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訊息網11月2日報道 據德國新聞電影片道網站11月1日報道,以色列軍方稱,他們已經打死哈馬斯在加沙地帶僅存的高階官員之一伊茲·丁·卡薩卜。卡薩卜是哈馬斯政治局成員,負責協調與加沙地帶的其他極端組織的關係。
加沙地帶遍地廢墟
以軍公佈了一段空中拍攝的影片,顯示火箭彈擊中了這名哈馬斯官員的車輛。卡薩卜的一名工作人員也在襲擊中喪生。哈馬斯證實了兩人的死亡。
報道稱,自去年10月7日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襲擊,引發加沙戰爭以來,以色列已擊斃包括哈馬斯領導人葉海亞·辛瓦爾在內的幾乎整個哈馬斯領導層。這可能會使實現停火和釋放剩餘人質的工作變得更難,因為哈馬斯方面已幾乎沒有可與之談判並達成協議的聯絡人。
另據路透社11月1日報道,以色列軍方1日表示,他們是在汗尤尼斯的一次空襲中擊斃了哈馬斯高階官員卡薩卜。
報道稱, 哈馬斯在一份宣告中對卡薩卜的死亡表示哀悼,並補充說,他和另一位名叫阿耶什的哈馬斯官員乘坐的汽車在加沙遭到以色列襲擊,兩人同時死亡。
哈馬斯訊息人士告訴路透社記者,卡薩卜是哈馬斯在加沙的一名地方組織成員,而不是其決策機構成員。(編譯/焦宇 郭駿)
延伸閱讀
新一輪襲擊之後,以色列和伊朗還在互放狠話。但對於外界來說,此次以色列對伊朗的空襲,讓人們觀測到了以軍在竭盡全力之下對伊朗本土威脅能力的上限,同時也從側面窺探到了伊朗國土防空能力的冰山一角。
這一輪交鋒再次證明了之前一個基本判斷——伊朗和以色列根本不是一個平起平坐的對手。以色列在10月25日的空襲規模幾乎就是以色列國防軍自身的極限,甚至由於遠端彈藥和友軍加油機的稀缺,是否具有在短期內頻繁執行類似任務的可能性都存疑。而伊朗那一套遠端導彈、無人機+盟友網路的模式,遠比以色列更加適應中東鬥爭現狀,且充分的彈藥庫存保證了伊朗未來進一步升級的潛力。
伊朗-以色列這次遠端交戰再次證明了,戰爭不是軍事科技鬥獸棋,只要技術沒有巨幅代差、本身體量夠大、比敵人更有耐心、更適應地區戰爭模式,你就能贏。
以色列空襲伊朗的模式與伊朗方面的損失
根據蝸牛柯基對伊朗Tebyan團隊釋出的以色列襲擊伊朗詳細過程演示影片的總結,我們可以知道當天100架以色列戰機從3個機場發動進攻。同時,美國的偵察機和空中加油機為以空軍提供了大量支援,位於波斯灣的美國基地還干擾了伊朗的雷達和衛星。
隨後,以色列戰機飛越敘利亞領空進入伊拉克,在沒有靠近伊朗邊境的情況下,向伊朗發射了藍麻雀、岩石和Air Lora導彈。打擊分三波,第一波攻擊襲擊了胡澤斯坦省的雷達和防空系統。第二波攻擊的目標是帕爾欽和德黑蘭的一個導彈基地,第三波襲擊目標是導彈工業。尚不清楚沙赫魯德導彈設施是如何遭到襲擊的。
以色列發射的藍麻雀、岩石和Air Lora導彈 影片截圖
伊朗的MiG-29、F-14和F-4成功攔截了一些導彈。伊朗製造的Meraj雷達系統識別了以色列的導彈,防空系統成功擊落了多枚導彈。
