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的鐵路網路在周邊國家不斷擴充套件,這讓蒙古國有些“坐不住了”。不久之前,蒙古國政府表示計劃擴大與中國的鐵路連線,以促進兩國之間的煤炭貿易。
【蒙古國希望進一步擴大與中國的鐵路連線】
蒙古國的煤炭資源豐富,出口潛力巨大,但是由於鐵路設施不足,煤炭的運輸一直是個大問題。在此基礎上,蒙古國提出希望擴大中蒙鐵路,顯得合情合理。但關鍵在於,蒙古國提出這一要求的時間點有些微妙。
日前,泰國政府發言人吉拉育宣佈,泰國內閣透過了中泰高鐵第二階段專案決議,招標程式也將很快啟動。吉拉育稱該鐵路專案預計會在年內開工,爭取在2030年實現通車並投入運營。
中泰鐵路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標誌性專案之一,該鐵路完全建成後,不僅將使泰國與中國緊密連線,還將與寮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形成一個“黃金大通道”,貫穿東南亞,成為泛亞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屆時,中國與東盟國家將實現鐵路的全面連通。
與此同時,中國與中亞地區的鐵路聯通也在同時擴大。繼去年12月中吉烏鐵路正式開始修建之後,烏茲別克近期也傳出了訊息,其交通部長馬赫卡莫夫表示,跨阿富汗鐵路建設工作或將在今年開建。
【泰國內閣批准中泰鐵路二期專案】
這條鐵路全長約80公里,以烏茲別克為起點,向東連線阿富汗,向西南通往巴基斯坦和伊朗的港口。這一線路不僅能夠將歐盟、俄羅斯、烏茲別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國家緊密相連,還可能透過與中吉烏鐵路對接,將中國納入其中。
眼看中國與東南亞以及中亞地區的鐵路日益連通,而蒙古國始終未能在鐵路網路建設上取得實質性進展,蒙古國顯然是有些“急了”。如果蒙古國再不抓緊機會,加強與中國之間的鐵路建設,不僅會錯過與中國以及其他國家更深度合作的機會,而且其在這個區域的經濟地位可能會被邊緣化。
在此背景下,蒙古國喊話希望擴大中蒙鐵路網,並在未來訪問中國期間敲定,除了是希望促進中蒙之間的貿易往來外,也是為了確保自己不在區域經濟合作中被“排除在外”。
對於蒙方的“喊話”,中方做出了回應。我外交發言人郭嘉昆表示:中蒙是友好的鄰國,願意繼續加強合作,特別是在互聯互通方面。但他接著補充道:“如果有相關的訊息,我們會及時釋出,請大家關注”。
【中方外交發言人郭嘉昆】
言下之意就是中國歡迎與蒙古國的合作,但目前外交部並不瞭解中蒙鐵路合作的相關動向。回應的方式非常微妙,而這種態度的出現與蒙古國在政治上的左右搖擺可能有關係。
近年來,蒙古國雖然表面上保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但在與美國和西方國家的關係上有著越來越密切的互動。特別是在礦產資源領域,甚至有借道中國給美國輸送稀土礦產的意圖。如果推動中蒙鐵路擴建,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蒙古國方面應該考慮清楚。
另外,蒙古國的鐵路建設相對滯後,需要中國提供大量資金和技術支援,這對於中方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投入。
當然,儘管中國對蒙古的鐵路合作保持謹慎,但這並不意味著兩國之間沒有合作的空間,比如在煤炭能源方面。
未來隨著中蒙關係的不斷深化,鐵路合作還是有希望逐步推進的,但關鍵在於蒙古國是否能表現出足夠的誠意。接下來該怎麼做,蒙古國是時候好好規劃一下了。