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戰是裝甲部隊發展的巔峰,尤其是德軍裝甲師為前鋒的“閃擊戰”所取得的輝煌戰績,更是令人驚歎。相比德軍、蘇軍的裝甲部隊,美軍裝甲師反而是不不太為人所知,更少人知道美軍裝甲師的裝備、戰鬥力並不比德軍裝甲師遜色,甚至可以說是二戰中編制和裝備最科學最均衡的裝甲師。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裝甲部隊發展的巔峰,尤其是德軍裝甲師為前鋒的“閃擊戰”所取得的輝煌戰績,更是令人驚歎。相比德軍、蘇軍的裝甲部隊,美軍裝甲師反而是不不太為人所知,更少人知道美軍裝甲師的裝備、戰鬥力並不比德軍裝甲師遜色,甚至可以說是二戰中編制和裝備最科學最均衡的裝甲師。
美軍裝甲部隊的肇始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1917年10月,美國遠征軍司令部設立了坦克司令部,並決定在法國朗格勒地區籌建美軍坦克訓練學校。1918年4月,美軍將在坦克學校受訓的部隊,配備法國提供的輕型坦克,組成美軍暫編第1輕型坦克營,這就是美軍第一支裝甲部隊。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長期推行孤立主義和平主義,所以軍備廢弛,裝甲部隊的發展長期停滯不前。直到1940年7月10日——這個時間節點,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爆發,德軍裝甲部隊在戰場的耀眼表現,這才使得美軍開始認識到裝甲部隊的價值和作用——美國陸軍部正式下令組建裝甲兵部隊。同時規定,美軍所有裝甲力量整合組建美軍裝甲第1軍,下轄第1裝甲師和第2裝甲師。
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變,美國正式參戰。美國陸軍隨即宣佈將大規模擴建裝甲部隊,計劃組建46個裝甲師,最後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總共組建了16個裝甲師,番號分別是第1-第14裝甲師、第16裝甲師和第20裝甲師。
最初的裝甲師的編制,沒有團級編制,直接下轄6個坦克營和3個裝甲步兵營,被稱為1942年型裝甲師,但由於1943年2月,美軍裝甲部隊在北非凱瑟林山口戰役中慘敗,美國陸軍司令部將慘敗原因歸咎為裝甲部隊的編制不當,裝甲步兵營的數量大大少於坦克營,因此無法為坦克營提供足夠的步兵掩護和支援,所以就對裝甲師的編制進行了大幅調整,按照坦、步、炮比例1:1:1的原則,下轄3個坦克營、3個裝甲步兵營和3個裝甲炮兵營,這種編制就被稱為1943年型裝甲師,這也是美軍裝甲師在二戰期間最主要的編制模式。
這種編制十分靈活,還可以將1個(或2個)坦克營、1個(或2個)裝甲步兵營和1個裝甲炮兵營組成團級戰鬥群。在戰爭中美軍經常是以這樣的團級戰鬥群投入戰鬥,而不是整個裝甲師。
1943年型裝甲師也被稱為輕裝甲師,在美軍16個裝甲師中有14個這樣的輕裝甲師,只有第2、第3裝甲師是加強版的裝甲師,下轄9個坦克營、3個裝甲步兵營和3個裝甲炮兵營,因此也被稱為重灌甲師。
接著來詳細介紹一下美軍1943年型裝甲師的編制情況:
每個1943年型裝甲師除了下轄3個坦克營、3個裝甲步兵營和3個裝甲炮兵營的主要作戰單位之外,還有1個機械化騎兵偵察營(也叫機械化騎兵偵察中隊),另外直屬部隊還包括裝甲維修營、裝甲工兵營、裝甲救護營、通訊連;以及在戰時狀態可以根據作戰任務需求,臨時編入其它的營級單位。
每個坦克營下轄營部和直屬連、3箇中型坦克連和1個輕型坦克連。營部裝備4輛吉普車、2輛M5半履帶裝甲車;營直屬連連下轄連部、偵察排、迫擊炮排和突擊炮排,裝備11輛吉普車、8輛M5半履帶裝甲車、3輛M21自行迫擊炮、3輛M4(105毫米炮)“謝爾曼”中型坦克。