從伊朗方面的覆盤可以看出,以色列打擊伊朗效果極差,絕不是出於主動控制不升級事態的考慮,而是從行動策劃一開始,以色列軍方就遇到了遠端火力投射能力遠不如伊朗的麻煩。同時美國要求以色列不能集中攻伊朗擊煉油設施、核設施。因此以色列只能選用了這種攤大餅摸獎的方式,以求可以蒙中幾個伊朗疏於防備的高價值目標。
而且為了防止戰機過於靠近伊朗本土被擊落,以色列只使用了包括由靶彈改裝的“藍麻雀”空射彈道導彈在內的空射彈道導彈進行遠端打擊。以軍所使用的這批空射彈道導彈的效能和數量本質上非常有限,其突防能力、精度、戰鬥部裝藥量相比於同射程的陸基彈道導彈都不是很強。只是由於這類空射導彈相比於以色列其他武器突防能力更強且射程遠,普遍可以達到幾百到一千公里以上射程,所以選擇它們在伊朗各型防空武器的射程範圍外進行打擊。
正因如此,這次以軍的空襲戰機本身並沒有什麼損失。而從伊拉克的薩拉丁省發現的以色列導彈的推進段殘骸看,絕大部分以色列戰機都是在伊拉克境內發射的導彈,隨後直接返回了以色列。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巴蓋裡也證實了這個說法,他表示“伊朗武裝部隊並未監控到任何以色列戰機進入伊朗領空”。
由此,我們可以直觀得出結論:相比伊朗,以色列在報復手段的選擇上窘迫得多,畢竟伊朗可以非常輕鬆選擇射200枚彈道導彈,300枚彈道導彈,甚至是1000枚彈道導彈。而且伊朗的大型中程彈道導彈,威力就是要比1-2噸的空射彈大得多。
伊朗展示其地下導彈城中的導彈 影片截圖
總體來說,這次空襲效果有限的原因是多樣的:1.很多來襲導彈被伊朗防空系統攔截;2.絕大部分導彈用於分散攻擊軍事基地/軍工目標;3.以色列使用導彈威力又偏小。這樣的報復行動就會讓人不禁想問一個問題,同樣是兩國互打,差距為什麼會那麼大呢?這就要從兩國的建軍思路和模式差異上開始分析。
伊朗與以色列遠端打擊部隊的建軍模式差異
首先我們要解答一個問題,為什麼以色列人不能像伊朗那樣組建一支自殺式無人機和彈道導彈部隊?這裡我們可以從裝備建設和戰略的角度進行解答。
從裝備建設上看,原因很簡單,以色列空軍太強了,以至於他們根本沒有任何動力來發展一支像伊朗那樣的遠端導彈部隊。在以色列人看來,所有出境報復的行動都可以由空軍來進行,所以沒有必要再去建立一個職權重複的單位“浪費資源”。
以色列三個機場起飛了大約100架飛機 影片截圖
而相對的,伊朗人由於空軍太弱了,被迫要選擇一條不依賴固定翼空軍進行遠端打擊和威懾的道路。這種揚長避短的需求,讓伊朗數十年如一日的投入大量資源來鑽研發展遠端導彈和無人機。
所以真到了伊朗以色列開戰的時候,以色列不僅自己沒有,臨時抱佛腳也弄不到彈道導彈,因為美國人在這方面也幫不了以色列。原因很簡單,以軍的毛病美軍也有,美國人的陸軍遠端導彈部隊也因為美國空軍的強勢變得很爛,能大量使用的現役裝備只有提供給烏軍的300公里射程的ATACMS,根本沒法用。
從以色列的戰略角度看,這個問題就更簡單了。以色列幾十年來的戰略目標,就是鎮壓周邊的反以武裝、鎮壓真主黨、鎮壓哈馬斯以及約旦河西岸那些連槍都沒有幾桿的反抗分子。在這種幾十年如一日的現實需求下,以色列只需要高效、價效比高的戰術空軍就夠了。畢竟一枚遠端巡航導彈、彈道導彈即使再便宜,也得至少幾十萬上百萬美元。相對的,用F-35去扔鐵炸彈,整套打擊流程成本價最多也就幾萬十幾萬美元。
