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訊息網12月11日報道 據英國天空新聞頻道網站12月10日報道,推翻前政府的反政府武裝領導人告訴天空新聞頻道,在·阿薩德政權被推翻後,外國不應對敘利亞有任何恐懼。
“敘利亞沙姆解放武裝”領導人阿布·穆罕默德·朱拉尼
報道稱,自巴沙爾逃離後,這是“敘利亞沙姆解放武裝”領導人阿布·穆罕默德·朱拉尼首次對西方新聞機構發表講話。他說:“他們的恐懼是不必要的。”
他在大馬士革對天空新聞頻道國際新聞編輯扎因·賈法爾和中東製片人賽琳·哈勒迪說:“這個國家將得到重建。恐懼來自這個(巴沙爾)政權。這個國家正在走向發展和重建。它正在走向穩定。”
他接著說:“人們因戰爭而疲憊不堪。所以這個國家還沒有準備好迎接另一場戰爭,也不會陷入另一場戰爭。 我們恐懼的根源是伊朗民兵、真主黨和實施我們今天看到的這些大屠殺的政權。因此,清除他們是敘利亞的解決方案。目前的形勢不會導致恐慌重現。”
報道提到, 朱拉尼仍然被美國認定為恐怖分子,但他多年來一直試圖淡化自己此前與“基地”組織的關係。
他說,他已經宣佈與過去的極端分子身份一刀兩斷,現在擁抱多元主義,心態包容。 (編譯/卿松竹)
延伸閱讀
在阿拉伯語中,“巴沙爾”意為“帶來好訊息的人”,但他沒能給自己帶來好訊息(資料圖)
最初無心於政治,後因機緣巧合被推上總統大位,執政期間幾度經歷生死考驗,最後在12天之間交出權力、遠走他國……在掌舵敘利亞24年後,巴沙爾的總統生涯就此落幕。
被意外推上巔峰
1965年9月11日,巴沙爾出生於首都大馬士革,是已故前總統哈菲茲·阿薩德的次子。
他從大馬士革醫學院畢業後,前往英國倫敦留學,專攻眼科,後與擁有英國和敘利亞雙重國籍的投資銀行家阿斯瑪結婚。
巴沙爾原本只想做一名眼科醫生,對政治興趣索然。而且,他的性格似乎也與印象中的政治家相去甚遠。據巴沙爾大學同學透露,他為人害羞,與人談話時都不敢正視對方眼睛,說話時雙手捂住嘴,聲音低沉。
父親老阿薩德自然也沒想“傳位”給他,而是一心栽培長子巴西勒·阿薩德。
老阿薩德原本想“傳位”給長子巴西勒·阿薩德(資料圖)
在以遜尼派為主的敘利亞,阿薩德家族來自少數派中的少數派,即占人口約10%的什葉派阿拉維派。因此,老阿薩德在1970年出任總統後,為維護少數派政權的穩固性,一直以鐵腕治國。而在四個兒子中,長子巴西勒最有乃父之風。
但是,天不遂人願。巴西勒在1994年遇車禍去世。其他兩個兒子又難堪大任,三子好勇鬥狠,幼子體弱多病。
相比之下,巴沙爾雖然斯文、靦腆,但是聰明,性情平和。
於是,老阿薩德將巴沙爾從倫敦召回國,準備讓他接班。在父親安排下,巴沙爾去霍姆斯軍校學習軍事科學,後又被擢升為陸軍上校。
2000年6月,老阿薩德去世,巴沙爾時年34歲,尚不足憲法規定擔任總統的年齡(須年滿40歲)。敘利亞議會迅速修憲,將總統年齡下調至34歲。
同年7月,巴沙爾順利當選總統,並在2007年、2014年、2021年連選連任。
而在擔任總統之前,巴沙爾唯一的官方職位是敘利亞計算機協會會長。
曾嘗試推行改革
年輕溫和、受過西方教育、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和法語、喜歡電腦、網際網路、攝影,還有一位漂亮洋氣的遜尼派妻子,上任之初,巴沙爾以開放、包容的形象頗受歡迎,連西方也對其抱有期待。
圖為巴沙爾和妻子(資料圖)
巴沙爾確實沒讓西方失望,當政後便著手政治、經濟改革。
政治層面,釋放政治犯、適度放開言論管制、擴大政治參與。敘利亞知識分子可以開沙龍,討論藝術、文化和政治,這在老阿薩德執政時期是不可想象的事。
經濟層面,逐步解除經濟限制,允許外國銀行、資本進入;向進口商品敞開大門;賦予私營部門權力。
一段時間後,敘利亞經濟漸有起色,旅遊業也開始蓬勃發展。大馬士革和其他城市出現購物中心、新餐館和各類消費品。
巴沙爾還著力發展資訊科技,希望把國家帶入網際網路時代。
不過,由於現代化改革步伐過快,也給巴沙爾政權的穩定埋下隱患。既得利益者不滿乳酪被動,知識階層對政治改革有更多訴求,民眾抱怨財富分配不均,等等。
熬過“阿拉伯之春”
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巴沙爾遭遇總統生涯最致命危機。
2011年“阿拉伯之春”來襲,席捲中東。從突尼西亞總統本·阿里到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再到利比亞總統卡扎菲,中東強人如山倒。
敘利亞也未能倖免。國內反對派力量崛起,舉行大規模示威活動,內戰一觸即發。
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稱,阿薩德下臺是解決危機的最好辦法。
然而,當地區國家政權紛紛垮臺時,在俄羅斯、伊朗、黎巴嫩真主黨的支援下,巴沙爾政權幸存下來,之後還從反對派手中奪回大部分領土,慢慢站穩腳跟。
2020年,在俄羅斯、土耳其的斡旋下,衝突方達成停火協議,敘利亞內戰告一段落。
近年來,隨著國內局勢漸趨平穩,加上中東“和解潮”的契機,“中東孤兒”敘利亞也開始重回地區“大家庭”,逐步被阿拉伯世界接納——重返阿盟、伊斯蘭合作組織,與沙特復交……
家族掌權54年後謝幕
然而,誰也無法預料,明天與意外哪個先來。
11月27日,反對派武裝閃電出擊,僅一週多時間,連下數城,直取首都。
敘利亞政局風雲突變、一個掌權54年的政治家族光速垮臺,讓世界震驚不已。
背後原因複雜但也邏輯清晰:長年戰亂導致國家滿目瘡痍——約50萬人死亡,全國2300萬人口中有一半淪為難民;美西方制裁加劇經濟惡化;俄烏、巴以衝突接連而至,昔日盟友實力大損、自顧不暇,愛莫能助;反對派武裝、極端組織早已暗中蓄勢、伺機出手;50多年的鐵腕統治讓民眾心灰意冷……
有評論稱,在阿拉伯語中,“巴沙爾”意為“帶來好訊息的人”,但他沒能給自己帶來好訊息。
在離開大馬士革、飛往莫斯科的路上,巴沙爾在想什麼,沒有人知道。他會否閃過一念:如果只做一名眼科醫生該有多好?
而留在他身後的敘利亞,明天是否會更好,一切都還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