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8日,北約秘書長呂特在布魯塞爾北約總部宣佈,設在德國威斯巴登美軍基地內的"北約烏克蘭安全援助與培訓計劃"(NSATU)指揮部已全面啟動並執行,負責協調今後北約及其成員國所有對烏武器裝備供應和軍事訓練等事宜。
此舉被普遍認為是為了避免對烏軍事支援機制遭受來自對北約持懷疑態度的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的影響。
換句話說,西方的"挺烏"努力今後將以這個新的指揮部為中心展開,而不再由此前以美國為首的"烏克蘭防務問題國際聯絡小組"負責。
△路透社報道截圖
"其他成員國不支付賬單,美國會考慮退出北約"
實際上,由北約接替美國來主導協調對烏軍事支援這件事已經準備了數月。
早在今年上半年,美國國會持續擱置拜登政府的610億美元新一輪援烏計劃,就讓北約的歐洲盟國看衰美國的挺烏前景。
考慮到美國大選的不確定性,這些國家不得不早做打算,並在今年6月北約防長會上通過了相關計劃。隨後,7月舉行的北約華盛頓峰會正式批准了該計劃。
為給因美國可能摞挑子而備感沮喪的各盟國們打氣鼓勁,時任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當時聲稱,為了"減輕美國負擔",北約準備在援烏問題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紐約時報》網站報道截圖
新設的援烏指揮部預計共配備700名工作人員,其中部分人員駐紮在北約總部以及波蘭和羅馬尼亞的後勤中心。
北約歐洲盟軍最高指揮官卡沃利稱,這個指揮部的啟用將使北約在無需投入軍隊的情況下對俄烏衝突發揮更直接的作用。
"NSATU的工作旨在將烏克蘭置於優勢地位,這也將使北約處於優勢地位,以確保其在歐洲和北美的10億人民的安全和繁榮……這是烏克蘭的好日子,也是北約的好日子。"
然而,多名西方外交官認為,鑑於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仍有可能大幅削減對烏克蘭的支援,從而令烏克蘭遭受重大挫折,將對烏軍事支援的協調工作移交給北約的效果可能有限,畢竟美國是北約的主導力量,而且一直是烏克蘭的最大軍援提供國。
△路透社報道截圖
而在多次表示上任後會減少美國對烏軍援並迅速結束俄烏衝突之後,特朗普本月早些時候在接受採訪時進一步威脅稱,如果北約其他成員國不支付賬單,就不能讓他感覺到被"公平對待",他"絕對"會考慮讓美國"退出北約"。
△法新社報道截圖
其實自第一個任期開始,特朗普就多次表達了對美國長期承擔北約防務開支的不滿,並多次強硬施壓北約的歐洲盟國大幅增加軍費。
在此重壓之下,同時疊加美國和北約不斷販賣的安全焦慮,冷戰後一直奉行低軍費政策的歐洲國家不得不抓緊達標。
據估計,今年北約32個成員國中預計有23個國家(超過三分之二)的軍費支出將達到或超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這一門檻,而2014年北約最初提出這一要求時只有3個成員國達標。
資料還顯示,2024年北約的軍費總額將達到11850億美元,將同比增長11%,遠高於去年3%的增幅。其中,北約歐洲成員國的軍費增長更為強勁,支出總額實際增長了19%,遠高於2014-2022年3%的年均增長率。
△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網站截圖
然而,這顯然還沒有達到美國和北約的要求。
根據特朗普此前接受採訪時的表態以及北約此前擬定的所謂"最低能力需求"檔案,為確保對北約集體安全"做出公平的貢獻",各盟國的國防開支必須達到GDP的3%,而不是早先要求的2%。
對於現下的歐洲來說,這個要求顯然過於苛刻了。
"歐洲的中心出現了政治領導力真空"
近日,剛剛成為歐盟委員會首位防務委員的立陶宛前總理庫比柳斯在首次出席歐洲議會安全與國防小組委員會(SEDE)會議時稱,為了應對"俄羅斯威脅",歐盟防務必須實現真正的"大爆炸"變革,即需要大量增加額外資金來擴軍備戰。
庫比柳斯稱,歐盟將需要約5000億歐元來建立一個共同的防空盾牌,並在未來十年內再拿出2000億歐元來升級軍事基礎設施,以便在整個歐盟範圍內輕鬆調動軍事裝備和部隊。
而在2021-2027年中期預算期間,歐盟指定的防務資金總額僅有100億歐元。
△歐洲新聞網報道截圖
為了填補缺口,庫比柳斯打開了發行"防務債券"的大門。與之前不同,此次"防務債券"要求所有國家政府都必須預先支付一些資金,以使借貸和償還成本更低。
據庫比柳斯估算,27個成員國每年在國防上(在目前北約要求的佔GDP2%的基線基礎上)額外支出GDP的1%,就能動員多達2000億歐元。
△歐洲新聞網報道截圖
但錢從哪裡來?