但是伊朗人自建軍起始,它最重要的假想敵一直都是1500公里之外的以色列,還有幾百公里外擁有絕對空中優勢的中東美軍。其一切軍事理論和軍隊建設,自然而然都以如何面對以色列和美國在地區的優勢空軍進行戰略戰術交火為前提。
所以這就造成了以色列在面對這種隔著1200到1500公里進行戰略轟炸的需求時,應對能力和打擊效率遠遠不如伊朗人。畢竟伊朗人幾十年前就準備好了要打這種仗,而以色列的軍事模式從一開始就沒怎麼認真想過該怎麼打這種仗。
所以很多以色列人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希伯來語新聞網站瓦拉評論區中有一個老哥的評論非常經典:“以色列現在正在為空軍反對建立導彈部隊的傲慢付出代價。伊朗人只需要花一秒鐘按下按鈕發射導彈(導彈本身的採購價可能就100萬美元),就可以完成報復,這非常輕鬆。而我們以色列人則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來進行準備,進行大量的飛行訓練,空中加油等等。”
但事已至此,面對幾十年的積澱差距,臨時抱佛腳已經晚了。
伊朗與以色列回合制衝突的實質
由於擁有充分的地理緩衝空間,伊以之間的衝突並不像哈馬斯與以色列,或者是真主黨與以色列那樣,隨時刀口見紅或者進行無底線鬥爭。這也意味著雙方有很大的政治操作空間,而政治操作是需要反應時間的,這在政治上導致了雙方的每一波次交鋒都被拖得很長。
在伊朗方面,這種政治運作主要是讓德黑蘭軍政高層內部的意見統一,以及統一高層對形勢的發展判斷。而在以色列與美國一側,兩國基於國家利益的博弈則要複雜的多。畢竟美國不希望戰爭進一步的升級,進而導致美國被迫以地面戰的形式介入這場美國人根本不想打的戰爭。
客觀來說,雖然中東美軍擁有3萬左右的總兵力,但其中只有3000左右的戰鬥部隊,戰鬥力極弱,其配屬的防空武器和重武器的數量也遠不如以色列國防軍。一旦跟伊朗撕破臉,兩三萬以色列後勤部隊和二線技術單位為主的駐軍,還要擔心伊朗導彈、遠火打擊可能會造成的大量人員傷亡。畢竟駐軍人數達到1.3萬人的卡達烏戴德空軍基地(美軍中央司令部所在地)距離伊朗本土只有280公里,而且現在美軍很難抽出機動兵力來大規模介入中東。所以從戰爭角度看,中東美軍已經變成了伊朗人手中跟西方討價還價的一個“人質”。
自然而然地,美國方面希望用一切手段,讓以色列人放棄打擊伊朗敏感目標,避免局勢進一步升級,尤其是不能夠升級到跟伊朗的全面衝突。最好就如同4月14日那次伊朗襲擊後一樣,以色列外交場合喊兩句“伊朗導彈造成傷害甚小,攔截率高達99%”的宣傳口號,然後繼續吃啞巴虧就行。
但美國又無法徹底威壓以色列,除了猶太院外遊說集團,以色列也是美國在整個中東唯一一個可充分信任的強力打手,美國中東政策無法承受失去以色列的代價,在有求於人又自身實力不濟的情況下,美國尤其是中東美軍自然無法對以色列過分強硬。
