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日本“交通新聞”網站2月1日文章,原題:世界造船市場份額“中韓佔八成”,曾經日本佔五成 日本中小型造船工業會會長越智勝彥1月表示,“不論內航外航,新造船市場都呈現逐步復甦的趨勢。加上日元貶值,今年也會維持這種局面。”
另一方面,中國同月宣佈,造船業三大指標——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均達到了世界市場份額的50%以上。不僅在油輪、散貨船、集裝箱船等主要船種上訂單增加,支撐國產車出口的汽車運輸船的建造量也在增加,可以看出中國作為商船的世界級工廠的地位逐漸穩固。
據日本船舶出口工會資料,日本造船廠在2023年簽約的出口船訂單量為272艘,總噸位加起來約1199萬總噸。這對於日本造船業來說並不樂觀。日本造船業在1956年建造量位居世界第一,一度佔據50%的世界市場份額。但在石油危機後的造船蕭條期,日本造船公司兩次削減生產裝置。與此同時,韓國和中國分別從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開始建設大型造船廠。
隨著中韓造船廠不斷增多,日本的訂單量和國際份額雙雙呈現下降趨勢,2022年造船完工量的國際市場份額,中國佔47%,韓國佔30%,而日本僅17%。
中國工信部1月15日公佈的資料顯示,2023年中國造船完工量4232萬載重噸,佔國際市場份額50.2%;新承接訂單量7120萬載重噸,全球佔比高達66.6%。特別是汽車運輸船的新接訂單量佔全球總量82.7%,油船佔七成,集裝箱船佔近五成,份額都很高。
輪船公司也出現選擇中國造船廠的傾向,日本海運公司海洋網聯船務近期向江南造船和長江船業訂購了12艘13000TEU甲醇雙燃料船。可見在建造高技術水平的船方面,日本造船廠也有所落後。(作者深水千翔,嚴格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