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綜合參考訊息與美聯社報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近日表示,在美國批准向烏克蘭提供的約1770億美元援助中,烏克蘭實際收到約760億美元。
當地時間2月1日,澤連斯基在烏克蘭首都基輔接受美聯社專訪時表示,“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每當聽到美國方面宣稱已向烏克蘭提供了數千億美元時,作為烏克蘭總統,我可以告訴你——我們實際收到的是超過750億美元援助。”
圖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他說,如果說美國的撥款是1770億美元,那麼基輔收到的“援助並非以現金形式提供,而是以武器為主,總額約為700億美元”。
澤連斯基強調,“有人說烏克蘭獲得了2000億美元援助——這並非事實,我不知道這些錢去哪裡了。也許在賬面上有數百個不同的專案確實是2000億美元,我們對一切援助都深表感激。但實際上我們只收到了約760億美元,並非2000億美元。”
此外,澤連斯基表示,烏克蘭收到3億至4億美元援助用於能源、醫療和邊境口岸更新方面的人道主義專案。除此之外,烏克蘭沒有參與其他人道主義專案,也沒有收到相關資金。他說,烏克蘭和美國的組織在其他領域也有合作,但他並不瞭解。澤連斯基說:“美國總統可能會進行一次審計,然後說還撥付了數十億美元。但我不知道這些錢去了哪裡。”
特朗普自競選期間便誓言要迅速結束俄烏衝突,並多次批評拜登政府花費數十億美元為基輔提供軍事和經濟援助。
在1月20日上任數小時後,特朗普下令暫停對外援助90天。不過,據美國媒體23日報道,美國國防部表示:“對烏克蘭的安全援助不受最近的對外援助令的限制,因為它只適用於發展專案,而不是軍事支援。”
1月24日,美國務院暫停現有絕大多數對外援助專案,時長90天。這項凍結令讓許多烏克蘭人道主義專案被迫暫停。據環球網此前報道,目前烏克蘭的人道援助工作極其依賴外國援助。支援退伍軍人和醫療保健的一些專案受到華盛頓凍結援助的影響。美國國際開發署駐烏克蘭代表團的一名訊息人士說:“大多數專案都接到了停止的命令。”
本期資深編輯 周玉華
延伸閱讀
綜合“今日俄羅斯”(RT)、塔斯社等2日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當天接受“俄羅斯-1頻道”電視臺採訪,批評如今的歐洲政客缺乏自己立場,按照美國的意願行事。他還稱,雖然歐洲各國領導人在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前對他頗有微詞,但“很快”就會繼續聽從華盛頓的指令,對特朗普“溫順地搖尾巴”。
普京說,過去歐洲也有能夠獨立於華盛頓形成意見的強大政治人物,比如法國前總統戴高樂、密特朗、希拉剋和德國前總理勃蘭特、科爾、施羅德等,但其中最近的也是近20年前的事了,今天的歐洲“幾乎沒有這樣的領導人”。
在普京看來,近年來歐盟的政策一直由缺乏教育和能力的“政治小人物”主導,這些人“樂於執行拜登政府的任何命令”。他說,歐洲國家領導人更偏愛美國前總統拜登,不喜歡特朗普,並曾為了防止特朗普上臺“積極鬥爭”,干涉美國大選,而特朗普去年11月的勝選讓他們“感到困惑”。
普京稱:“特朗普對什麼是好、什麼是壞有不同的想法,包括在性別政策和其他一些問題上,他們不喜歡這樣。”不過,他認為,用不了多久,歐盟就會再次順從特朗普政府的立場。
“我向你們保證,以特朗普的性格和堅持,他會很快恢復秩序。你們會看到,很快他們所有人都會站在主人的腳邊,溫順地搖尾巴。”普京說。
普京接受《莫斯科·克里姆林宮·普京》節目採訪 “俄羅斯-1頻道”電視臺預告截圖
此外,當談及德國當局討論是否“禁止”近年崛起的德國選擇黨一事,普京還稱,正是因為歐洲政治精英已經墮落為“政治小人物”,所以他們沒有向選民提出有吸引力的計劃,而是用禁令來打擊競爭對手。“他們彷彿不明白,今天有禁令,明天就會出現另一個‘替代方案’、另一個名字。”
“如果社會需要推廣某種政治理念,是沒有辦法用繞開解決問題的。”普京說,“他們(注:指歐洲政治家)當初是怎麼教我們的?提出一個更有效的綱領。”
普京主張,德國當代人及其後代不應為納粹時期德國的罪行負責。“今天的德國社會與此無關。歷史記憶確實存在,記住它很重要,人們不能忘記它。但我認為,把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發生的事情歸咎於今天的德國人是不公平的。”
美國總統特朗普 資料圖片 圖源:外媒
RT介紹,此前,許多歐洲領導人對特朗普可能重返白宮表示擔憂,認為特朗普的“美國優先”保護主義言論將影響美歐關係。特朗普競選時承諾要在“24小時內解決俄烏衝突”、叫停對烏援助,威脅對全世界統一徵收關稅,並批評歐盟對北約防務開支貢獻過低。
特朗普上任首周便籤署數十條行政令,內容涉及移民、環境和多元化倡議等。美國國務院早前也凍結了幾乎所有美國對外援助專案的新資金。RT說,迄今為止,特朗普的行政行動並未直接針對歐盟。不過,特朗普最近確實多次放話,稱“肯定”會對歐盟徵收“大量”新關稅。
圖為歐盟外交政策與安全事務高階代表卡婭·卡拉斯(資料圖)
針對美國決定對進口自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的商品加徵關稅,歐盟2日表示遺憾。歐盟委員會發言人2日說,關稅會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混亂並推動通貨膨脹,這對各方都是有害的。發言人稱,“目前我們尚未獲悉任何針對歐盟產品的額外關稅”,歐盟將“堅決回應”任何對歐盟商品不公平或任意加徵關稅的貿易伙伴。
面對特朗普的關稅威脅,據“政客”新聞網歐洲版2日報道,歐盟各國雖然都表示反對,但應對口吻不一。法國經財部工業事務部長級代表馬克·費拉奇(Marc Ferracci)要求布魯塞爾做出“尖銳”的回應,強調歐盟反制措施必須能“咬痛”美國,德國財政部長約爾格·庫基斯(Jörg Kukies)則敦促人們將關稅的初步決定“視為談判的開始”。
美國《華盛頓郵報》2日分析,歐盟的共同貿易市場幾乎與美國一樣大,這使其擁有對抗華盛頓的經濟籌碼,前提是其27個成員國保持團結。歐洲官員已表示,如果特朗普的關稅真的落地,歐盟應當可以團結起來做出共同的回應。但報道認為,這也可能導致爭端迅速升級,“尤其是因為歐盟仍然依賴美國來保護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