以色列的情況則有很大的不同,以色列民眾和內塔尼亞胡的政治合作者迫切希望看到對伊朗展開對等的強力報復。要不要報復、怎麼報復這個問題,直接關係到內塔尼亞胡政權的穩定度,是以色列難以妥協的底線問題。但恰恰針對伊朗本土的大規模打擊沒有美軍支援,單靠以軍根本無法獨立完成,這造成了以色列與美國的雙重博弈。這一來二去,流程自然快不起來。
大局上看,伊朗目前根本沒有進入戰爭狀態,中東變局沒有對伊朗國力和戰爭潛力造成直接衝擊,而以色列和中東美軍早在一年前就和伊朗盟友陷入了高強度廝殺且消耗頗大。正因如此,伊朗在與美以的博弈中顯得並不著急,而是更傾向於明面上打後手牌徐徐圖之,桌面下繼續支援抵抗之弧進一步消耗美以實力,同時儘可能讓伊朗不直接下場,就像他們在敘利亞和伊拉克做的那樣。如果有的話,伊朗主動出牌的環節應該會是戰爭的下一階段——以色列在南黎巴嫩和加沙的全面失敗之後。
而且雙方的軍事裝備條件,也在客觀上限制了伊朗和以色列之間的軍事互動。以色列軍隊和哈馬斯、真主黨之間的互動,其實就沒有什麼回合制。雙方導彈、航彈你來我往,整個報復過程非常及時。但是對於伊朗的話,鬥爭條件就不一樣了。
伊朗地下導彈城中導彈儲存數量不少 影片截圖
以色列的空軍基地和伊朗首都德黑蘭直線距離超過1500公里,這使得雙方要想給對方造成一個比較嚴重的損失,那麼必然要經過一個相當稠密的策劃,雙方要保證足夠的單波次空襲投擲火力足夠猛烈。如果只是稀稀拉拉的打幾發導彈,以色列、伊朗的國土防空網都足夠密集,造成不了什麼影響。所以伊朗和以色列之間要麼就大打,要麼乾脆別打。
這二者對以色列影響尤其大,畢竟伊朗人只需要對著那幾個重要且明顯的基地關鍵目標,把成旅的導彈車拉出去射導彈,然後根據外部衛星圖片評估打擊後效就行了,但是以色列人要麻煩得多。
根據以色列媒體的採訪,這批參與空襲伊朗的以軍飛行員需要提前一個月進行訓練如何大編隊的投擲遠端導彈,畢竟這次行動跟以軍平時對加沙和黎巴嫩的“自由轟炸”作戰模式並不一樣,麻雀空射彈道導彈也並不是他們平時常用的彈藥,這又要佔用額外的訓練時間。
以軍要去做各種各樣的保密工作迷惑伊朗人,同時還要組織預警機探路,組織加油機給空襲機隊加油,這些特種機隊還需要等待美國援助,一來二去是非常漫長的。
同時,以色列情報部門還需要收集伊朗境內高價值目標的準確情報。因為以軍對伊朗的每次打擊都需要在遠端彈藥、特種機群、空襲機群、友軍耐心、突襲時機、民眾信心等方面付出大量前期資源投入。憑藉以色列人有限的資源,短時間可能只能進行一兩次如此大規模遠端空襲。面對這種不能浪費的戰機,情報收集部門的壓力非常大。
所以摩薩德和軍事情報局挑選目標時要慎之又慎,必須要保證這個目標本身有國際觀瞻,還要保證這個目標本身有一定的價值,對戰爭程序有一定的影響。等空襲完畢後,還要做後效評估。很顯然這一串流程跑下來非常麻煩,以色列人被打了之後一個月才報復也不讓人意外。
綜合來看,雙方隔著這1500公里的距離,確實造成了雙方交鋒反應週期都非常的長,讓整個戰爭形勢變得和回合制一樣。
報復不會停止,但是伊朗還有很大升級空間
10月27-29日,伊朗軍政高層陸續開始針對以色列的空襲做出官方回應。以色列媒體稱哈梅內伊,“已經批准了對以色列的回擊。”革命衛隊總司令薩拉米稱:“猶太復國主義實體對伊朗的直接侵略,會給實體帶來難以想象的痛苦後果!”曾經參與過10月1日“真實承諾2”軍事行動的革命衛隊高階軍官穆罕默德·禮薩·納格迪表示:“伊朗將於未來幾天內發動報復性打擊。”
