,“因此,我認為是從前線方向在俄控領土上開火的”,“俄羅斯政府關於烏軍使用155毫米口徑火炮炮擊頓涅茨克的官方說法站不住腳,反而成了針對俄軍的證據”。
此外,還有一些分析人士透過反覆觀看影片,尤其是計算聽到火炮發射到炮彈落地爆炸的間隔,推算出炮擊地點距離頓涅茨克市場約4公里,得出結論認為炮擊是從俄軍控制的地區進行的,烏克蘭軍隊根本很難做到這一點,也沒必要冒險滲透到俄軍控制區。
到底是不是這麼回事,我們不清楚,但在俄羅斯軍隊於1月23日再次空襲基輔和哈爾科夫後,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宣稱,當天的空襲與“烏軍1月21日炮擊頓涅茨克”無關,並強調俄軍“不攻擊民生設施、居民區和平民,這正是俄軍與烏軍的根本區別所在”。
有對俄軍空襲烏克蘭較為熟悉的分析人士指出,佩斯科夫本次的發言很不正常,以往,克里姆林宮要麼對空襲烏克蘭沒有任何回應,要麼就是說報復烏軍襲擊俄羅斯軍事設施,但這次卻強調與1月21日炮擊頓涅茨克無關,什麼意思,此地無銀三百兩?我們只知道,自2014年至今,俄羅斯方面就一直在說烏克蘭軍隊“狂轟濫炸”頓涅茨克,但相比那些被俄軍炮擊俄烏克蘭城市,頓涅茨克現在依然完整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