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歐洲的安全,新任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有比較清醒的認識,“問題不在於特朗普和美國,問題在於歐洲自己”,馬克·呂特稱北約的歐洲成員國缺乏軍事開支,對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北約應該重新轉向“戰爭思維”,而不是像冷戰結束後幾十年以來那樣懼怕戰爭。
新任歐盟外交和安全政府高階負責人卡婭·也持類似觀點,她說情報部門警告稱俄羅斯可能會在未來3到5年發起新的戰爭,“歐盟不僅要花錢防止戰爭,還要為戰爭做準備,歐洲未能對軍事能力進行投資也向侵略者發出了危險的訊號。”
卡婭·卡拉斯說俄羅斯總統普京唯一能聽懂的語言就是實力,而歐盟有實力,其力量根源就是歐盟的政治和經濟聯盟,“這就是為什麼愛沙尼亞、立陶宛和拉脫維亞能夠走出蘇聯監獄,加入歐盟和北約併發誓不再孤單的原因,因為團結起來我們就會更強大”。
“今天我們面臨來自外部的戰爭,是時候再次團結了,正如我們以前整合了經濟一樣,我們現在需要在國防和地面互通能力方面進行整合。”
目前,雖然不像俄羅斯那樣早已將軍工業納入戰時狀態,但西方軍工業也在復甦,並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和投資。
據彭博社報道,訊息人士透露,北約已經啟動了與軍工業分享部分高度機密的能力目標的程式,準備與歐盟和工業界分享機密資訊,此舉能夠幫助北約成員國確定需要生產什麼武器和裝備,讓工業企業提高軍工產能,並很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內達成共識,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稱此舉為“轉向戰時思維”。
現在,歐洲的軍工中堅是德國,儘管德國政府之前一直試圖透過管制減少軍事出口,但在戰爭爆發後,德國已經是烏克蘭的第二大武器供應國,僅次於美國。
應聯邦議會議員的要求,德國經濟部公佈了德國2024年軍事出口的相關資料:2024年,德國出口了創紀錄的133.3億美元武器,比2023年增加了10%,其中81.5億歐元的武器被賣到了烏克蘭,當然,這些送到烏克蘭的德國武器裡,絕大部分都不用烏克蘭政府花錢,屬於軍事援助,由德國政府和其他國家政府、國際組織買單,即便是烏克蘭政府花錢的那一小部分,也是用的援助資金。
至於烏克蘭未來是否加入北約,雖然俄羅斯政府堅決反對,試圖將烏克蘭變成像白俄羅斯那樣的衛星國,但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發表強硬回應:“我們必須明確,普京沒有否決權,也無法影響未來誰加入北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