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
摘要:最近講述抗美援朝志願軍偵察兵的《偵察英雄》很火,描寫偵察兵的戰爭劇還真不少,為什麼戰爭劇都這麼喜歡採用偵察兵的題材?
最近講述抗美援朝志願軍偵察兵的《偵察英雄》很火,描寫偵察兵的戰爭劇還真不少,為什麼戰爭劇都這麼喜歡採用偵察兵的題材?
屈指數來,以偵察兵為題材的戰爭劇就有:1954年上影廠拍攝的《渡江偵察記》,1958年志願軍京劇團演出的現代京劇《奇襲白虎團》(後來成為樣板戲),1960年八一廠拍攝的《奇襲》,1974年北影廠拍攝的《偵察兵》,1987年吧異常拍攝的《閃電行動》……
說起來,偵察兵還不能算是一個兵種,但又和普通的步兵不同。在人民軍隊的歷史上,早期並沒有偵察兵的固定編制,紅軍時期紅一軍團有偵察連,但到了八路軍時期,115師的直屬部隊中倒沒有偵察連了。解放戰爭初期各野戰軍情況也是各不相同,直到解放戰爭後期,1948年1月的全軍整編,不但統一了番號,還在軍、師、團編制裡將偵察兵的編制固定了下來,步兵團有直屬偵察排,步兵師、步兵軍則都設有直屬偵察連。
而這些偵察兵不但負責戰場偵察,而且還負責現代特種兵的滲透、襲擾、破壞等非常規作戰任務。例如上述這些戰爭劇裡表現的,大都就不是單純的戰場偵察。《渡江偵察記》是先遣渡江的戰略偵察,《奇襲》和《奇襲白虎團》則是名副其實的特種作戰。
在人民軍隊的歷史上,很長一段時期,是沒有特種兵這個概念的。儘管在1940年代是有特種兵這個名字的,但當時的特種兵是指陸軍中除了步兵以外的技術兵種,包括炮兵、裝甲兵、工兵都被稱之為特種兵。解放戰爭期間,東北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都有特種兵縱隊,都是由炮兵、裝甲兵組成的部隊。
所以,偵察兵就承擔了現代特種兵的絕大部分作戰使命,從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直到1980年代的南疆作戰,都是如此。一直要到21世紀之後,解放軍才正式組建了特種兵部隊,在各大軍區、各集團軍的編制裡設立了特戰旅、特戰大隊等特種兵單位,也是這時候開始,偵察兵才算真正迴歸了專司戰場偵察的戰術使命。
也就是說,在21世紀之前,解放軍的偵察兵其實就是特種兵。
特種兵,受到娛樂圈的青睞,也就不奇怪了。特種兵,聽起來就是神秘而刺激,而且特種兵的任務都是深入敵後,充滿了驚險曲折,而且個個都是身手不凡的精英。所以,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特種兵自然都是最受娛樂圈首選的題材。如早期的史泰龍的《第一滴血》,斯瓦辛格的《鐵血戰士》,之後的《海豹突擊隊》、《終極名單》等等都是特種兵題材。國內最近十多年也有很多特種兵題材的影視劇,如《我是特種兵》、《戰狼》、《紅海行動》都是特種兵題材。
所以,這些偵察兵題材的影視劇,其實就是特種兵題材,只不過是換了名字而已。
就以《偵察英雄》來說,偵察連尤其是尖刀班——1排1班,是劇中男主師偵察科長梁辰(羅晉飾演)最器重的利刃,他經常帶著偵察一班深入敵後執行各種任務。而偵察一班的戰士,不但個個單兵軍事素質過硬,而且每個人都身懷絕技,有的善於循跡追蹤,有的精通爆破排雷,有的武藝過人,是擒拿格鬥的高手,還有負責火力壓制,以及會敵方語言,熟悉敵方的各種情況……妥妥的就是一個特戰小分隊的完美組合。
相比普通的步兵連,偵察連由於需要擔負戰場偵察以及特種作戰,所以要求也遠遠高於普通的步兵連,單兵軍事要求都是出類拔萃的,尤其還要強化潛伏、射擊、格鬥等各種作戰技能,具備極強的小分隊作戰能力。所以偵察連通常和炮兵單位、工兵單位一樣都是直屬於軍、師,由軍、師首長直接掌握,具體指揮通常由偵察科長負責。正如《偵察英雄》裡師長所說,偵察連是他的寶貝疙瘩,無論是人員配置還是武器裝備,都是最優先級別。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把偵察連當作普通步兵連來使用的。
像《偵察英雄》裡最後的禿鷹嶺之戰,師長也都不捨得讓偵察連去搶佔禿鷹嶺,最後還是梁辰主動率領偵察連主動去搶佔禿鷹嶺,不惜犧牲偵察連夜要奪取整個戰役勝利。
偵察連的人員配置通常都是高職低配,也就是級別更高的幹部來擔任級別低的職務,例如偵察連的連長孟照先(朱嘉鎮飾演)和指導員陳述民(上白飾演)都是偵察科的參謀,這就是副營職,但同時兼任偵察連的連長和指導員。而偵察一班的班長李萬福(韓鵬翼)、齊祿(黃澄澄飾演)如果到了普通的連隊,當個排長也都是綽綽有餘的。
在現實中,如果一線部隊基層幹部傷亡很大,需要抽調直屬部隊的幹部去充實一線的話,偵察連的連排幹部都會提升一級,例如排長當副連長,副排長當排長。
由此可見,偵察連確實不同於普通的步兵連隊,是真正的精英連隊。
搞清楚了這些,就能明白為什麼戰爭劇會這麼喜歡採用偵察兵題材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