每個中型坦克連下轄連部和3箇中型坦克排,其中連部擁裝備3輛M4“謝爾曼”中型坦克和1輛吉普車,每個坦克排裝備5輛M4“謝爾曼”中型坦克,全連共18輛M4“謝爾曼”中型坦克。
每個輕型坦克連下轄連部和3個輕型坦克排,連部裝備2輛M5A1“斯圖亞特”輕型坦克和1輛吉普車,每個坦克排裝備5輛M5A1輕型坦克。1944年以後,M5“斯圖亞特”輕型坦克全部被M24“霞飛”輕型坦克取代了。全連共18輛M5“斯圖亞特”輕型坦克。
一個坦克營總共裝備59輛M4“謝爾曼”中型坦克和18輛M5“斯圖亞特”輕型坦克。
每個裝甲步兵營下轄營直屬連,3個來復槍連,1個後勤保障連。營部裝備2輛摩托、3輛吉普車和1輛M5半履帶裝甲車,營直屬連下轄連部、偵察排、迫擊炮排和突擊炮排,裝備1輛WC-51中型吉普車、3輛卡車、8輛M5半履帶裝甲車、3輛M21自行迫擊炮、3輛M7“牧師”105毫米自行榴彈炮和1門37毫米反坦克炮。
每個來復槍連下轄連部和3個來復槍排和1個反坦克排,其中連部裝備1輛吉普車、1輛M5半履帶裝甲車,每個來復槍排裝備4輛M5半履帶裝甲車、1輛M21自行迫擊炮,反坦克排裝備1輛吉普車、3輛M5半履帶裝甲車、3門57毫米反坦克炮。全連共裝備3輛吉普車、17輛M5半履帶裝甲車、3輛M21自行迫擊炮、3門57毫米反坦克炮。
一個裝甲步兵營總共裝備16輛吉普車、59輛M5半履帶裝甲車、12輛M21自行迫擊炮、3輛M7“牧師”105毫米自行榴彈炮、1門37毫米反坦克炮、9門57毫米反坦克炮.
每個個裝甲炮兵營下轄營部直屬連和3個裝甲炮兵連,每個裝甲炮兵連裝備18輛M7“牧師”105毫米自行榴彈炮,全營共54輛M7“牧師”105毫米自行榴彈炮。
還有1個機械化騎兵偵察營下轄營部直屬連、3個機械化偵察騎兵連和1個輕型坦克連,裝備12輛M8“斯科特”裝甲車、45輛M3半履帶式裝甲運兵車、20輛M5“斯圖亞特”輕型坦克。
全師編制兵員11000人,主要裝備包括177輛M4“謝爾曼”中型坦克、74輛M5“斯圖亞特”輕型坦克、12輛M8“斯科特”裝甲車、222輛M5半履帶裝甲車、36輛M21自行迫擊炮、63輛M7“牧師”105毫米自行榴彈炮、3門37毫米反坦克炮、27門57毫米反坦克炮。無論裝甲作戰能力、機動能力和火力都十分強大而且均衡。
至於另外2個重灌甲師就在輕裝甲師的基礎上再增加6個坦克營,也就是再增加354輛M4“謝爾曼”中型坦克和108輛M5“斯圖亞特”輕型坦克——這個裝甲師的坦克數量簡直就是恐怖了!
可見,美軍裝甲師的重型裝備數量還是很可觀的,整體戰鬥力也是非常強悍的,並不比眾所周知的德軍裝甲師遜色多少。肯定有人會問,那麼美軍裝甲師和德軍裝甲師對陣,會是什麼結果?
其實,在戰場上雙方各出動一個裝甲師進行對決的情況是幾乎不存在的,每次戰鬥裝甲師都會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得到其他部隊的支援和配合,美軍更是會得到強大的空中支援,所以這種一對一的PK只能停留在直面上。
最後要說明的是,裝甲師和坦克師有什麼區別?一般來說,西方國家更多采用裝甲師,而以蘇聯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國家更多采用坦克師。從軍事角度上說,坦克部隊的比例為主的叫坦克師,機械化步兵部隊的比例為主的則叫裝甲師——具體來說,下轄2個坦克團和1個機械化步兵團的叫坦克師,而如果下轄2個機械化步天營和1個坦克團那就是裝甲師了。不過美軍的裝甲師,則是坦克和機械化步兵的比例相同,算是個特例。
各個國家的情況各不相同,簡單歸納一下,以坦克為主的裝甲部隊叫坦克師,以機械化步兵為主,或者更注重多兵種合成化的裝甲部隊就叫裝甲師。坦克團和裝甲團的情況也基本是按照這個標準,到了營一級基本上都是以單一兵種為主了,所以也就沒有裝甲營(二戰德軍的重灌甲營又另當別論),就是坦克營、機械化步兵營或者摩托化步兵營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