目前來看,不排除伊朗在未來1-2個星期內,對以色列展開又一輪導彈無人機攻勢的可能。自從2017年伊朗首次從本土發射彈道導彈打擊敘利亞地區ISIS恐怖分子基地開始,伊朗軍方和政治最高層明確發出的遠端打擊威脅,幾乎每一次都兌現了:
2020年對美軍艾因阿薩德基地打擊效果非常顯著 資料圖
2017年6月萊拉特蓋得爾行動(Operation Laylat al-Qadr)導彈襲擊斃傷了超過170名ISIS分子。2018年9月伊拉克庫爾德民主黨總部攻擊行動(2018 Democrat Castle missile strike)造成18人死亡、50人受傷,死者中至少有6人為伊朗庫爾德民主黨中央委員會委員。2018年10月打擊穆哈拉姆行動(Zarbat-e Muharram)。2022年3月庫爾德斯坦打擊行動,破壞了美國駐埃爾比勒領事館新大樓,伊朗方面宣稱總計炸死7名以色列摩薩德特工,重傷2人,輕傷數量未知。
2020年1月烈士蘇萊曼尼行動(Operation Martyr Soleimani)中,10-15枚彈道導彈攻擊了伊拉克美軍的艾因阿薩德(Ayn al-Asad)空軍基地,此次襲擊徹底摧毀了5個大型帳篷(疑似為生活設施)、1個不明建築物(疑似為軟質油庫)、1個長條形的大型倉庫、1個機庫、1個無人機地面控制中心,打斷了1條主要跑道、1個機場T型跑道分岔口,嚴重損毀了3個大型帳篷(疑似為裝備/戰機維護設施)、2個機庫。伊朗方面聲稱此次襲擊造成美軍80人死亡、200人受傷,美方聲稱美軍無人死亡、110人腦震盪。此外,還有2022年9月庫爾德斯坦打擊、2021年敘利亞坦夫美軍基地打擊等等,不勝列舉。
參考歷史案例,在革命衛隊總司令級別的人物明確公開表示非打不可的時候,真打的可能性還是很高的。革命衛隊高階軍官普遍任期極長,競爭也比較激烈,沒什麼人會拿打仗開玩笑降低自己的公信力。如果站在伊朗國家角度,即使這次以色列的空襲造成的實際破壞並不大,但畢竟也是以色列第一次公開以大規模空襲的方式攻擊伊朗本土,為了不開個壞頭,伊朗也有動機嚴肅對待此次襲擊,並進行適當的回應。
客觀上來說,根據第三方觀察,伊朗遠端導彈和遠端自殺式無人機的庫存十分充足,各型彈道導彈在2-3萬枚以上,遠端自殺式無人機也有幾萬架。而且筆者估計伊朗射程可以覆蓋特拉維夫的中程彈道導彈產能約在每年1000發,遠端自殺式無人機產能可能達到了年產1萬架以上。而且由於面對美國空軍的強大壓力,伊朗將大量關鍵生產流程轉入了地下工廠,其加固後的工廠產能完全可以彌補長期消耗。
相反,以色列空軍的“藍麻雀”等其他導彈的儲量和產能都極其低下,固定翼機群執行大規模遠距空襲成本極高。這使得以色列在這種與伊朗進行長期不對等的較量中幾乎必然落入下風。這種也導致可能出現一種潛在的極端情況,由於本輪以色列對伊朗的打擊過於失敗,不排除以色列會在伊朗報復前,集中剩餘物資再對少數關鍵目標,進行一輪所謂先發制人的打擊。透過虛張聲勢,謀求建立新的威懾等式,讓伊朗不敢升級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