雖然各國普遍認為歐洲應該增加國防開支,但歐盟尚未就從哪裡獲得資金達成一致。對於發行歐盟防務債券的提議,德國、荷蘭等奉行財政節儉政策的成員國持反對態度。
△路透社報道截圖
很多人可能沒有注意到的是,在西方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向烏克蘭提供的大量援助中,相對於美國提供的約600億美元軍事援助,歐盟及其成員國對烏各類援助總額高達約1200億歐元(約合1270億美元)。
△法新社報道截圖
從這些數字可以看出,遠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國只關心打仗,而作為烏克蘭近鄰的歐盟國家則不得不對這場家門口的危機傾注更多心思,包括從各個方面為烏克蘭輸血,所以從對烏各類援助規模上看,歐洲的付出其實遠超美國。
即便如此,這個無底洞還得繼續填下去。
烏克蘭財政部18日說,截至當日,歐盟"烏克蘭援助基金"今年的全部援助款項已全部到位,歐盟今年向烏提供的直接財政支援超過160億歐元,是烏最大財政援助方。明年,"烏克蘭援助基金"還將向烏提供125億歐元財政援助。
△RBC-烏克蘭通訊社網站報道截圖
在擴軍備戰和支援烏克蘭的雙重壓力下,深陷經濟困境的歐洲顯然已經無力獨自挺烏。
有法國媒體日前發表題為《歐元區經濟正遭遇逆風》的文章稱,歐元區經濟增長比預期得更緩慢。自2021年年底以來,工資購買力因通脹危機而下降,直到現在都沒有緩解。
歐洲央行的經濟學家們估計,歐元區今年的經濟增長率可能僅為0.7%,明年的經濟增長率預計可能也僅為1.1%。
△法國《回聲報》網站報道:根據歐洲央行經濟學家的資料,明年歐元區經濟預計僅增長1.1%。有越來越多的理由感到擔憂。
英國坎德里亞姆投資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弗洛倫絲·皮薩尼指出,歐洲是對外開放程度最高的地區,開放程度相當於美國的兩倍。因此,歐洲更加依賴全球的經濟增長。不過,鑑於美國明年可能奉行貿易保護主義,全球貿易可能會受到影響。而歐洲將因此受到嚴重衝擊。
△弗洛倫絲·皮薩尼(資料圖)
作為歐盟經濟雙引擎,德法兩個大國的處境尤為糟糕。
西班牙《國家報》日前刊發題為《法國和德國:歐洲掌舵人真空令人擔憂》的文章指出,德國的危機是經濟和工業的危機。就法國而言,儘管存在赤字和失控的債務,但從根本上說,該國的危機是政治危機。
這兩大國政府接連出問題,標誌著歐洲的中心出現了政治領導力真空。而沒有強大的德國和法國,就不會有強大的歐洲。更為嚴重的是,這一危機阻礙了歐洲人應對未來數月將會出現的"特朗普重返白宮"和"烏克蘭是戰是和"這一雙重挑戰的能力。
△西班牙《國家報》網站報道截圖
美國昆西治國方略研究所的專家直言,德法兩國政府的先後垮臺都和戰爭有關。而可以從它們身上吸取的首要教訓就是,認為歐洲既可以取代美國成為烏克蘭的主要支持者,又能不傷及自身經濟和民生是愚蠢的。
△昆西治國方略研究所官網文章截圖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環球深觀察》
策劃丨王堅
記者丨尚娟
編輯丨楊楠
籤審丨江愛民
監製丨關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