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當前的政權來說,特朗普勝選意味著日本面臨的不穩定因素將持續增加,在這種情況下,與中國合作成為了石破茂的“最佳選擇”。
特朗普勝選後,中日雙方改善關係的動作頻頻。11月22日,中方外交部宣佈,自本月30日起恢復對日本公民的短期停留簽證免籤政策,延續至2025年底,且免籤停留期限由原來的15天延長至30天。
【中國宣佈對日本實行免籤】
簽證政策往往被外界視為兩國政治關係冷暖的晴雨表。因此,這一舉動被外界解讀為中日關係回暖的重要訊號,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近期,中日兩國領導人和高層間展開了密切互動。
11月15日,中方在利馬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與日本首相石破茂舉行了會晤。會後,日本外務省人士透露,16日的進一步會談氛圍明顯較以往更為“積極”。
隨後,11月19日,日本自民黨和公明黨幹事長及國家公安委員會委員長在東京舉行會談,雙方達成共識,將重新啟動中日執政黨間交流,並計劃於年內組織自公兩黨代表團訪華。
此外,日方高層的訪華行程也在穩步推進。
據日本方面透露,外相巖屋毅正協調於年內訪問中國,若成行,這將是繼去年4月時任外相林芳正訪華以來,日本外相的再度訪華,也是巖屋毅自上任以來的首次正式訪問。訪華期間,雙方計劃探討啟動中日高級別人文交流磋商機制。同時,首相石破茂也表達了對訪華的濃厚興趣。
顯而易見,石破茂政府自上臺以來,正在以積極姿態推進中日關係回暖。而日方之所以趕在特朗普就職前加速改善對華關係,可能主要基於以下考量:
【日本外務相巖屋毅或將很快訪華】
首先是經濟需求。中國是日本最重要的貿易伙伴,面對特朗普上臺後可能推行的“美國優先”政策和貿易保護主義壓力,與中國保持密切且穩定的貿易關係,可以極大地對沖特朗普上臺給日本帶來的經濟風險。
其次是安全考量。日本擔憂特朗普政府將要求其承擔更多駐日美軍經費,同時迫使日本大規模採購美製武器裝備,增加經濟負擔。
第三,特朗普在價值觀上的混亂,而且強調“不把美國的價值觀強加給他國”,使日本在中美之間的戰略選擇壓力有所緩解,為其調整對華政策提供了空間。
而石破茂表現出的“改善對華關係”姿態引發了西方,尤其是美國的高度關注。
【中日關係改善將對美國遏華戰略形成衝擊】
近年來,美國透過構建“遏華包圍圈”,強化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盟友的協作,試圖在經濟、軍事和外交層面對中國施壓。然而,中日關係的緩和正在削弱這一戰略的有效性。
作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核心盟友,日本的對華政策走向對美國的遏華戰略能否實現至關重要。如果日本與中國在經貿、氣候變化或區域穩定等領域展開更加緊密的合作,這將直接削弱美國對中國的對華施壓,並可能促使其他國家重新評估自身在中美競爭中的位置。
如果這一趨勢持續,不僅會對美國在區域內的影響力形成挑戰,還可能會使美國主導的對華圍堵政策化為泡影,進而推動亞太地區地緣格局的重塑。
需要指出的是,中日關係加速回暖是日本為應對特朗普政府不確定性做出的務實選擇。然而,日本國內一些人的對華的負面認知,仍然是制約兩國關係取得根本性突破的重要障礙。
總而言之,面對特朗普上臺帶來的巨大風險,推動對華關係的改善是石破茂政府做出的最優選擇。當前日本政府要做的,就是將雙方達成的政治共識轉化為具體政策和實際行動,不要讓好不容易升溫的中日關係又跌回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